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北大讲易经(六)

 zcm1944 2014-03-03

在北大讲易经(六)

(2012-04-18 15:12:05)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什么是“拜”?

    什么是“拜”?

    “享则亨”,“享”是享受的享,在古代,是谁来享受?先让天地、祖先享受。这是祭祀活动,“享”是供养,把最好的供品放到香案上,祭天地,祭祖先,祭神明。古代“享”和“亨”是相通的,是通用的。《说文解字》说:“享,献也。”现在讲奉献、贡献、供养,都是一个意思。

    再则《孝经》上讲:“祭则鬼享之。”为这个“鬼”字做了一个证明,我们不要把鬼当成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这太贬义了。鬼,归也。人人都要回归,一归就为鬼,有的学者是这种说法。这应该说要打破我们的思维,我们不要心里想着鬼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

    “享”、“亨”与烹调的“烹”是相通的,把烹得很好的食物作为供品,这样才能得到亨通:官运亨通、财运亨通、事业亨通,样样都亨通,这个里面就有崇拜的意思。

    崇拜,先看这个“拜”字。《说文解字》里面,“拜”是“”字,你要查“拜”字,在《说文解字》里面查不到,要查“手”部,为什么?荀子有一句话,叫“平衡为拜”。还有一种话,叫“执手为拜”。一谈到拜,可能会想到跪下去,五体投地为拜,其实不然。

    “平衡”,“衡”就是衡木。古人用牛犁田,把衡木架在哪个地方?近代是把衡木架在牛的脖子上,用牛的脖子去拉犁。可在古代不是这样,古人把衡木绑在牛的角上。为什么要平衡呢?只有两边的拉力是平衡的,才能犁田。在西藏初解放,解放军进西藏的时候,西藏有很多地方还是用那种犁田的方式,是解放军教会了他们新的犁田方式。

    刚才那位女士给我鞠躬,我马上也给她鞠躬,这叫平衡,所以“平衡为拜”。现在有些人崇拜影星,崇拜歌星,但是,有些明星不太想搭理你,这就不平衡了。我崇拜你,你也应该崇拜我。有人对我尊重,我也应该对你尊重,这样双方才能得到一种平衡。

    拜的方式是,90度的鞠躬。这一点日本人倒是学得比我们好,90度的鞠躬,正好背是平衡的,这一点他还是没有改。不像我们,见了谁都点一下头。现在年轻人给人点头的时候,挺着身子,他是很随意性的,他认为这样就很可以了。但是真正来说,还是平衡为拜。那么,执手为拜?握拳、合十都是执手,并不是说非要拜下去。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寻找生活中的崇拜

    寻找生活中的崇拜

    为什么要讲崇拜?现在一讲崇拜,好像它是一个贬义词,这又是一种观念上的敏感,其实不然。为什么我们今天野性里的东西跑偏了?我们野性里的东西为什么太过了?正是因为平衡崇拜没有了。

    古人的原始崇拜是一种自然的、对大自然的崇拜,正是因为对大自然产生一种崇拜的心态,所以就去观天象,一观天象就发现很多的现象,依据这些现象发现了这个规律,从而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古人讲“人定胜天”,这样才是叫“胜天”,并不是把天地来一个“大闹天空”才是叫胜天。实际上,胜天就是把握它的规律。把握规律了,做事就自由了,就好办了。

    生活中要多一些崇拜。举个例子,你要是上一个老师的课,物理、化学、政治课……你如果瞧不起那个老师,老师在你心目中简直是很糟糕,那么你根本就不会听他的课。即使听,也根本是听不进去,那么你能学到什么东西呢?这个事怎么理解?假如生活中没有崇拜,我认为不行。

    在人生中还有一些人,我接触过很多这样的人,老是怨天尤人,对社会老是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老是只看见那些负面的东西。由于他长期形成这种思维,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处处都在抱怨,面对大山,他喊的是:“我抱怨你!”所以大山回答他的也是:“我抱怨你!”他受到的同样是抱怨。

    因为你不崇拜自然,所以自然也不崇拜你。你不崇拜你的事业,你的事业也不崇拜你。你不崇拜你的老师,你的老师也不崇拜你。你的一生中,你认为自己最伟大,什么人都不崇拜,最后你就被淘汰了,是不是这样?

