分享

客家建築(五)

 zqbxi 2014-02-27




  41、外圓內方樓

豐順建橋古圍在建橋鄉西北面,明隆慶年間(西元1567~1579年)都鄉僉軍事張乾福所建。占地 15780平方米,以麻石爲牆基,灰沙夯築,厚30釐米。有東西南北四門,均嵌石刻門匾:東爲“東關鞏固”,清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刻;西爲“西銘是式”,民國政府主席林修題於民國29年(西元1940年);南爲“燕風自南”;北爲“衆星拱北”。此圍外圓內方,圍寨內有3街12巷,並建有3座祠堂。祠堂前有嘉道年間石旗杆5條,旗杆夾2副。圍外有池塘環繞。  

42、金字塔圓樓

漳浦縣深土鎮的錦東村,這裏有一座金字塔形的圓樓——錦江樓。永定、南靖、平和等地的圓樓,不管是雙環式還是三環式,都是外高內低,唯獨這座三環式的錦江樓正好相反,第一環平房,第二環兩層,第三環三層,從外到內一環比一環高。遠遠看去,錦江樓就像金字塔一樣,表現出一種不同凡響的氣勢。錦江樓大門前有一片寬闊的禾坪,往外還有一口半月形池塘。這種與五鳳樓相配套的禾坪和池塘,出現在漳浦縣圓樓門前,是絕無僅有的,這也算是錦江樓的一個特色。

 

         客家建築(五)

                錦江樓(漳浦縣深土鎮錦東村)

43、 半月形圍樓

半月形圍樓主要分佈在與閩西交界的廣東大埔、饒平等地。饒平的饒洋、上饒、上善數量最多,其次是大埔的桃源,梅縣東部也有零星分佈。半月形圍樓,外形與興寧、梅縣地區的圍龍式圍屋的後圍相似,有的以兩個或三個半月形重疊,高二層,第一層爲單元式住房,圍與圍之間有寬約數米至十餘米不等的巷道。半月形圍樓之間也有不同,如粵東的半月形圍樓多見單圍,半月形內環廣場中間建有二堂或三堂式的祖祠,前面照例有禾坪、池塘。亦有環內空曠的半月形圍樓,空地作爲晾曬東西和舉行活動的空間。最大的明萬曆癸酉年(西元1573年)建的東山鄉湖教襯的“潮陽樓”,直徑長200米,彎形長300米,占地22畝多,樓分110間,二進廳堂,中間有二個小天井。圍樓半圓形,設有東南北三個大門。

 

                 客家建築(五)

               大埔桃源謝氏德馨堂(半月形圍樓)

 

         客家建築(五)

                南靖縣船場鎮下山村(半月形圍樓)

44、 雙半月形樓

南坑鎮新羅村,當地人習慣上把這座土樓叫作“石頭貫樓”,因爲居住在樓裏的劉姓人是從附近一個叫作“石頭貫”的小地方遷移過來的。它沒有樓門,它完全敞開,它是一座兩列式弧形土樓,從山上往下看,它就像一弓彎月。

 

           客家建築(五) 

               南靖縣南坑鎮新羅村雙半月形樓

 

         客家建築(五)

45、飯甑樓

南坑鎮新羅村的翠林樓,內牆直徑9米,3層36間,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圓土樓。附近村莊的人都把它叫作“飯甑樓”,它確實像是一隻土樓人家盛飯的木桶,本色而古樸。

 

           客家建築(五)

                   南坑鎮新羅村的翠林樓

46、單層圓樓

金山鎮荊美村的隆慶樓,建於西元1938年,僅1層,高5.5米,22間,是目前已知最低的圓土樓。

 

                客家建築(五)

                   金山鎮荊美村的隆慶樓

47、 八角樓

八角形圍樓也稱“八卦樓”,八卦樓是反映風水信仰的實體,是方形、圓形土樓的綜合體,其建築方法、用材和建築結構與圓形土樓最爲接近,而其施工難度要大得多。建築這種多棱角的樓宇。這可能與風水有關。八角形土樓數量不多,在廣東饒平發現兩座,其中之一是三饒南聯村的黃氏道韻樓。道韻樓也是全國第一大八卦樓。饒平道韻樓在三饒鎮南聯村,建於明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週邊周長328米,直徑約104米。貝灰寨基高1米,以上爲夯土建築。共有56間正房和16間角房(每面7間正房、2間角房)。三環圍屋進深29米,外環爲三層樓,高11.5米,土牆厚1.6米。寨內有飲水井30口,2口爲公用,28口在各家戶內私用。漳州詔安縣官陂鎮大邊村的在田樓,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一座張廖家族的土樓。在田樓是一座八卦樓,直徑94.5米,是最大的八卦形土樓。樓高三層12米,底牆厚達1.8米,半米多高的石腳是用巨大的河卵石砌成的。在田樓的主樓分爲八卦即八大單元。每卦又演爲八卦8開間,全樓六十四卦64個開間,與標準的八卦推演完全一致。與主樓相連的內環平房也分爲八卦,每卦5開間。每卦的小門樓都比較講究,有門聯,還有各種平安符紙,鏤空花窗、木雕腰門、簷角泥雕,氳氤著一片傳統文化氣息。樓裏還隨意放著許多建樓時留下的石磨、石盤、石珠,這些石器有不少也是八卦造型。

 

客家建築(五) 客家建築(五) 客家建築(五)

  饒平饒洋詹氏聽捷樓(八角樓)外景及內景        南靖縣陳氏常升樓俗稱八卦樓

48、 交椅樓

交椅樓也稱“畚箕樓”,一般築於臨河陡峭的坡地上,呈交椅形,故稱“交椅樓”。其前牆、前房較低;而左右兩翼略高,像交椅扶手,後牆、後房最高,約四至五層,如交椅靠背。這種樓前低後高,便於眺望,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日本茂木一郎教授考察時贊嘆道︰“造型之奇,世之罕見。”可惜目前僅存數座。

長源樓,建於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以其造型獨特、和山水融爲一體的詩情畫意,備受建築專家和遊客的讚賞。從溪邊用河卵石壘起一道6米多高的溪坎,長源樓的外牆就建在這溪坎上,大門自然無法臨溪而開,便開在了左側。走進大門,便是一片鋪著卵石的細長形天井,面向天井的中央部分是祖堂中廳,兩邊是竈間和貯藏間。主樓有3層,一樓是四方形的敞廊,二樓、三樓則是凹字形的三邊走廊。建築學家稱之爲“斜面土樓”,當地人則形象地把它叫作“交椅樓”。日本建築專家稱長源樓爲“斜面土樓”,國內土樓研究學者則認爲是五鳳樓的變式。

 

         客家建築(五)

                長源樓(南靖書洋鎮石橋村)

49、風車形樓

50、走馬樓 

走馬樓也有很多種形式,其外形有一字形、凹形或曲尺形。多為倚山建築,分為上下兩層,底層為廚房、農具雜物房、畜欄、廁所,上層為居住室和倉庫。走馬樓的主要特色是︰在二樓外部用木料建成一條長長的走廊,其主要優點是適應山區潮濕多雨的特點,既可防山洪、避潮,也可防盜、防野獸,乾爽、衛生、通風。此類形式的客家民居建築多見於閩粵贛邊境山區。目前在粵東北部、贛南、閩西一帶仍大部分建這種房子,但以粵東為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