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雨杨湾--苏州东山的亮丽风景

 苏迷 2014-03-03
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把杨湾古村洗拂得格外净洁与明丽,那曲曲弯弯长达数里的古街上,被岁月磨得光不溜秋的青石板亮得能照出人影;道中侧铺的青砖被雨水溢得乌中透亮,磷光闪闪。粉墙黛瓦,残垣短墙,斑驳的青苔与茂密的古藤在春雨中争艳;淙淙小溪,明淌 暗流,又溢出沟涧,漫上路面,于是小蝌蚪与小螃蟹一起在古街上“闹春”。
  
   春雨中的杨湾古村薄雾轻飘,朦朦胧胧,显得静谧而安祥。古村杨湾座落东山半岛的西部,位于蒉家山与王舍山之间,东起湖滨浜场,西到轩辕宫,全长500多米,站在浜场上远眺,整座古村象一只即将展翅的飞燕,正欲乘风飞上蓝天。相传杨湾村原要出一品大官,明初时被军师刘伯温在村子两侧的小山上建造了两座山庙,即如今的杨湾庙和湖沙庙,破了法,在山坞中的飞燕折断了翅膀,再也飞不起来了。尽管这侧野话显得神秘而迷离,但杨湾之名源于南宋抗金名将杨虎却有书可查,《岳传》中有载。相传南宋初年,太湖渔民杨虎因不堪忍受官府的压迫,率众在湖上起义,西山作粮仓,东山为兵库,聚壮士万人,战船千艘,屡败前来进剿的官兵。后来,杨虎深明大义,归顺岳元帅,利用太湖天险,共同抗击金兵,建立了功勋。南宋南北议和,岳飞被害后,杨虎卸甲归田,回到故乡,仍以渔耕为生,繁衍后代。为纪念这位抗金英雄,人们就把这个村子起名杨湾。
  
   早春是古村最繁忙的季节,时令一过“春分”,村民忙着准备采茶、嫁接和匀果,忙得踏杀猫踢杀狗,一日掰作两天用。轻风细雨中,沿街古拙的墙门里不时传来“吭嚓、吭嚓”之声,这是茶农们正在磨擦今年新购的炒茶铁锅;也有人在院落里剪剪插插,培育茶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山乡悠久的传统,也给古村带来缕缕春意。
  
   杨湾古街是东山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明清建筑数量多,档次高,国家级文保单位就有元代轩辕宫、明代怀荫堂与明善堂等三处古建。在古街两侧的幽幽小巷里,元、明、清和民国多个朝代的建筑比比皆是,多达20多幢。圈门、更楼、高墙、巨宅;御道、溪流、古桥、 古树,形成了杨湾古村独特的历史风格,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杨湾明朝一条街就已闻名大江南北,游人云集,而此时,如今后来居上 的陆巷、三山古村,还被尘封在历史的瓦砾中,远在昆山的周庄,旅游业刚刚燃起星火,曾多次来杨湾取经。
  
   转过崇本堂,来到古街中部,两棵古银杏树从古宅的庭院里拔地而起,高达30多米,据专家考证,这对姐妹树已有五百多岁高龄,是杨湾古村百年兴衰及即将“东山再起”的见证。微风吹过,残叶飘落,定神细看,枝条上已绽满了绿宝石似的嫩芽,而树下墙缝里长出的一枝迎春花已满枝花蕾,抢先装点着春天。在山乡,银杏林有两个惹旅游者最心动的季节,阳春三月和金秋十月,以其翠绿满树与金黄一片倾倒热爱大自然的游客。“清 明”过后,初绽新绿的银杏叶将魔术般地变大,数周内浓荫密布,给路人一片荫凉。千年古树,活的化石,这是古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啊。
  
   路随山转,明善堂遥遥在望,一对花喜鹊从堂后的千年黄杨树上腾空而起,穿过雨雾向灵源坞飞去,忙着衔枝搭窝,繁衍后代。明善堂是唐代名将张巡的后裔,清初进士张延基的故居,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张氏为官清廉,英年早逝,卒于四川石泉县任。大厅抱柱上张氏 手书的“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的对联,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重贵的精神财富。是啊,且不说明善堂的建筑如何辉煌,古宅内的石雕、木雕、砖雕如何的举世无双,尤其是主殿后门楣上“獾(欢)天喜地”的武康石浮雕如何一石千金,光近代发生在明善堂中的故事,就是一曲正义之歌。1940年秋天,一位日本古董商人找到古宅当时的主人朱润生,软硬兼施,要用2000枚银元购买下明善堂后拆往异域,被严词拒绝。1946年4月,苏州国立图书馆1558种,19874册宋元孤本,在明善堂中秘藏了八年,片纸未损,完璧归赵,回归苏城。
  
   明善堂的一砖一瓦,丝丝缕缕中,蕴藏着我们民族生命的密码湿漉瀛的青砖山路忽而伸向绿林深处,淹没在一片雾雨中。“晒晒窝……”野白鸽的鸣声从密匝匝的叶层中传来,这种山鸟学名斑鸠,是山乡的晴雨表,久雨叫春,天必放晴。举头望去,一座飞檐翘角的古刹好象浮在云海之上,这是杨湾古村的明珠——轩辕宫。站在大殿门前的月台上,眺望远方,溯着历史的长河,我仿佛看到一个皮鸱从太湖上游的胥口方向漂来,皮鸱中是伍子胥不屈的头颅,山人敬其忠烈,立庙祀之,故轩辕宫始名胥王庙。据说宋高宗南渡时,龙舟道经太湖,风狂浪大,有倾复之危,于是遥祷胥王庙,忽地风息浪平,高宗又封其为“显灵庙”,直到民国初期,正殿改祀东岳大帝,才更名轩辕宫。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古庙屡建屡毁,但又屡毁屡建,如今保存的大殿,建于元代至正四年(1338),屈指算来,也已七百岁高龄。断梁、斗拱、斜柱、倾壁,整座建筑不用一颗钉子,柱壁全部倾斜,而历经数百年不倒,曾使如今的建筑大师们也不可理喻。攀上依山而筑的轩辕亭,凭栏远眺,万顷太湖,气势磅礴;桔林似海,梅杏争艳,清风徐来,真让人要醉卧林间。
  
   一阵“咯、咯、咯”的笑声从村后的山路上传来,几位村姑钻出桔林,身后背着茶篓,发梢上沾着花瓣,滴着水珠,那因辛劳面略显疲倦的面孔白得象岭上初绽的蔷薇花,虽说野,却香气袭人。村姑刚从碧螺峰上观茶归来,虽说新茶还未开采,但她们的心早已飞向了茶 园。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赐名碧螺春的康熙和雨中相遇的茶姑,帝皇与佳丽,互诉爱慕,流传千古,如今杨湾村后的山岭上,还保存着御碑亭、碧螺峰等古迹。杨湾美,杨湾姑娘更美。
  
   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把无限春光洒向绿水青山,杨湾古村尤是一位古典美女般姗姗而来。我常想,要是把东山的陆巷、三山、杨 湾三座古村比作仨姐妹的话,那么大姐二姐早已声名远扬,榜上有名,旅游业红红火火,而天生丽质的小妹却还羞羞答答,依偎在母亲的怀中,游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如今,该是小妹舒展芳容的时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