    正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先崇拜天,崇拜地,崇拜祖先,所以我们的文化就能源远流长。这中间是不是有一个因果关系?这个里面是不是有一定的道理?把这个崇拜联系到今天的生活上来,我们都也可以思考。

    为什么人人都追求事业亨通、财运亨通、官运亨通?怎么样才能得到亨通?为什么?寻找一下不亨通的原因在哪个地方,它的障碍是什么?我认为,“享则通”,并不需要你天天去上供品,不是。你敬业,读书的时候恭恭敬敬去读书,我认为你的学习一定是最好的。对北大,我保持着进校门时的那种崇拜的心态。这个东西你能不能保持?以后慢慢地淡化了,甚至说这个不行了,最后只有离开这个学校——跳楼了。为什么?离开了当时的“始”,所以就做不到“大”。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义与利

    义与利

    “义则利”,讲利。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徽商里面有一个李大皓先生,他讲:“财自道生,利缘义龋。”这个意思很明显,是见义忘利,还是见利思义?见到利,是思义呢,还是忘义呢?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如果举生活中的例子,可能你们比我举得更多。我始终讲一个东西,人只要是在为社会做事,不可能没有饭吃。只要真正地为社会服务,可能你这个饭碗不是铁打的,而是金子做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饭碗还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为什么?

    前年我到胡雪岩故居参观,我就在想,胡雪岩在今天做了什么?他还在经商,还在用他的理念、用他的品牌、用他的形象指导企业。仅仅一个故居就养了那么多人,有卖门票的,有做保卫的,里面还有各种工作人员,那要养多少人?胡庆余堂里面有一千多人。

    在这里讲课,我是吃谁的饭?是吃孔子的饭,孔子做我的老板,我做他的员工,他还在经商,他是大董事长,是不是呀?这个饭碗一直在传承。也许讲得大了一点,但是从大处去想细处的话,我们就能居高临下。有些东西正是因为想得太小了,太狭隘了,所以有些时候做事就浮躁,有一点点茫然。

    “以义取利,德兴财昌。舍义取利,必有余殃。”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在积善,虽然积善的时候福报还没有到,但是灾难已经减轻了,灾难已经远离了;一个人在作恶,虽然目前的恶报还没来,但是福报已经远离了。

    “贞”,是卜问,就是讲占卦,占一卦,这是为贞。有一句话,你要卜问吉祥,“问事之正”是很关键的。明明心里想到,这一件事对社会、对他人有伤害作用、有危害作用,你还要去占卜,这就谈不上“贞”,谈不上“正”。即使占的结果是吉,结果也是大凶,这个大家是很清楚的。

    所以,卜问有三个“正”:一是用占之人心要正;二是所问之事事要正;还有呢?占卜之人也要正。现在的占卜之人,是不是个个都正?有钞票就行了,钱给得多,就给你多说一点,是不是呀?这是不是正?所以要搞清楚“问事之正”。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潜龙”的修炼

    “潜龙”的修炼

    前面卦辞就讲这么多,后面开始讲爻辞。

    六十四卦,一卦一卦、一爻一爻地讲,最起码要讲六七十讲,在这里讲这么多讲是不可能的。三百六十四爻,每一爻要讲清楚很不容易。上回我讲六十四卦,就讲了六十八节课。从古到今这样讲六十四卦,讲了六十四卦以后又讲《系辞传》,整个全经都讲完了,有几个人能这么讲完了的?不多,为什么?原因有一个——时间问题。

    乾卦和坤卦是首卦,把乾卦和坤卦过一遍以后,其他卦就都好理解了,这是一个抛砖引玉。

    乾卦,是六个阳爻,阳爻为九,最下面一爻为初爻。不是从上往下数,而是从下往上数。

    初九,“潜龙勿用”。“潜龙”是什么?阳爻里最下一位,阳在下,为潜龙。因为初爻和二爻为地道,在地下面,便名潜龙。我们经常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其他的动物一出生就能站立?大象出生体重很大,但是它出生十五分钟后就能站起来。当时听人介绍大象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人为什么要到一年以后才能直立,才能开始学步?难道人还不如动物吗?

