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茶与养生

 爱雅阁 2014-03-04
谈茶与养生




茶作为一种饮料从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利用,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的起源一向有药用说、食用说、饮用说的争论。其实无论那一种说法,都不过表明茶的缘起是先民们满足不同生理需求的产物,都使茶与养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农本草经》
汉魏时代,主要看重茶的药用功能,煮茶时多要加入一些其它药物。《茶经》中引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所罗列的桔梗、贝母、桂、椒、茱萸等药物,就都是入茶之物。《太平御览》引晋刘琨与兄子刘演的书信云
前得安州干茶一斤、姜一斤、桂一斤,皆所需也。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信致之。
这位刘琨看来是颇谙茶性的,首先他饮用的茶是“真茶”。所谓真茶就是没有掺杂任何香料,没经过复杂加工的散茶。这种茶的药性肯定要优于有了添加物的茶,而他正是长期饮用此茶,借以破除体中的烦闷。
唐代的《本草拾遗》里有一句话“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可见茶在本质上就是一味药。随着人类对茶的认识的加强,逐渐将茶的种类丰富起来,使之更加适合不同体质的人们的需要。
茶可以养生甚至可以治病,这是由茶的内含物质属性所决定的。茶叶中主要物质成分对人体的保健功能是茶叶作为人类重要饮料的决定因素,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很多,这里就省略了不谈了,我们将重点放到应用上。 
图片

                           
                    



   茶真正起到养心与养生的双重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则是从唐朝开始的。

唐朝的茶事活动最先是从文人阶层开始的,前有皎然、陆羽的倡导,后有元稹、白居易、卢

仝、陆龟蒙等人的追捧,使饮茶迅速推广开来,在这些人中我们竟然发现了大诗人李白的名

字,并且他还在诗中认真地谈起了茶的养颜养生功效。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我国盛唐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大家都知道他爱酒,却不知他还爱茶,我国历史上第一首写名茶的诗居然出自他的笔下。



   李白画像
他在金陵漫游时见到同宗的侄子,出家僧人中孚禅师。此僧亦是妙人,他不仅送给这位名满天下的族叔数十片荆洲玉泉寺附近清溪诸山所产新茶,还写了一首诗,并借机要李白的答诗。于是李白不仅为此茶命了名,还写下了一首带序的诗,在序中他很得意地写了这段缘由:
余游金陵,见宗侄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音“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游金陵的时候,见到同宗的侄子现已出家为僧的中孚和尚。他拿出数十片茶让我看,那些茶叶片重叠在一起的像人拳头一样,舒展开来的如同人的手掌,所以将此茶命名为“仙人掌茶”。此茶是最近才在湖北玉泉山发现的,从不曾被人认识,为此中孚特地拿来送给我,同时还送了我一首诗。他要求我答诗,于是我写了此诗。借此也让将来的高僧、出色的隐士知道仙人掌茶是从中孚禅师和青莲居士李白开始被发现和传世的。
诗中对茶的养生作用做了特别的表述“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意思是:此处的石上生长着佳茗,玉泉在下流淌不停,茶树的根柯都被泉水滋润着,采服此茶可以丰润肌骨。李白还在诗序中举寺中玉泉真公为例,说他常采而饮之,所以“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
此茶与其它茶相比格外清香滑熟,能让人返老还童,延年益寿,所以常饮此茶的玉泉真公八十余岁了还脸色红润,艳如桃花。在李白的笔下,此茶简直就是仙丹妙药。
     真正把茶的功效讲清楚的还是茶圣陆羽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经 • 一之源》
这段话的意思是:茶的作用,因为它的性味至寒,最适合饮用。精进修行勤俭尚德之人,如果燥热口渴、寒凝胸闷、头脑疼痛、双目干涩、四肢酸懒,浑身难受、(此时)姑且喝上四五泡茶,(其功效)可与醍醐、甘露相媲美。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甘露,即露水,古人说它是“天之津液”。醍醐、甘露皆为古人心中最美妙的养生饮品,这里陆羽与茶比之,可见他对茶的评价。
最可贵的是,茶圣不仅说明了茶的好处,还指出了饮用不好的茶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他说“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知人参为 累,则茶累尽矣。”
意思是:(如果茶叶的)采摘不按规定的季节,(茶叶的)制作不精益求精,(甚至在鲜叶中)掺杂了有毒的野草,(人们)饮用之后(不仅没有益处)还会得病。……懂得人参也会给人带来坏处(的道理),则茶的缺点也就尽知了。



