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让古城保定在全国具有了响当当的名头

 礁石浪花 2014-03-05

古城保定具有悠久的武术文化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每一个城市都有相应的外在表现和地域性格,这就是一个城市的招牌。所有城市招牌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景观。

江河浩瀚,群星璀璨,融汇百家,别具一格,是保定文脉延续的基本特征。融通历史沧桑,占居发展潮头,铺陈一路风景,古城保定招牌的数量与日俱增,但其中最能代表城市性格、展现城市力量、融生城市魅力、涤荡城市灵魂,最具保定历史人文风貌的金字招牌,非保定武术文化莫属。武术,既让保定有了响当当的名头,更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在众多城市中卓尔超群、独领风骚。武术更让保定在中国历史上拥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中国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日出于泰山之巅,空旷间,大开大合,窜蹦跳越,舒展大方,是北派武术特点;月悬于小桥之上,竹林间,短桥寸劲,阔幅沉马,迅疾紧凑,是南派武术特色。保定武术不仅集南北之大成,是“北腿”的代表,而且拳法中手法或凌厉多变或绵巧诡异,手脚协调并重,重质量、讲变化、求效果。我国130余个拳种中,有22个产生于保定,尤其是鹰爪翻子拳、戳脚、短拳、绵掌、形意、八闪翻及孙氏太极、武氏太极等更是声名远播。现代影视作品中屡屡出现保定武术拳种的痕迹,诸多武打场面中的鹰爪翻子、戳脚、形意、短拳寸劲动作等,均由保定武术元素演绎而出。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中的“化骨绵掌”,就是借鉴了高阳绵掌的文化元素。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由此可见保定武术文化影响之一斑。

在保定众多武术门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保定快跤。保定快跤不是一种普通的运动方式,而是地域文化在长期累聚积蕴后的文化嬗变。保定快跤的形成是由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影响的结果。摔跤技术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摔跤属于“戏”的范畴,主要功能是强健身体和表演娱乐。到了宋代,特别是在保定,对摔跤运动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因素,从而使这一古老的运动方式进入新的辉煌时期,保定是将摔跤引向巅峰的里程碑。

保定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截止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保定城乡跤场随处可见,在市区有的一个胡同就有十多副褡裢,有的农村几乎家家有褡裢,跤风之盛成为保定独特的人文和民俗风景。

保定跤是保定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包含了保定人的自信、果敢、刚毅和智慧。以保定快跤为代表的保定武术文化涉及了保定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它具有完整的哲学理念和独特的文化体系,其哲学和思想融合了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认识论、辩证法和方法论,是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同时,这一体系中所蕴含的道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应该进一步做好对其进行挖掘、传承、保护和弘扬的价值所在。

值的保定人骄傲的享誉国内外,被称为北腿之杰的戳脚拳也起源于保定市蠡县,为了系统的继承、研究和发展该拳种,蠡县孙玉怀、李玉峰等驾车跑遍了蠡县、饶阳、肃宁、高阳、等地接触了无数的门内人士,于2001年5月成立了蠡县戳脚、翻子拳协会。中国武协主席张耀庭、副主席赵双进、副主席张山、副主席高级教练吴斌、河北省武协常务副主席刘鸿雁、北京戳脚、翻子拳研究会会长刘学勃、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门惠丰,及来自全国各大拳种研究会的会长4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另一个起源于保定的拳种就是雄县的鹰爪翻子拳,其创始人是雄县孤庄头村人,刘仕俊,刘仕俊生于清咸丰年间,曾任正白旗禁军教旅总教头,现已传至第七代人,三十岁左右的年青人大多是第六代。该拳种的门人已在国外设立武馆。

另一个值的骄傲是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孙式太极拳,创始人是保定顺平县的孙禄堂,别名福全,生于咸丰十年,其女孙剑云曾多次来保定市和惠阳厂授课。

高阳的短拳也是极有特点的一个拳种,主要分布在河北一带,江浙一带的花拳亦属短拳类。其套路中有十二短,绵张短打、八间翻等。器械有:判官笔、孙膑拐、鬼门十三刀等。

近年来,保定市武术训练中心成绩逐年提高。在省内已由弱势项目成为保定市的优势项目,并将逐步成为保定市竞赛武术项目的夺金大户。在近两年的全国比赛中,已有20余人次进入全国前八名。

同年,苑七里店的苑永战参加了中央体育台《武林大会》的比赛。保定市武术练习者的身影不断在国内、国际武术大赛中摘金夺银,树立了保定武术强市的形象。愿保定市传统武术能够乘水碾头武林盛会之春风,继续发扬光大,为美好明天再创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