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

 博学知 2014-03-02
                     这是我的第一门MOOC,从上周开始追,现在差不多补完三周的量(感谢分量奇少的作业)。
因为刚接触到太过激动的缘故,现在同时追5门课程,还有一门是10月份开课(总觉得会坚持不下去啊但还是努力吧OTL)
LZ是学生,高中生。跟这门课是因为,确实想要为很多生活中的疑惑找到一个答案。我想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理性思考的能力。而现在缺乏理性思考能力的人实在太多,掌握有效的论辩技巧的人亦是非常至少。每次看到网络上的骂战,总会疑惑:为什么双方不能进行有效的讨论?为什么很难取得哪怕一点共识?作为一场argument这是很不正常的啊。
以下是我通宵整理的听课笔记。基本上是2倍速把所有视频重过了一遍,记下重要部分。刚开始是英文笔记,后来还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写成中文。于是我的渣翻译就捉急了……大家领会精神吧。


ThinkAgain: How to Reason and Argue

为什么要论证(argue)?
为了得到更好的理由,以及避免谬误。

什么是论证?
一系列的语句,判断或命题(sentences, statements, or propositions);
有一些部分是条件;
有一个结论;
条件是为了支持结论。

论证的目的是什么?
说服(Persuading):改变人的想法(诡辩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证明(Justifying):给人相信某事的理由(只有好的论辩才能做到)。
解释(explanation):给别人理由去相信一个正确的结论(至少你认为这个结论是正确无疑的)。

即使有力的论证也不能使所有人信服。
有人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有人只是盲目地抵制一切。
有人拒绝改变他们的想法。

建议:
1.给出支持你论点的理由,这能使人理解你的想法,并更好地与人交流
2.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你无法说服所有人

解释(explanations)的种类:
因果论
目的论
形状论(Formal)
材质论(Material)

你可以在不作解释的情况下预测,也可以在不作预测或证明(justification)的情况下解释。

一种定义:解释的目的是为个例(particular phenomenon)寻找某种吻合的一般模式(generalpattern),以加深理解并去除困惑与陌生感。
解释并非说服、证明、归纳或预测。它们是论证的其他作用。
除了论证以外,解释还以其他方式给出(叙事,故事等)。

论证是由语言构成的。
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
重要的:没有语言,生活将十分困难;
约定俗成的:由于它是代表性且社会性的;
代表性的:你不能通过语言改变真实的世界;
社会性的:你必须遵守惯例,为了和别人正常交流。

语言的意义:意义就是使用(Meaning is use)。
注:这里的“Meaning is use”并非表示“语言的功能是使用”,而是“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是功能性的”。

语言的几个级别:
语法正确(linguistic):有意义的句子;
有效语言(speech):比如说建议;(本应译为“发言“或”表达“,但不符合本语境中speech的含义,事实上它特指行为性的语言,更接近于某种”宣言“,详见后文)
双向交流(conversational):需要回应。

有效语言(speech)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有效语言:“于是”测试
如果我在合适的情况下说______,那么我于是______。(前后横线上填的语句内容一样)
例如:如果我在合适的情况下说:“我宣布你们成为夫妻。“,那么我于是宣布你们成为夫妻。
但是,“于是“测试的后半部分(我于是:……),仅限于前半部分(我说:……)的有效成分或”行为“成分。
例子:如果我在合适的情况下说:“我感到非常抱歉。“,那么我于是对你道歉(而非真的心里很抱歉)。


双向交流(conversational)
定义:交流行为是为了带来预期中的影响的有效语言(speech)。

谈话定律:
数量:不要说得太多或太少;
质量:不要提出自己不相信,或没有理由去相信的观点;
中肯:中肯地发言;
方式:简洁;有序;避免晦涩;避免歧义。
谈话中的暗示并非逻辑上的暗示。
例子:
谈话暗示:你可以选择蛋糕或冰激凌(暗示:你不可以选其他的)。
逻辑暗示:我有一个妹妹(暗示:我的妹妹是女的)。
本质区别:谈话所暗示的内容可以被否认,而谈话主干本身成立。但逻辑所暗示的内容被否认后,其本身不能成立。
利用谈话暗示引导人思维走向错误的方向,这是一种违背谈话定律的行为。

因果标志:原因标志以及结果标志
判断因果标志:用典型因果标志去替换检验
假设关系:“如果“不能标志一段因果关系,所以”如果“不是一个因果标志



null
“无限质疑倒退“问题(The problem of the SkepticalRegress)
你需要不断证明条件
在此情况下会造成的问题:
Q1:使用错误的理由作为前提:导致论证完全错误;
Q2:循环论证:A的理由是B,B的理由是C,C的理由是A;
Q3:无限递归。
So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daily life?
1:assure the audience;
2:discount objections;
3:guard your claim.
Generally:FIND SHARED ASSUMPTION !!!