                         茶中珍品——太平猴魁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前两年普洱茶热时商家最爱用的一句广告语——普洱越陈越值钱,其实这句话是不科学的忽悠语。真正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需要五个条件:1、产地正宗,2、树种正宗,3、按时采摘,4、制作如法,5、储存得当。
07年时北京人民医院的一位朋友拿来一个下关沱茶让我鉴定,我一看,此沱包装、形状、色泽无一不佳,当为正品。于是我说:真假不存在问题,好坏则只有开汤冲泡才可知道,但一旦开汤就不好做商品卖了。朋友笑道:我不做生意,且只此一个沱,喝了它吧。于是我解茶、洗茶,茶味一出我便笑道:此茶不动,现市价至少值两千元,现在已是一钱不值了。友人惊问原因,我说:此茶没有单独存放,已有异味,且有药味。朋友笑道,茶是他妈妈当年去云南插队时带回,没当好东西,早已忘掉,最近听说普洱茶热才翻出,就放在家中抽屉里,与西药片、爽身粉等共处。一座大笑,此茶自然也就扔掉了。
茶性淫,淫者,贪也,茶贪取一切味道,各种花茶就是根据茶的这一特性制作出来的。如果一旦吸取了其它不好的味道,茶的本香就不存在了,茶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很多人谈茶的功效只说好处,不说缺点,陆羽不愧是茶圣,非常全面的谈清了茶的功效。
陆羽对茶的物质属性作了全面的总结,并第一次将茶的养生作用从正反两个方面做了系统的表述;而他的方外忘年交皎然则深刻地揭示了茶的精神属性,并将茶的养心作用做了最完美的描述。正是这一僧一俗共同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树上枇杷树下茶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今浙江长兴),居乌程县杼山妙喜寺。他是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十世孙,初学儒,后修道,最后皈依佛门。皎然佛法精深,文章隽丽,更以诗歌与诗歌理论见长。他懂茶、爱茶,所以与陆羽一相识即结为忘年之交。由于他修习的是禅宗的“心地法门”,很讲究心性的修养,故而对茶的养心作用尤为重视。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唱到: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饮一碗即可涤去昏昏欲睡的感觉,心情开朗,天地之间一片光明;茶饮两碗已如初春的细雨,轻轻压下纷乱的思绪;茶饮三碗时道已证、集已断,苦已灭,烦恼自是不在了,何须再苦苦寻找破除烦恼的方法。
好厉害!释迦牟尼成道之后第一次传法讲的是“四圣谛”,也就是“苦、集、灭、道”。他教诲弟子们要知人生之苦状,寻人生之苦因,循灭苦之途径,得灭苦之结果。而这所有的一切,皎然在三饮之中已经完成。空灵轻逸,云开月见,皎然借手中茶断无明、破烦恼,将茶的养心功效发挥到极致,禅茶一味在此得到了验证。应该说,皎然开了佛门“以茶悟禅”的先河,是“禅茶一味”的最早体悟者。