    回到《易经》上,因为人是要做龙的,你必须修炼。如果你不想做龙,那好,你一出生就站起来吧。你不需要修炼,你不需要积淀,这样就行了,你后面也就无所作为了,也不希望你有大的作为,那你何必要修炼呢?一个孩子出生以后,就是准备以后打柴、放牛的,何必要送他上大学呢?正是因为要他为国家做奉献,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才好好培养他,一直供养他,从小学一直供养到大学,还没完没了,以后还要供养,还要读硕士、博士、博士后,为什么?精英、栋梁之材就值得培养,也不要急于独立,道理是相通的。所以潜龙阶段很重要,要理性。

    另外,也不要什么事都把比尔?盖茨作为例子。他大学没读完,就能作为世界首富,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呢?有记者问比尔?盖茨:“你认为你一生最大的机会是什么?”他不从商业上来说,他说:“善念。”一个善念,也就是一个念头。弹指之间有六个念头、六个刹那,一个刹那就是一个念头,刹那、刹那之间,我们的念头是刹那、刹那地相续。一个弹指不到一秒钟,有六个刹那之间,我们的念头是怎么样?一个善念就是在刹那之间,一个善念就是一个机会,你抓住了,你就得到了。善念相当重要。善念是哪来的?你如果没有修炼善念,也不是每个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那么,比尔?盖茨是怎么修炼的?他的潜龙阶段是怎么样的?我没有去考证,我想他也有一个修炼过程。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勿用”是不用吗?

    “勿用”是不用吗?

    还有“勿用”。为什么要解释“勿”字呢?其实“勿”里面有善念的东西隐藏在里面。如果你真正从“勿”里面悟到些东西,你就是善念、善气。“勿”,在古代是一种旗帜,是一种飘动的旗子,在祭祀的时候,要插一种旌幡,还要用牛羊做供品。所以,中国的“物”字是牛羊、旗帜,在祭祀活动中与“勿”相通了。

    也就是说,正因为天地有万物,人类才能生存,因为我要生存,所以我要报答,所以我要祭祀。祭祀又是为了什么?为了更多的万物的生存,原始反终,又叫报本反始,这是《礼记》里面的。每年秋天有一个郊祭,秋天的郊祭是把今年新收成的稻谷、第一碗新米饭、第一个新馒头、第一个新摘下来的水果、新酿成的米酒供养天地,感谢这一年在春播、夏长之间给我们帮了忙的天地万物,包括昆虫等,都要一一感谢、一一报答,这就叫报本。

    报本的目的又是为了返始:明年我还要播种,还要夏长,还要秋收。报本反始,原始反终,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必须认真去体会、去体验祖先是什么样的原始生活形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心态。

    今天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有这个习俗“吃新”,“吃新”就是吃新米饭这一天,要到野外去,把新米饭插上两支稻穗,插上新稻谷,还要供酒祭奠,还要拜天地。我小时候每年都参加这个活动,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地方还保留这样的活动。这是一种感情,一种理念,起码是一种意识,崇拜是一种意识。如果我们纯粹地把它解释成迷信的东西,我认为不是那么太准确。

    为什么是这种形式、这个理念?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心态才真正是虔诚的,是诚恳的。因为你的诚恳,你的虔诚,所以你的心灵就能静下来,才能“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的是什么?得的是悟性,得的是一种启发,一种新的思维,一种新的灵感,这个灵感就是善念。不是我说得很玄,而是我们应该去体会。

    “勿用”,在我们生活中,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为用,如果简单地理解:不是不用,而是为了大用;不是不为,而是为了大有作为。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当下”是“现在”吗?

    “当下”是“现在”吗?