担保(assure)
定义:在没有给出条件的情况下,让别人相信某个观点。
三种途径:
诉诸权威;
诉诸自己(我相信……;我认为……;我确定……)
任意担保(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废话……;傻瓜才不明白……)

担保行为所带来的问题:
引用了并不值得相信的权威;
说话人的目的在于转移你的注意力;
过度确信导致以讹传讹(dropping assurance)

同时满足以下三点条件的时候,我们需要assurance:
有人怀疑你的论证;
听众接受那个权威;
引用所有的证据太过困难。

满足其中一点条件的时候,assurance不适用:
没有人质疑你的发言;
权威不值得相信;
你能够容易地给出充分条件。

保护(Guarding)
定义:让你的语义更弱,以使反驳它更困难。
三种途径:
程度(所有——大部分——有些……);
可能(一定——很可能——或许……)
精神上(我知道——我相信——我想……)

削弱(discounting)
定义:将自己可能的漏洞先提出来,以反驳或还击。
这是一种语义暗示,同时能够规避最重要的漏洞——使对手认为重提它很蠢。
它具有以下结构:
提出两个观点;
对比两个观点;
强调其中一个(通过转折结构)。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担保,保护和削弱),你能够引导谈话的方向,这是论证中的一些小把戏。而你如果不想被这些把戏愚弄,那么就遵循拇指定律:考虑那些说话人没有想到的反驳。

判定(Evaluation) :中止“无限质疑倒退“的另一个手段。
为某个事物下判定:好的或坏的,对的或错的。
问题:
判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指明判定标准,这让我们的观点更难以被反驳;
我们在达成共识的同时并没有统一判断标准。
判定的等级区分:有的判定词适用于所有领域(好的、坏的),有的适用于特殊领域(美丽的、舒服的),但它们都带有积极或消极的含义。
有的判定词是基于语境的,它本身并非判定词。


null
论证中可能有的问题:
错误的前提
条件不能合理地导出结果

演绎论证:
条件正确则结果必然正确

论证是合理的(valid)当且只当以下两条同时成立:
条件正确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
只要结果错误,那么至少有一个条件是错误的。

一个“合理的”论证不一定是好的论证。
一个“合理的”论证,条件和结果都不一定正确。
一个条件和结果均为正确的论证不一定是“合理的”
一个条件错误的论证也可以是“合理的”。

正确(sound)的论证:
所有的条件均正确
它是一个合理(valid)的论证

如果一个演绎论证不正确(sound),那么它不是一个好的论证。

如何“重构(reconstruction)”一个论证?
第一层:分析
对原文做细致的分析。
第二层:将论证分解成基本元素
把所有冗余的修饰词去掉。
将表述清晰的条件和结论按照标准陈列。
第三层:突出优势
使文字的意思更清楚。
在不扭曲原意的前提下,分解条件。
第四层:组织各个部分
6.将论证分解为多个子论证(sub-argument),并合理地安排顺序。
第五层:弥补错漏
7.判断是否每一个论证都是合理的。
8.在需要的地方增加隐含的条件。
9.确定每一个条件都是真实的。
10.在需要之处改进条件来确保它们都是真实的
第六层:检查整个论证
11.结束。

1.对原文做细致的分析:
即标出文中的:原因标志(R)、结果标志(C)、担保(A)、保护(G)、削弱(D)、积极判定(E+)、消极判定(E-)

2.把所有冗余的修饰词去掉:
有时过度修饰是为了拖延时间,有时是为了转移听众的注意力;

3.将表述清晰的条件和结论按照标准格式陈列:
线型(A—B—C);分支型(A—B 且A’—B);链型(A+B—C+D—E)。

4.使文字的意思更清楚:补充说明。
原则:我们总是想让论证更加完善,这样更容易接近说话人的意图;
TRICK:制造歧义是一种愚弄听众的小把戏。如果不能明确每一个句子的意图,我们可能会相信一些毫无道理的语言。

5.在不扭曲原意的前提下,分解条件:将复合条件破成简单条件,并按格式列出。

6.将论证分解为多个子论证(sub-argument),并合理地安排顺序。
分析方法:
1将条件和结论都进行编号。
2在共同作用的条件之间用加号,并在在下面划线。
3箭头从原因指向结果。
4如果有必要的话,重新安排。

7.判断是否每一个论证都是合理的。
论证是合理的(valid)当且只当以下两条同时成立:
1条件正确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
2只要结果错误,那么至少有一个条件是错误的。
注意:
一个“合理的”论证不一定是好的论证。
一个“合理的”论证,条件和结果都不一定正确。
一个条件和结果均为正确的论证不一定是“合理的”
一个条件错误的论证也可以是“合理的”。

正确(sound)的论证:
1.所有的条件均正确。
2.它是一个合理(valid)的论证。

如果一个演绎论证不正确(sound),那么它不是一个好的论证。
(你只要添加一条:“如果条件正确,则结果必然正确。“作为条件,那么你的论证永远是合理的。我们需要知道这个技巧但不能滥用这个技巧。)

8.在需要的地方增加隐含的条件:为了让每一个论证都正确,我们要补充条件。
重申原则:我们总是想让论证更加完善。如果它本质上是一个坏的论证,那么我们就完全走错了方向。
TRICK:或许某些论证中隐含的条件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增加条件的同时我们能够判断它是否属于诡辩。
补充条件的理由:检查和评定论证所作的假设;更加清晰地理解论证步骤。
补充条件的目的:追踪论证的完整过程;发现论证中遗漏的步骤。

9.确定每一个条件都是真实的。
10.在需要之处改进条件来确保它们都是真实的。

11.结束。
如果这个论证是正确的,则结论必定是正确的。
如果论证不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依然不知道,结论是不是正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