                        西安大慈恩寺一角
    卢仝(约795一835年) 自号玉川子,吟诗吃茶成癖。时韩愈任河南令,常同他吟诗品茶,称其为“茶仙”。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他赢得了茶中“亚圣”的称号。 
下面一碗至七碗的名句,完美地展示了饮茶对人之生理与精神的双重作用过程。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只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 乘此清风欲归去。
迄今为止,这是描述以茶“双养”最完备、最精彩的诗歌,再加上诗中为民请命的主题,卢仝被尊为“亚圣”确是当之无愧的。下面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表述的:
“一碗喉吻润,”好茶。“润”是所有好茶的共性之一。“喉吻润”既是喝茶的第一目的,又是以茶养生的初级阶段。
“两碗破孤闷。” 中医认为,常人之病十之有九是从气上得,气结于胸,凝结不散,则结瘕疾。《正字通》:“腹中肿块,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所以,胸中之“孤闷”实为诸病缘起。
我友文兵兄,良医也。其每为人诊脉毕,多令患者平躺诊床,以指按其胸腹,必有硬块,先点按而后针之,其效倍常。我曾问文兵兄其中缘故,他答:此类患者之病多为气郁在先,心下、腹中必有硬结,先以指力破之,后以银针除之,数次可痊愈。闻此语,知其果为良医也。
卢仝,唐初“四杰”诗人卢照邻嫡系子孙。卢仝以儒家正统自命,著《春秋摘微四卷》,有济世之才却无济世之命。唐宪宗元和年间,党人弄权,朝政腐败,卢仝对此甚为反感,决意抛弃仕途,研经赋诗。卢仝生活清贫,吟诗吃茶成癖。时韩愈任河南令,常同他吟诗品茶,称其为“茶仙”,并给予接济。他胸中的块垒想必是有的,从本诗中即可找到痕迹,于是他以茶破之。他不愧是“茶仙”,“破”字当头,既是养生的继续,又是养心的开始。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感慨之至,块垒已现。学富五车却不得其用,孤闷安得不生。病因既现,当以茶治之。此句身心并重。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好茶,力透脏腑。“孤闷”何来?乃“平生不平事”集来。孤闷既破,自当遣去;从何而去,化为轻汗,由毛孔散去。此时由心理回到生理,身心俱得调治,浑身清爽。
我同诸茶友品茶,多品到此境界为止,实际上是暗用茶力将大家生活中、工作中的些许不快随茶化去,使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茶的恩惠。
喝茶至此境界虽然不易,但只要认真用心喝上几年茶还是可以做到的。后面的感受就不易达到了,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一个极高的境界。
“五碗肌骨清” ,“发轻汗”易,“肌骨清”难。道家修行的目的就是“羽化”,就是“白日飞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就是通过包括“辟谷”在内的各种方法来使“肌骨清”。卢仝认为饮茶即可有此功效,所以,第五碗既是养生的高级阶段,又是进入纯精神领域的铺垫。
“六碗通仙灵。”卢仝是正统的儒家子弟,而儒家从一开始就是不谈灵异神怪的,所谓“子不语乱、力、怪、神”。这里他居然说自己通仙灵了,岂不是怪事,这个缘故直到全诗的结尾才得以揭晓。第六碗是心理感受的高级阶段,尚有人间烟火的痕迹,但已为进入纯精神领域彻底打通了道路。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好茶,直令人两腋生风,直上蓬莱。卢仝借助第七碗茶进入纯精神领域,已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七碗茶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作者用了一个“归”字。蓬莱山是海上仙山,卢仝自拟为暂被谪落人间的仙人,现在想借七碗茶所引起的想象中的清风,返回蓬莱,表明了诗人的孤高;二是诗人真正要表达的思想只有通过第七碗茶达到的境界才有表述出来的意义。所以,一至七碗茶是全诗的重点,却不是全诗的灵魂。全诗的灵魂部分我们放到后面去表述。 

 


                            

    两宋在“茗战”之风的引领下,茶品日益奢华,茶具日益精美,终于形成了以“点茶法”为核心的第二次茶文化高潮。两宋好茶的文人极多,从丁谓、蔡襄、苏东坡到黄庭坚、陆游皆是品茶高手,而身为九五之尊的宋徽宗不仅爱茶,还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
“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由于皇上亲自介入茶事,使得宋代的茶风兴盛而奢侈,带有明显的“皇家茶”特征,茶的两养功效也被更好地发挥出来。
何须魏帝一丸药——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诗、词、文、书法无一不佳。苏轼写茶的诗很多,他常以茶喻人,以茶寄托自己的志向,同时他更是深谙茶性,懂得以茶养生的茶道高手。                        
                   禅房花木深
熙宁六年(公元l073年)他在杭州任通判时,一日微恙,遂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惠昭、小昭庆诸寺,当晚又到孤山去拜谒惠勤禅师。这天他先后品饮了七碗茶,病已不治而愈,便作了一首《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这是一首非常体现诗人才华与个性的好诗,诗中句句用典,句句自喻,潇洒中显示才华,飘逸中流露个性。
首句中他便以维摩诘自喻,称自己生病只是为了“示病”。
维摩诘是一个与佛陀同时代的在家居士,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为诸大菩萨之代表。有一天,维摩居士称病,佛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以生病为缘,意欲广为大众说法,所以派去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畅论不二法门,维摩诘以默然回应,令文殊不禁叹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自此之后,人们常把高僧大德患病称为“示疾”或“示病”。

