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澄湖畔食蟹记

 灵魂出窍KKK 2014-03-01

阳澄湖畔食蟹记阳澄湖畔食蟹记  
阳澄湖畔食蟹记  
阳澄湖畔食蟹记  
阳澄湖畔食蟹记

 

“秋风起,蟹脚痒,饕餮们就开始丧魂落魄起来,江浙一带的人,爱吃蟹是有名的,其中,尤以上海人为甚。大凡请客,倘若最后一道菜端上的是一盘大闸蟹,与席的人大多会两眼放光,可以肯定,这一桌的宴请至此已达到了高潮。

吃蟹印象最深、最铺张的一次,是在阳澄湖畔的渔家餐馆,我品到了真正的大闸蟹。阳澄湖就在苏州市区的东北,“南连苏州城,北邻常熟山”。阳澄湖大闸蟹,并非苏州的常备食物,一年只有那短暂的时光,有缘人才得以和它聚首几次,此后,就得忍受整整一年的漫长思念。秋风一起,离得再远,也要来这里赴一次螃蟹宴。

女侍应把装在竹木提篮里鲜活的大闸蟹给食客们目睹一下:公蟹母蟹的团脐”“尖脐,个个都是脐腹晶莹洁白,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蟹口吐满泡沫,把其中几只大闸蟹放在玻璃转盘上也是八足挺立,脐背隆起,双螯腾空,威风凛凛。阳澄湖大闸蟹,它们个个都是丽质天成,所以最好的吃法就是素面朝天。所谓素面朝天的吃法,就是清蒸之后蘸姜醋,这是对优秀大闸蟹最好的交代。

蟹宴做东的朋友夫妇都是上海人,他们拿出一个小包,说是吃蟹的武器。吃蟹也用武器?我有点惊然,又茫然。朋友笑着介绍说,所谓武器,就是全套吃蟹的工具,俗称蟹八件,有:小方桌、圆腰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和小匙。蟹八件的功能,分别为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

其实,吃蟹是很风雅的事,没有器具,就谈不上风雅了。晚清时期的江、浙、沪人吃蟹,讲的就是风趣雅韵,把中国的吃蟹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而蟹八件,就是演绎吃蟹文化的主要道具。要是真的没了这些道具,吃蟹的文化,就没那样浓酽了。朋友说,老派的上海人吃一只蟹,要用一个小时,整个吃蟹过程,就像一位雕塑大师,在精雕细琢着一件艺术作品。

蟹上来了,剥开红艳艳的蟹背,里头的膏黄非常丰厚,味道十分地道。

我学着朋友,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圆头剪刀逐一剪下蟹的大螯和蟹脚,然后用圆腰锤敲碎螯壳,用小钎子慢慢的往里剔……凭着我多年食蟹的经验,先膏后肉,先脚后螯,先公后母地大吃起来,那碟飘着姜丝的镇江香醋迅速见底了。

一时,餐桌上,放满了器具和分解了的蟹,这哪像是在吃蟹,简直就像一位修表师傅,在拆修一只只怀表。

蟹的味道很美,但我感到,更美的是上海人吃蟹的文化。件件器具,件件有用,轮番上阵,恰到好处,把蟹吃得片甲不留,肢体不全。我见朋友太太吃完了的那对蟹螯,壳没有半点破损,放在桌上,宛如一只红蝴蝶……过去,我曾听说,上海人最爱吃蟹,最会吃蟹。如今,我才真正品到上海人吃蟹的韵趣。

阳澄湖大闸蟹如此之美,究竟美在何处?据说,晚年定居苏州的章太炎夫子干脆写下了: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简直是妙极了的广告词。

阳澄湖大闸蟹何以如此有名?餐馆老板告诉我们:阳澄湖是最好的养蟹水域因为湖底为沙砾沉积,几乎没有淤泥,蟹在湖底觅食、活动,必得弓起身子,爪子刨地,使得蟹肉变得丰满瓷实;蟹腹紧贴沙砾,所以阳澄湖大闸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特征;加之清晰的水质,透彻的阳光和丰茂的水草,阳澄湖大闸蟹就成了“蟹中之王”。如果餐桌上先上了肥嫩鲜美的大闸蟹,其它佳肴都会变得索然无味。而生活在污泥浊水中的蟹类,自然没有这等魅力。我听了这形象风趣的讲说不觉笑了起来。现今讲究绿色环保,阳澄湖得益于此。

餐馆老板告诉我们,传统的捕蟹方式是在港湾间设一道闸,闸多是竹草做的。晚间在闸上面点亮马灯。蟹见着亮光就会爬上来。上面的抓了,后面还在勇士攻城一般前仆后继,直让捉蟹人忙得乐不可支。大闸蟹就是这么叫起来的。每年农历重阳节,正是阳澄湖大闸蟹爱情生活的甜蜜期。想着湖水下面千百万个活物正在弓着身子四处撒欢、横行霸道,觉得甚是有趣。

夕阳这时已经落在了湖中央的莲花岛上,它像一颗大大的红珍珠,被沙洲托举着,眼看就要托不住了。一大片的湖水变幻了颜色,像谁洒了颜料,把个阳澄湖染得越发好看了。

好茶可喝、可饮、可品,此下、中、上三种境界耳。于蟹亦如此。我平生吃蟹多矣,但滋味各有不同,这次在阳澄湖畔吃大闸蟹,深得其味的过程可谓是渐入佳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