    九二,“见龙在田”。初九时“潜龙勿用”,不能去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还是在学习阶段。但是一旦你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以后,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你就是在“利见大人”。

    这个“大人”是谁?不是一个贵人,也不是大人物,而是你身边的群众,那些称赞、认可你的这些群众,他们就是“大人”。“大人”为众人,当然也许我的解释有点偏颇,因为许多书上解读“大人”,有的认为是贵人,有的说是大人物,还有解释得比较好一些的,解释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实际上我认为,这些东西年轻人是很难接受的,解释为“大人物”不能让人接受,解释为“贵人”也不能让人接受,讲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谁是有道德修养的人?

    当今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所以我想来想去,联系到舜。舜的继母,还有继母生的弟弟,对他是那么的恶劣,他竟然以德报怨,把家庭治理得那么好,邻里间口口相传。尧知道了,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还把自己的位置禅让给他,这是“利见大人”,是不是?这个大人是不是众人?如果离开了周围的群众这个“众人”的话,能“利见”到尧吗?

    讲一个“见”字,这里不是“见(j靉n)龙在田”,而是“见(x靉n)龙在田”,要重视一个“见(x靉n)”字——现在,大家都在“现在”。我“现在”给你们说,我刚说过以后,我这句话已经成过去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者是什么区别?真的截然分开的话,哪个东西是过去?哪个东西是现在?哪个东西是未来?如果划定今天这个讲座为“现在”,这个“现在”马上就会过去;如果这个讲座结束,是现在吗?还是未来?

    佛教里面讲“当下”。许多人都想问:“‘当下’是什么意思?”什么称之为“当下”?应该说,一刹那之间是当下,一万年也是当下。问题是,你的意念、你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你注意到当下,这就是你的现在。为什么?就在这个时候这些东西现出来了,你看见了,在你也是存在,在它也是存在。你是主体,你是观察它的主体,它是被你观察的客体。无论是时间也好,空间也好,都有一个主体和客体。主体和客体都存在,显现出来这才为当下,为现在。“现在”的“现”是当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失去,不断变为过去。

    “见龙在田”重在一个“现”字。我自身也是在这个地方下功夫,下得还很不够,有时候下得还很苦,就是如何守住自己的当下,不让自己的念头开小差。脑子老是在那里胡思乱想,因为胡思乱想,你不在了,你的真我、你的神思已经是在那里飘荡了,在虚渺中飘荡,在邪念中飘荡,在杂念中飘荡,在那里徘徊。

    如何使自己真正做到一念?能真正做到专心一念就是善念。为什么是善念?只要专心一念,什么事都能做好,这就是善念。你的机会,你的最好的机会,就是在刹那之间与你擦肩而过,稍纵即逝。在这个时候,因为你专心一念,所以你看到了,你抓住了,你反应过来了,而其他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就是善念。善念从哪里来?从当下来。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不三不四”

    “不三不四”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乾乾”就是终日勤勤,勤勤恳恳。这是在白天,那么到了晚上呢?夕阳西下以后呢?警惕自己,反思自己,时刻对自己要严厉,这样才能做到没有咎害——无咎,这样的人才能为君子。三爻和四爻是讲人道的,人道讲君子。

    上次汪老教授讲了一个“不三不四”,一讲某人为人“不地道”,就用“不三不四”来形容,因为他不在三爻,也不在四爻。三爻和四爻是人道,只有你真正是在三爻和四爻,你才能站得住脚。谁能站住脚?是所有人都能站住脚吗?应该说,只有君子才能站住脚,作为君子在人道里面才有他的空间。否则,虽然为人,但是不在人道里面,做人做事不在人道。

    这是什么意思?很微妙。《易经》里面如何去理解?每一个字都要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每一个字都不能去“改正”,随便“改正”就是亵渎,我就是这样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深入进去以后,只要细心去体验就会发现:半个字都改不动,一改动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东西。