                   镇日西湖看不足
    比完居士比诗人,第二句东坡则以谢灵运自居,表现自己一天的游山玩水。谢灵运(385~433),东晋时代著名诗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也是见诸史册的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酷爱登山,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于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屐”。
    第三句已不是自比帝王,而是用了“何须”两字。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魏国的开国皇帝。魏文帝追求长生,认为通过炼丹可以达到长生不老乃至羽化成仙。曾有诗曰:“与我一丸朗,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苏轼却认为卢仝的“七碗茶”更神于这“一丸药”。
最后一句以茶中“亚圣”卢仝自喻,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结句非常清楚的表明茶的疗效极佳,诗人微恙已去。 

豆蔻连梢煎熟水——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清照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是唯一一位可以与一流男词人抗衡的女词人。

                          繁华如梦秦淮河
易安爱茶,常与其夫赵明诚以茶相赌,据《李清照传》记载:
易安性强记,每饭罢,与明诚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几卷、几页、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之先后,中即举杯,往往大笑,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这段话的意思是:李清照天生博闻强记,经常在饭后与丈夫赵明诚在“归来堂”对坐烹茶。两人指着书架、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史书,其中一人随便说出一件史实,对方必须道出那件事在哪本书的哪一卷,第几页的第几行。若说错了,便不能饮茶,说中即可举杯饮茶,但猜中一方往往大笑,以至于使茶水倾覆怀中,弄一身水,反不得饮而站起来了。这一场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有词记之:“赌书泼得消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其茶趣,茶意蕴藉笔端。
   前面那首《摊破浣溪沙》则写的是清照有病初愈,尚不敢喝茶的情景。“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以豆蔻煎熟水,表明清照得的是寒症。“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寒,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由此可知,清照不仅爱茶,还深谙茶性。
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宋徽宗
与唐代茶文化不同的是,北宋的茶文化带有强烈的贵族化乃至皇家化特征。从采摘、制作到点茶法的完备,都显示了典雅奢侈的宫廷气息,宋徽宗对茶事活动的参与,对茶学理论的研究,标志着宋代茶文化皇家化特征的完成。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我国历史上出名的骄侈淫逸帝王,天性风流,有才气,书、画、词、文、茶无一不精。

                         扬子江心第一泉
《大观茶论》是他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部由在位帝王撰写的茶学专著。
宋徽宗著述的《大观茶论》极有见地。他认为:“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译为白话:茶叶这种东西,发挥瓯闽的秀气,饱含山川的灵禀。祛除体内滞留之物,能够使人清醒调和,那就不是凡夫俗子可以知道的……
宋徽宗在此文中记录了宋朝饮茶的浓厚风气——天下人都用它来宴席宾客,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无不沐浴在茶水之中,受茶水的熏陶,推崇茶水的高雅、宁静。
宋徽宗论过茶后甚至大发感慨:“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
意思是:“啊,治理得最好的国家,不只是让每个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是草木之中象茶叶这样有灵性的东西,也能尽到它们的作用”。可悲的是,宋徽宗由茶悟到了治国用人的道理,却实施得不好,以致他所治理的国家最终失了抵御外敌的能力,甚至连他自己也被金国掳去做了俘虏,造成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养生延年黄山茶——荣西禅师
荣西禅师(1141~1215)日本临济宗的初祖。荣西为研究禅法,两度入宋,参谒天台山万年寺虚庵怀敞禅师,承袭临济宗黄龙派的法脉,而后发展成日本禅宗的主流。日本禅宗虽早于奈良时代即开始流传,但并不兴盛,真正独立成宗,造成广大影响者,首推荣西禅师所开创的临济宗。
茶具有遣困、消食、娱情等功效。宋朝禅林吃茶风气盛行,吃茶的礼仪、行法更成为禅门中重要的一环。虽早在奈良朝时期日本已将茶引入,但并不盛行。荣西在我国学走的不仅是禅,还学习了茶道。荣西由宋携回茶种,种植于筑前背振山及博多圣福寺,又赠送高辨三粒种子栽植于栂尾,不久分植于宇治,为宇治茶园之始,渐渐地使茶更广泛种植,荣西因此被尊为“日本的茶祖”。荣西将宋朝禅院的茶风引进日本,归国后首度于鎌仓寿福寺、博多圣福寺、京都建仁寺等寺院,设立每日修行中吃茶的风习。
建历元年(1211年),荣西撰《吃茶养生记》一书,为其晚年最后的著作。建保二年(1215年),荣西献上二月茶,治愈了源实朝将军的热病,受到将军的嘉许和赏赐。自此,茶风更为盛行。荣西说:“肝脏喜好酸味,肺脏喜好辛味,心脏喜好苦味,脾脏喜好甘味,肾脏喜好咸味”。他认为如服用含有苦味的茶,心脏就会变好,病气自然消散。他对我国的黄山茶尤为推崇,在《吃茶养生记》中说:
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

