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姨夫文

 赏心书斋 2014-02-28

維年月日,兒 一南謹以猶子之義,誠申士服之祭,敢備薄文,致奠于姨父大人靈前。

    大人夙性,剛毅曠達,未嘗作兒女之哀,故當其病革,予亦不敢以悲聲相擾,唯嘻笑若常而已。屬纊之夕,不得接言,唯以一握成別;易簣之朝,未逮啓手,終抱無涯爲恨。斂阼之際,余未敢垂涕,唯誦《心經》三過,恐大人有知,閔予小子,以妨安住淨土也。今當祖庭,幽明既畔,乃贅數言,冀大人之聽我。

    曩昔予在繈褓,嘗寄寓大人之家。大人無女,愛予嬰婗,嘗戲言曰:“與汝父母數金,留汝我家,可乎?”姨母固笑而不允。然大人自是視予無異己出,吐哺鞠育,至於成立。後予入北大,大人謂姨母曰:“儻當日留撫此子,則我兒亦入北大矣。”姨母固笑之。

    大人身長,有關帝之風。少小從戎,嘗爲籃球隊員。予孩幼時,嘗攜予與表兄,赴天安門觀燈。大人著予肩上,予則迥表乎眾人之上,四顧無礙。表兄亦求著肩上,大人叱曰:“汝許大男子,身亦偌長,儻置我肩上,其高幾何?”後余在蘇州,嘗欲購絲綢睡衣,以奉大人,終以無其尺寸而罷。

    及略長,大人好以言語謔予。予幼未知事,每因啼泣,大人乃撫慰之。久之,大人竟以此爲樂,每見予,必百計致予啼泣。予稟性頑劣,必與之爭。姨母乃問曰:“姨父不善耶?”予啼曰:“自是大善,第小節不臧。”及更長,少知禮節,不復戲謔,大人乃喟然曰:“何日必當再致汝泣。”予笑曰:“我不泣矣,他日我當致爾泣。”大人曰:“姨父不泣。”今姨父又致我泣矣,盍復起而撫我耶?

    予幼時,未嘗盡依大人之側。長入校庠,負笈九載,旋復蹀躞于金馬玉堂之間,忘身于筆硯黃卷之域。雖所居不遠,而相見遂稀。大人固武人,于閨闥、儒門之事,都無所訓。然予自來,性非和順,剛愎果決,直前不息,罔女史之箴,有將種之目。雖云父母師長之教,其亦姨父之賜歟?如是,則我之魂魄,亦存姨父之流裔矣,大人之靈可安也。

    悲哉,死生之亦大也!若夫瓊筵極而悲歌繼,苕華蕓而白日匿。信陵遠以草生,桑田蕪而海立。原樹怨野風于無休,汾濱嘆淩雲于未及。相慕而異代者,恨亦不絕矣。至如秋露爲霜,春冰化雨,榮枯紛迭,人事代謝者,情亦不堪矣。復有懷抱方孩,忽遠遊于四方;蔭掖正健,即積疴于一室。比之言笑在耳,而影響遂隳;馳奔在路,而慈恩永逝,其痛何如哉!固知生住異滅,猶四季之一概;方死方生,猶晨昏之不捨。然則春恨秋悲,唯天所予;而況樂生喪死,性情之具哉?是故屈宋興悲于代序,莊惠鼓盆于升遐,未知孰是,唯意所之耳。

    予與大人,以亞父女之緣,會于斯世。大人所修武事,我不能知;予所習文事,亦大人之所不知也。大人之同袍部曲甚眾,我不能識;我之師長朋友亦眾,大人亦不能識。我之識大人,遊戲不拘,一慈父耳,而其同袍部曲皆不知其爲不拘之慈父也;大人之識我,憨癡無狀,一小女耳,而予師長朋友皆不知我爲無狀之小女也。大人而外,予更不識一武人,然亦忘大人之爲武人也;于我而外,大人更不識一書生,然亦不覺我之爲書生也。世法所緣之苛,一至於此。一何慳哉!一何幸哉!不亦幻乎?

    夫人之生世,爲神明所庇者,終身也;爲人之所庇者,不過童稚之數年,親戚之數人耳。侍菽水于席衽之間者,蓋償其乳哺之恩也;奉蒸嘗于封樹之後者,蓋酬其庇佑之德也。今大人之永睽,而小女亦長大,童稚之日不反矣!人固未嘗通語于神明,小子亦何敢求語乎古人?是以在大人則爲天何言哉,在小子則爲夫復何言,如是而已。雖然,以人身而任神責,斯亦難矣。

    窮矣,亡之!所知爲障,音聲形色;所親爲愛,不異仇讎。何若冥漠之中,更泯別相,相接無間,而自不知相接也。伏思大人之生世,傲然俯仰,略無凝滯。今唯大人,超乎形跡,縱浪大化,毋復爲余輩所牽。化滅纖微,坐忘塵骸。雖然,燭將燼而花發,人當別而辭申。願一瞬之更明,延片時之相與。

    鬱鬱青松,蕭蕭白楊。宮車晚出,修夜不旸。蒿里薤露,一概相量。泉台此閉,離怨成傷。男嗟女哭,咸歸于寂。兩處無知,他生永憶。故地千秋,迴風蘆荻。

    嗚呼哀哉,尚饗!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