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地理: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同步训练试题(人教版必修1)
2014-03-02 | 阅:  转:  |  分享 
  
第章第一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

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相互联系的水体 1、2、9、10 17 水循环 8、11、12、13、14、15、16 4、5、6、7 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解析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相对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第2题,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第3题,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答案1.A2.D3.C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下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下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4~5题。



4.左上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减缓城市涝灾②缓解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5.右上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解析第4题,左上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既能减少地表径流,又能缓解缺水状况,这种模式和洪涝灾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第5题,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渗。

答案4.B5.A

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水循环的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6~8题。



6.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出M、N分别为()。

A.7、16 B.16、7

C.7、23 D.7、77

7.下列关于径流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径流量为L,量是7 B.径流量为N,量是23

C.径流量为M,量是7 D.径流量为L,量是39

8.能完成图中M功能的是()。

A.我国冬季风 B.我国夏季风

C.干热的山谷风 D.未登陆的台风

解析第6题,M=84-77=7;N=84+16-77=23。第7题,L为径流量,L=N-16=23-16=7。第8题,M表示水汽输送,其功能是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我国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答案6.C7.A8.B

读下图,回答9~11题。



9.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10.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解析第9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或永久性积雪融水。第10题,该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表现出水量变化的连续性、较平稳、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与高温期一致、冬季有断流现象等一般特征。第11题,该区深居内陆,水循环类型主要属于陆地内循环。

答案9.C10.B11.B

2012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四周年的日子。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母亲水窖”是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的工程,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积雨水的容器,被称为水窖。该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

A.空间分布不均 B.时间分配不均

C.地区利用不平衡 D.循环利用率低

13.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环节有()。

A.蒸发和降水 B.降水和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和下渗 D.蒸腾和大气输送

解析第12题,“母亲水窖”工程是在降水多的季节收集雨水,在降水少的季节使用,它解决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第13题,集雨工程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

答案12.B13.C

据商报济南消息,2012年5月21日上午7点,济南趵突泉水位跌至28.14米,这是近年来趵突泉标准水位首次跌破黄色预警线。合理保护和利用地下水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下图为泉城济南泉水补给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2012年春季,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这是近年来趵突泉标准水位首次跌破黄色预警线。其原因不可能是()。

A.2012年春季降水量偏少

B.农业在春季播种季节用水量大

C.南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泉水的补给类型

15.根据图中信息和水循环原理知识,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

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C.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高低

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

解析第14题,从材料中看出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今年春季降水偏少,地下水得不到补充,也可能由于人类用水过度,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降低与南水北调没关系。第15题,从水循环示意图可以看出,趵突泉补给区位于南部山区,若补给区受到污染,泉水的水质就会变坏;同时南部山区降水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到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只有地下水位上升,趵突泉才有可能喷涌,因此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的各种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地下水位。

答案14.D15.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下图,回答问题。(25分)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____(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图展示了三类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分清每一个环节的含义和名称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答案(1)A↑C←D↑

(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

(3)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F(5)C(6)E

17.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15分)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_______,其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_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______。

解析甲图属于外流区域,乙图是内流区域,两区域河流有明显的不同特征:①补给水源不同。甲图河流是雨水、湖泊水补给,但雨水是主要补给形式;乙图河流是冰雪融水补给;②径流变化不同。以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东部属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大,因此导致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西北内陆地区,径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答案(1)源头调节水量雨水

(2)冰川融水大小































































































































































































































































































































献花(0)
+1
(本文系菊影秋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