                   安徽深山茶园
黄山茶及黄山周边所产之茶在养生方面的功效超凡,这一点早就引起了古人的重视。像徽州休宁所产之松萝茶就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古医书中多有记载。清代名医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六》记载:
松萝茶产徽州。《本经逢原》云∶徽州松萝,专于化食。
同条引《秋灯丛话》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北贾某,贸易江南,善食猪首,兼数人之量,有精于岐黄者见之,问其仆,曰“每餐如是,已十有余年矣”。医者曰:“病将作,凡药不能治也”。俟其归,尾之北上,将以为奇货,久之无恙。复细询前仆,曰“主人食后,必满饮松萝数瓯”。医爽然,曰:“此毒惟松萝可解。怅然而返。
大意是:北方有个商人到江南去做生意。他最爱吃猪头,一个人吃几个人的量。有一个高明的医生见到他吃猪头的样子,悄悄地问这个商人的仆人,仆人说:“我的主人每顿饭都这样吃,已经十几年了”。医生说:“他的病就要发作了,一般的药是治不了的”。等到这个商人北归的时候,这个医生也尾随而至,认为是奇货可居,自己可以大赚一笔诊费。谁知过了很长时间这个商人安然无恙,医生很奇怪,又找到了那个仆人仔细询问。仆人答道:“我主人每顿饭后,一定满满的喝上几盏松萝茶”。这个医生恍然大悟,说道:“他中的这个肉毒唯有松萝茶可解,”于是,这个医生非常失落地回去了。
这真是有个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从中既可见茶的消食、去腻之功能,又可见古人对茶的功效知之善用。当然,文中主人的暴食暴饮,我们是不赞成的。 


    没文化的皇帝与茶文化的功臣——朱元璋

明朝茶文化的兴盛是由一个没有文化的皇帝无意之中促成的。

                                               
朱元璋是一个真正贫民出身的皇帝,他性嗜茶。明初,进贡朝廷茶叶的制作方法仍按宋朝,即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朱元璋认为这种制作方法太伤民力,乃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九月下旨罢造龙团。
朱元璋自己都不会想到,他的一个体恤民情措施,却引起了茶界有史以来的最大革命,由此而造成的影响贯穿明、清两代,以致直到今天。
   沿用至今的撮泡法,解放了四千余年来的泡茶思路,将泡茶下与平民更紧密结合,上同高层更加相融,真正地让茶走进了千家万户。
   撮泡法的登堂入室使紫砂茶具大放异彩。龚春、时大彬、邵大亨等工匠成为艺术大师,揭开了茶具新篇章。
   炒青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引发出新茶类。红茶、晒青茶相继出现,为其它茶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虽然茶界引起了震动,但朱元璋本人绝不会去谈茶养生或茶文化,受惠者是他的后代及文人们,比如朱权。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为宁王。“靖难之役”后被迫退出政坛,耽乐清虚。朱权多才多艺,且悉心茶道,对茶的养生特别是养心很有研究。他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茶谱》,并由此引发了明代文人写茶书的热潮。其中著名的如:田艺衡撰《煮泉小品》、许次纾撰《茶疏》、张大复撰《梅花草堂笔谈》。由是,中国茶文化的理论趋于完备,此处不展开谈。
 

