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皋名人赵美萍:草根的逆袭人生 3

 喜欢收藏001 2014-02-28

  从“苦难”到“奋斗”

  赵美萍至今仍然记得对自己人生产生影响的几本书: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余华的《活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等。这些书中的主人公,各自都经历过不同的苦难。相同的是,他们都与命运进行着不屈的抗争,并最终成了自己命运的主宰。在知音杂志社工作期间,赵美萍经常会遇到一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已经绝望的年轻人找上门来求助。她于是想到了要将个人经历写成作品,鼓励他人树立对生活的信心。2005年,赵美萍创作了自传体散文《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并获全国首届鲲鹏杯文学大赛散文二等奖。同年,其自传体小说《我的苦难,我的大学》问世,并获得“QQ·作家杯”征文大赛特别大奖和最感人作品奖。“当年,那本书出版时,我并没有想到会产生那么大的社会反响。我写作时,只因为心里有故事,必须一吐为快。出版后,受到的热烈关注,反而让我有种受宠若惊之感。”赵美萍说,那一次让她明白一个道理,真实的励志故事,比什么都感人,其生命力也更长久。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撕开自己的伤口,向人展示自己不为人知的过去。但如果所做这一切,能给他人带来正能量,赵美萍则义无反顾。

  这本书出版后的8年时间里,有不少读者从网络上找到她,加她QQ,给她留言、写信,向她倾诉。每每于此,赵美萍总会结合个人经历耐心开导。而时隔8年,当年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首印的3万册早已售罄,也正因此,赵美萍萌发了再出版一本激励年轻人斗志的书的想法。今年4月,赵美萍的新书《谁的奋斗不带伤》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赵美萍说,《谁的奋斗不带伤》其实是励志自传《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的翻版,不过增加了14万字的感情内容,这使得自己的个人奋斗历程更为丰满立体,也更具可读性。那其中,有她在芜湖时刻骨铭心的初恋。“曾经,我为一个帮我家拉石头的年轻拖拉机手,缝补他上衣的口袋。至今,我仍然记得,那只密密缝补的、热情洋溢的花补丁,怎样寄托了我的一片深情。17岁那年,我陪着一个比我大5岁的男孩,坐在家门口的塘埂上看月亮,羞涩地听他说:我喜欢你,我会等你长大。曾经,一个发誓非我不娶的善良男孩,因我父母的偏见,将他深深伤害……”赵美萍表示,虽然与自己的暗恋对象走到了一起,但婚姻之舟却半路触礁。在新书中,她也深刻剖析并反思了自己:奋斗与爱情,究竟谁更伤?“年轻时,我们需要一边奋斗一边恋爱。但往往奋斗成功了,爱情却半路夭折。如果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而奋斗则是一场战争。不幸的是,我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爱情。如今蓦然回首,才发现,青春是一条泥沙俱下的河,只有顺利泅过,才能深刻体悟到这一路的离合悲欢。”

  赵美萍的真诚也打动了不少新书的读者。“之前看了作者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已经是非常地感人了,作者的经历非常地艰辛,但是最后还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本书增加了很多的内容,所以这次毫不犹豫地买了,刚刚看了20多页就不敢看下去了,真的是看一页,眼泪就流个不停。”一位读者如是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