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朝历代的“忽悠”事件【九】

 陋室书屋2 2014-03-04

历朝历代的“忽悠”事件【九】  

2013-12-12 15:36:21|  分类: 历代的忽悠事件 |举报 |字号 订阅

 

历朝历代的“忽悠”事件【九】 - 老顽童 -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历朝历代的“忽悠”事件

《九》

忽悠是什么意思呢?在《庄子·应帝王第七》中,忽和悠分别是北海帝和南海帝的名字。如今,忽悠是一个词,经由赵本山的舞台演绎而成为流行语,有“设圈套”和“欺骗”的意思、。

    纵观中国历史,各个朝代都不乏有忽悠人的事件,有的令人痛恨,有的令人叹惋,有的令人大笑,有的令人称颂,是是非非,纷纷扰扰,其实都暗藏着一个“利”字,多数是

利己,少数为利他。拭目当今更有甚者,现辑录其典型者呈现,或可为今人镜鉴。

最愚蠢的忽悠

吝惜内祭

崇祯帝忽悠众朝臣

    公元1643年,李自成百万大军直逼大明帝国的心脏京城,崇祯帝决定调吴三桂人关保卫。这项军事行动大约需要100万两银子,可是,当时国库存储仅有区区40万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请崇祯帝能够拿出属于他个人的内帑以充军费。没想到,崇祯帝在朝堂上,忽悠众大臣,说:“内帑也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顾不得君臣之礼,顶撞道: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干汁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面对这样的质问,崇祯帝却顾左右而言池。既然皇帝本人都不肯掏钱保自家的江山,别人就更不肯了。崇祯帝逼着大臣们无偿捐款,大家也都学着他一个劲地哭穷,最终只募集到20万两。 崇祯帝是不是真的没有钱呢?当然不是。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从他的宫内搜出白银多达3700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其中。

    国家危亡之际,作为一国之主,不带头担当责任,

眼瞅着江山不保,身死族灭,真是愚蠢之极

 

 

历朝历代的“忽悠”事件【四】 - 老顽童 - 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