                                                     山清水秀武夷山 
一日无茶枉为君——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清朝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他在位60年,享寿89岁,发扬光大了“康乾盛世”,以“十全老人”自誉。乾隆皇帝与茶的轶事趣闻多不胜数,因而又有“茶皇”的美称。
    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他是“知老让位”的。传说在他决定让出皇位时,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呵!”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风趣中带一份洒脱。  
    与宋徽宗一样,乾隆认为茶道中含有治国的大道理。即茶道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与徽宗不同的是,他不仅把品茗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一种途径,同时把茶作为讲德政、倡清廉、崇礼仪、示恩惠、得人心的一种政治手段。为此,他创出了“乾隆盛世”。
乾隆是有文化的皇帝,所以还特地创制了“三清茶”。所谓“三清茶”,即以松实、梅花、佛手三种配茶,用雪水来烹。 松实,即松果中的籽肉,从御苑中之百年古老松树上采集;梅花,即是腊梅;佛手,果实鲜黄色,香气浓郁,有理气和胃之功效,为广东南方一带及藩国进贡宫廷的礼品。为表明他的用心,他写有《三清茶》一诗并留下了与群臣共品“三清茶”的联句。
                 《三清茶》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
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
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
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
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
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
从诗中可以看出乾隆对茶事的了解。首先他阐述了选此三种原料的理由:腊梅,娇艳而不妖冶;佛手,芬芳并且高洁;松子,味美而丰腴。此三者,品格清雅超俗。随后,他略带炫耀的展示自己对茶事的了解:茶器,折脚铛;用水,雪水;候汤;细辨鱼眼与蟹目;茶得如仙乳;品茶用越瓷。
诗的后半首是写对茶的享用及感受。茶女香香暖暖丝绸般光滑的玉手献上仙酒般清澈甘美的茶汤。修行的人品三清茶可以享受禅定般的快感,五蕴之苦可去大半;可以像偓佺(古代传说中食松子而长寿的仙人)那样长寿,可以成为像林逋(宋代以高洁著称的隐士)般的高洁之士,可以成为超过卢仝的茶人,甚至可以成为超过赵州古佛从谂禅师的觉悟者。应该说,茶的“两养”功效在他的诗中表现得很具体。              
相传,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过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香清味醇,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乾隆品茗功底不凡,堪称行家。他写龙井茶的制作:“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将明前龙井最佳采摘期描述的非常到位。

                                             杭州梅家坞茶山
诗中的“火前”、“火后”指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等,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按民俗,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隐士介之推。介之推曾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迫其出,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柳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寒食期间正是采摘明前龙井的最佳日子。
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嗜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茶。他在世八十八年,为中国历代皇帝中之寿魁,毫无疑问,喝茶是他养生方法之一。


                       川中二百余年老茶树
释躁平疴、怡情悦性——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晚年号随园老人,钱塘(杭州)人。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诗人和主要诗论家之一,也是一个地道的爱茶人。他说“七碗生风,一杯忘世,非饮用六清不可。”于是作《茶酒单》
“七碗生风”指代茶,用的是卢仝的典故;“一杯忘世”指代酒,说饮酒后可以忘记世情。此两者饮后都让人有成仙的感觉,只是成仙的方式与感受不同。
六清即六种饮品。《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饮用六清。” 郑玄注:“六清、水、浆、醴、凉、医、酏。” 后用以泛指饮料。 
袁枚所著《随园食单》一书的“茶酒单”中,对清代的部分名茶的特色、风味、烹茶方法等均有精彩论述,书中许多形象生动的描述,是作者饮茶实践的总结。
袁枚尝遍南北名茶,在他70岁那年,游览了武夷山,对武夷茶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他有一段记述: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疴、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一向不喜欢武夷山所产的茶叶,(注:袁枚是江南杭州人,喝惯了淡雅的绿茶,最推崇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味厚重,故有此说。)嫌其茶汤浓苦如饮中草药。然而丙午年的秋天,我游武夷山,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接待我的)和尚与道士竞相用武夷茶来招待我。茶杯不过胡桃大小,茶壶也只有香椽般大。一遍一遍地尝它的味道,慢慢地咀嚼茶汤,体味其(感受)。果然觉得清香扑鼻,舌面上回甘宛然。一杯之后,再试一、两杯,(这茶汤)竟让人燥热的心情缓和下来,一些小的不适已经痊愈,更令人性情愉悦。此时才觉得(家乡)的龙井茶虽清雅却有些味薄,阳羡茶虽然出色,韵味却差了一些。这种品格上的差异有些像玉与水晶的差别。(同样贵重,玉厚重而水晶飘逸)
这里我们仍然看到了茶的两养功能。最难得的是,袁枚本是杭州人,向来推崇西湖龙井,但此次之后竟把龙井茶排到了第二位。他说:“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其次,莫如龙井。”

                                                    无来去处——大觉寺
袁枚生活的时代真正武夷正山茶就不多见,现在满市场的武夷茶,正山正岩的绝不会有多少,其理可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