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乡村教师谱写摇篮曲的人

 悫悫小书斋 2014-03-04
人们把师范学校喻为教师的摇篮,谱写教师摇篮曲十分不易,而为乡村教师谱写摇篮曲,则更有一番韵味。
————题记
五十年代中期,一位中等身材眉目清秀棱角分明说话有点儿拘谨内涵却十分丰富的青年人,告别年过半百的老母,离开南京宣武湖畔的书香门第,只身踏上齐鲁大地,在师范学校的讲台上反复排列组合着多来米发少啦西刀,弹指五十个春秋。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曹老师。

同学们向他祝贺,他腼腆地说:“这好比学音乐,刚认识多来米。”只有那满头的华发,告诉人们他为乡村教师谱写摇篮曲的主旋律。

桃李谱

他第一次走上师范学校的讲台,学生一学唱歌,音高不准,节奏不稳,最简单的歌曲也总是有一两个乐汇离了谱。一调查,百分之九十多堤学生不识谱,没见过风琴,半数连多来米都不认识,他的心难以平静。

他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创制了“五线谱与键盘电光显示器”,提高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当时在全国同类学校的音乐教学上是首创。至今,它仍像他的设计者一样,虔诚的站在讲台上充当“助教”。

炎炎夏日一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宿舍406房间的琴声嘎然而止,急得准备应考的学生团团转。曹老师提着工具箱来了,一句话也没说,默默修好键盘,又伏在地上一针一针缝好琴带。等到琴声重新响起,他的汗衫湿透了,汗水顺着斑白的鬓发流下。而他家的晚饭,却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了。感动的学生无话可说。

为保证乐器的使用率,他每年暑假对乐器检查维修一遍,以最低价格计算,每年给学校节约修理费7000多元。“老曹得多少?”好事者问。曹老师幽默地回答:“不可否认,钱是一种财富,但更是一种信誉。”
他的学生遍布齐鲁大地的乡村小学,专职音乐教师很多,但是语数外、音美体集一身的“全能”教师更多。

叠断桥

我国经济最困难时期的一个深秋,他到山村去搞乡村音乐教学的调查,一对素昧平生的农民夫妻听说他是老师,就把他让到家里,管他一顿热饭。他拿出钱和粮票时,农民夫妻很不高兴,说:“您这是看不起我。”。他从农村实际出发,修改了《小学音乐教材教法》。原教法是以城市儿童为对象的,而这里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学生是“拍拍睡觉了,猫来了咬腚了”的启蒙的农村儿童。修改后的《教法》,是在视听的基础上用一堂课讲一点乐理学一句谱,坚持循序渐进水滴石穿。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音乐教师一度缺少,等艺术院校的毕业生远水不解近渴,领导把就地取材自己培养的任务赋予他。凭着他的爱才之心和艺术眼光,他选中了本校毕业生小朱。小朱很快从本校学生变为合格的音乐教师,这其中有曹老师多少心血都有目共睹。小朱后来到大学读书,回来就独当一面。难怪人家校长说:“不出五年,我这里将走出一队青年教师骨干。”

人梯精神人人敬慕,可真正弯下腰让青年人踏着肩膀上去才是难能可贵的啊。

“无冕之王”的华彩乐段

顺其自然,曹老师于1989年担任省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研中心组长,负责全省的中师音乐教学工作。这“官儿”没有级别,没有报酬,活动经费极少。但他乐于上任,甘当无冕之王,这里毕竟是他以音乐报国的舞台。

他是过来人,童年是在日军侵华受害惨重的南京度过的。他父亲是一个新闻记者,当供职的《上海新闻日报》被日军接管时,宁可失业断绝生活来源也不为侵略者做事愤然辞去职务。父亲的骨气影响了他,他以音乐报国,忠心耿耿。

首先,在有关机关的领导下写出了适合乡村师范教育的音乐教材,他既是主编,又是联络员,又是校对。此教材在全国为先。

他为音乐课程的教、学制定了标准,教师要达到“五项全能”,即独唱、独舞、独奏、备课、教案都要达标。对提高音乐教师整体素质起了重要作用。

1989年教师节,他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可桃李丰收作品丰收的他显得很不好意思,只有那分明的棱角告诉人们:乡村教师摇篮曲方才呈示,有待展开……

(曾收编于《红烛之光》报告文学集,今修改缩减了字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