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怎样去孝顺老人爱护亲人养育孩子

 净土空门 2014-03-04

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很小的时候,他就成了孤儿,村里有个富裕一点的人家,这家庭没有儿子,只有一个比他大一点的女儿,出于同情心,收了他做长工。后来见他较灵泛,就收养了他,送他读书。他很争气,考上了清华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的一个要害部门工作。但解放后,这家被划成了富农。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的时候,他的养父母想促成他娶他“姐姐”,他也很爱他的“姐姐”,但是这愿望没有通过组织的审查,最终也没有实现。通过组织介绍,他和后来的爱人结了婚。但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个脑瘫的男孩。

在那个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好的年代,不可能有人替他抚养孩子,他继续保持着能堪重负的本质,边努力工作,边精心抚养孩子。抚养这个孩子成了他的一种精神寄托,每天上下班前,他都亲自骑着单车往返于家和托儿所。虽然他是苦得很,但孩子还是慢慢在长大。这样一过就是十七八年。后来,随着工作职位的不断升迁,他不得不离开京城就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孩子带到身边,他感到非常痛苦。更不幸的是,就在他离开京城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孩子去世了。他回去料理完孩子的后事后,回到单位,在他那个食宿办公一体的房间里,足足呆了一个礼拜,闭门谢客。可见他是多么的悲痛。

这个故事是我在二十多岁时发生的。我当时很不理解,他为什么对一个没有养育前途的孩子那样的尽心尽力?为什么在脑瘫的孩子去世之后,不是感到如释重负,而是感到无限的悲痛?所以我一直刻骨铭心地记住这个故事。故事在脑子停留的时间长了,就会在有事没事的时候去揣摩。近来,我终于对这个故事有所领悟。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怎样对待老人、对待孩子乃至其他亲人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