    现在讲的“健”,就是“终日乾乾”,也就是书里面讲的“与时偕行”。做人不容易呀,做君子更不容易。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或”,困惑。为什么这个时候有困惑?很多人在自己走过一段路程以后,往往新的困惑就来了。凡是有困惑,是好事,不是坏事。上次在座的有一位同学问到我,说他有一个很大的一个困惑,实际上这是好事,因为你的思想境界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只有上了这个台阶心里才有困惑,而且是大的困惑,这个大的困惑一旦突破,就又是一次新的突破。

    应该说,人生在不断地进步,境界在不断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你上了一个台阶,你都有一个困惑,这个困惑来了,千万不要担忧,还是循着这个困惑去解惑,去证悟。就是说,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才有大悟。正因为有惑,才去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进步。所以,惑也可能是悟的先兆。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补过”与改过

    “补过”与改过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是阳爻,五是第五位,九五之爻是中正之位。为什么是中正之位?因为九五爻是上卦的中间一爻,上卦三个爻,正中间一爻为中;五爻是奇数,奇数为阳爻的位置,它正好是阳爻,阳爻为正,所以是中正之爻。在这一卦里面,得中正的唯有这一爻。

    通过潜龙,到田龙,再到乾龙,又到或龙,再到飞龙,这个时候你正好可以展翅飞翔,伸展自己的才华和理想,人生的辉煌就在于此,这个时候的“利见大人”,再也不是“见龙在田”时的“利见大人”。古代人采用的是井田制,周围八个田都是私人的,中间一块田为公田,只有这一井田的人知道你。现在“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时的“大人”是天下的众人,范围更大,层次更高。“尊”,古代是指酒壶。

    上九,“亢龙有悔。”“亢”,什么是“亢”?人的前面为颈,后面为颃,有人叫脖子。古人的用字是非常严谨的。“亢龙”,就是说,“飞龙在天”飞得太高了,超越一定极限了,那就有一种危险,但是这个时候正好“有悔”。“有悔”很有意思,什么叫有悔?前面讲“无咎”,这里讲“有悔”。“无咎”和“有悔”比较起来,“无咎”是没有伤害,那么“有悔”呢?悔是什么意思?《系辞传》里面有一个解释,解释“悔”字是“善补过”。

    我对“善补过”三个字琢磨了很长时间,“悔”为什么叫善补过?今天讲得最多的都是改过、改过自新,从来没讲过“补过”,“补”是什么意思?善补过才为悔,这个里面有很深的东西了。孔子讲“不二过”,我们要做到不犯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我们今天经常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老是屡改屡犯,改不了。

    为什么改不了?关键是没有补过,补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孩子天天去游戏机房里打游戏,老师、家长非常担忧,好不容易把他劝解回来,他也是天天背着书包上学,但是你没有给他补,没有更好的东西去吸引他,没有去占有他的思维空间、他的兴趣空间,这个时候一旦下课,他还是要去玩游戏机,为什么?他改不过来的原因是,你没有给他补,而且还要善补。你不善补,没有更好的方法去给他补,没有比原来那个更好的东西来补的话,你还是补不上,他还是改不了。

    我认为,孔子解释“悔”字解释得就是到位,就是生活中的东西。所以,如何悔?要善补过,要补上。

    有些人老想着打牌,老是改不了,原因就是没有更好的东西吸引他。有一位李先生,一直追求学习,大学毕业了,除了工作,他还想拿更高的文凭,以后又上党校,去拿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学位,现在还经常来听课,星期六、星期日,只要有传统文化的课,他都来,这就补上了。他不去打牌,他把打牌的时间、钓鱼的时间用于学习,他是怎么改过来的?改过来的原因是他“补”上了。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乾卦里面的“吉”哪里去了?

    乾卦里面的“吉”哪里去了?

    “悔”字右边是一个“每”字,“每”字的甲骨文是,像女人头上很盛美的样子,头饰装饰得很好看的样子。但是,加“忄”旁就为“悔”,加“木”就为梅,加“氵”就为“海”,当然加一个“亻”旁就为侮辱的“侮”。为什么是侮辱?因为这是一种舞蹈,这种舞蹈是什么?是甲骨文的,用这种方式到田里去锄草。古代锄草不是拿工具,而是一只脚半跪着在田里锄草,半跪着往前挪,这好像是一种舞蹈的形式。每一个汉字都有故事,我准备把甲骨文、汉字的一些故事,做成一些展板,我积累了很多,如何把它们展示出来?如何启发我们?如何改变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汉字思维的新认识?

    从初九到上九,我们看到里面有两个“无咎”,三爻和四爻都讲“无咎”,没有咎害,这是人道里面讲了两个“无咎”,因为天道和地道没有咎害。《易经》是占卜的,《易经》就是讲吉凶的,但是,从初爻到上爻,有“吉”、“凶”两个字吗?没有。为什么?讲天道的,乾卦为天,为父,应该说没有凶,但是它也没有一个“吉”字。它作为首卦,没有“吉”字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后面的那些卦都有“小吉”、“大吉”、“吉”,还有“元吉”,坤卦里面就有“黄裳元吉”,但是,乾卦里面连“吉”字都没有一个,甚至连“小吉”都没有一个,为什么?原因在哪里?“吉”在哪个地方?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用九,它不是在哪一爻上,如何用这个阳爻?九为阳爻,也为刚,也就是如何用刚、如何用强。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个问题是用刚,是用强,还是用柔?这个问题是运用的问题。

    这就是一群龙。“见群龙无首”,谁是首?从这个“首”来看,是空间的。再从时间上,哪个时间是现在?没有现在就没有首。我问你,你现在是潜龙阶段还是飞龙阶段?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我就觉得你们都是潜龙阶段,为什么?还在上大学,还在读书。但是,你们又在飞龙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做得很出色,学业非常好,也是一种飞龙,学业上达到了“飞龙在天”这么一个境界。

    所以,有些东西是交替的,这是“无首”的一种解释、一种解读。当你在飞龙的时候,你有时候还要做潜龙,特别是你在人生的真正辉煌到来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自己还要做潜龙,还要勤勤,还要夕惕若厉。只有“用九”用得好,“见群龙无首”你才能得到吉。“见群龙无首”这是一个境界。

《在北大讲易经》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野性的释放

    野性的释放

    “时乘六龙”是什么意思?刚才的六龙,是代表性的六龙,也是人生的阶段。这个龙的野性是哪些东西?潜龙,它是龙,能潜下去,我们人能潜下去吗?我潜不下去,我沉不下来,难道我就没有野性吗?你没有野性,你的野性被什么东西飘起来了?就像一个小品里讲的,你的野性被这个世俗的东西忽悠忽悠地飘起来了。那么,真正能做到潜下去,能够持续去经历,那就是野性。这个东西是规则,“勿用”是它的规则,“潜龙”才是它的野性。

    为什么能够“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因为它是野性的一种释放。为什么能“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它是野性的更大释放。为什么做到“亢龙”不是“凶”而是“有悔”?能够“有悔”就是它的野性。为什么说这些东西是它的野性?我们想到了原始人类。

    原始人类是怎么样来的?他们为什么能走到今天,能够生存下来?再看看很多的动物,但不包括宠物,我们的宠物没有野性,全被关起来了,用链条锁起来了,非常地悲哀、伤心、可怜!动物有它的野性,你把它的野性压抑了,它会感谢你?不会感谢你。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野性的东西。

    花是怎么开放的?我天天观察我们家里的君子兰,仔细观察它的开放过程。花朵原本是竖着的,当它慢慢下垂,垂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它还没有掉下来,为什么?它的营养还在支撑它,营养还没有穷尽。这个东西很厉害,是不是这个道理?

    如何用悟性去体验这个“见群龙无首”?有人会问:“见群龙无首”与我们今天要自强不息有没有矛盾?我们后面要讲,既要“见群龙无首”,还要自强不息。

    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到底要怎么做呢?老祖宗,你给我们说一句,你到底要我们怎么做呢?这不是给我们一个两难吗?对,老祖宗就是给我们一个两难,正是因为有两难才有反差,有反差才有奇迹出现,才有自主创新的空间!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