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骨打保机---钱币博文(五)

 藏天下--美术 2014-03-05

大辽天庆大钱——辽钱中名誉品

 
大辽天庆大钱——辽钱中名誉品
大辽天庆大钱——辽钱中名誉品
    天祚帝天庆年间(公元1111——1120年)铸国号连年号大辽天庆钱。大辽天庆旧谱有录,是辽钱中的大名誉品。目前,金、银、铜、鎏金各种材质大辽天庆都有发现,虽说是辽钱中的名誉品,但比较多见。今发一品青铜质大辽天庆大钱请泉友鉴赏。直径103mm。

天禧通宝背阴刻文鎏金大钱鉴赏

 
天禧通宝背阴刻文鎏金大钱鉴赏
天禧通宝背阴刻文鎏金大钱鉴赏
    天禧通宝为西辽文颢帝耶律直鲁古天禧年间(公元1178——1211年)铸钱。今发一品天禧通宝背阴刻契丹文鎏金大钱请泉友鉴赏。直径90mm。

咸丰元宝背五百铁钱鉴赏

 
咸丰元宝背五百铁钱鉴赏
咸丰元宝背五百铁钱鉴赏
   咸丰元宝铁钱少见, 昨日发咸丰元宝背星月二百铁钱,今日再发宝泉咸丰元宝背五百铁钱请泉友鉴赏。注:谱载宽缘、满文出头宝咸丰元宝背五百铁钱一品,铅质咸丰元宝背五百一品。是品直径55.5mm。

咸丰元宝背星月二百铁钱鉴赏

 
咸丰元宝背星月二百铁钱鉴赏
咸丰元宝背星月二百铁钱鉴赏    清文宗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铸咸丰通宝、重宝、元宝钱。在宝泉局铸咸丰钱中有一种背星月纹重宝、元宝钱,居史料记载为咸丰四年克勤郡王铸币。谱载咸丰背星月纹币质黄铜、红铜,当五十重宝钱有铅质一品,其它材质钱未见。今发一品咸丰元宝背星月二百铁钱请泉友鉴赏。注:直径45.2mm。小丰版。

洪武通宝背桂五———新品鉴赏

 

洪武通宝背桂五———新品鉴赏洪武通宝背桂五———新品鉴赏

下图:谱载洪武通宝背桂五拓图。
 洪武通宝背桂五———新品鉴赏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1年始铸大中通宝,1368年建元洪武后,又在各省设宝泉局,与中央宝源局同铸大中、洪武通宝五等钱,并规定五等钱的重量依次自一钱至一两。因当时各局铸量不等,所以存世多寡悬殊,如广、桂局的铸量就少。洪武年间,因推行大明宝钞,各铸局旋设旋停,至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后,完全禁用铜钱,铸钱停止,民间多将铜钱窖藏起来。

    洪武通宝背桂五钱存世不多,华谱标二级。值得一提的是,洪武通宝背桂五钱拓图自《历代古钱图说》、《中国古钱谱》一直沿用到《中国古钱大集》,可见著书之抄袭盛行,按当今新说为“盗版”侵权。
    今日发洪武通宝背桂五请泉友鉴赏。此钱铸工精整、修穿干净利落,与诸谱所载洪武背桂五钱不同。

篆书建炎通宝(长冠宝)小平———待考新品

 

篆书建炎通宝(长冠宝)小平———待考新品
篆书建炎通宝(长冠宝)小平———待考新品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至四年(公元1127———1130年)铸建炎元宝、通宝、重宝钱。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钱文真、篆、隶三书体。谱载篆书建炎通宝小平钱有多个版品,但宝字“长冠”未见。今发一品篆书长冠宝建炎通宝小平请泉友鉴赏。博友张海松曾发此版篆书建炎通宝小平,但未注规格。本人愚见此品疑似未铸行铁母或试样钱。注:赤峰筒子钱,直径25.7mm,厚2.7mm。图2为博友张海松所发。南北两地相距几千公里都有发现,可见此钱史上有铸。

篆书建炎通宝(长冠宝)小平———待考新品 

篆书建炎通宝(长冠宝)小平———待考新品 

洪武通宝背北平折五白铜———少见的洪武钱

 

洪武通宝背北平折五白铜———少见的洪武钱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铸洪武通宝钱。谱载洪武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背纪地、纪值或纪重等。币质青铜。洪武通宝钱评定一、二级品极少见,三至五级品较多,但无古钱大名誉品。

   

    一些钱币爱好者奉钱谱为教条,把谱中无载或“孤品”、“仅见”视为鉴泉宝典,千年不变。洪武通宝白铜钱诸谱未录,今发洪武通宝背北平折五白铜钱请泉友鉴赏。是品直径37.8mm。洪武通宝背北平折五白铜———少见的洪武钱

开元通宝(南唐)铜范鉴赏


开元通宝(南唐)铜范鉴赏
    唐初,仍沿用隋代旧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每十文重一两。开元通宝钱文为唐初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文字端庄凝重,在隶书中别具一格。初唐及盛唐时代的官铸开元通宝多数大型精美。其中元字第一笔特别短的称“短一元”,因多见唐早期墓中,泉家断为初唐所铸,元字第一笔较长的精美品为盛唐时期所铸。

    南唐李璟袭位(公元962年)后,铸保大、永通泉货、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与开元通宝。南唐铸开元通宝铸工精好,钱文分篆、隶二体。隶书开元通宝宽缘字小,是其与唐铸开元通宝主要区别。

    今发南唐开元通宝铜范一品请泉友鉴赏。尺寸:70x68.5mm。
开元通宝(南唐)铜范鉴赏 

五铢铜范鉴赏

 

五铢铜范鉴赏
    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公元560——566年)改铸五铢,泉家称天嘉五铢,一当十枚鹅眼小钱。天嘉五铢的具体形制如何,实际尚有争议。史籍上均称陈文帝改铸五铢,“改”字包含着改用一种新式样的意义,泉家认为应该是一种有内郭、铸工精美的大型五铢。

    谱载天嘉五铢有两种,(一)式面无内郭,外缘较宽。(二)式,铸工精整,肉好俱周郭,钱体较厚大。但诸谱所载(二)式拓图从《历代古钱图说》一直沿用至今,未录新品。今发五铢铜范一品请泉友鉴赏。此品五铢虽与(二)式天嘉五铢相似,但不尽相同,故暂定(二)式天嘉五铢铜范。

    注:1、篆书“五”字第一笔高于内郭,且两边出头,与谱载不同。

        2、尺寸72.5x72.5mm.
五铢铜范鉴赏

大泉五十铜范鉴赏

 

大泉五十铜范鉴赏
大泉五十铜范鉴赏
    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铸大泉五十。大泉五十版别繁多,有重轮、四出、传形、合背等。大泉五十与五铢并行,一当五十五铢钱。
   今发大泉五十铜范一品请泉友鉴赏。尺寸:82x80mm。

“明四”圆钱两版品———战国晚期燕铸币

 

“明四”圆钱两版品———战国晚期燕铸币
“明四”圆钱两版品———战国晚期燕铸币
     战国中晚期出现了一种方孔圆钱,其铸地主要有秦、齐、燕等地。这种方孔圆钱分有郭、无郭两种,后世相沿之方孔圆钱定制即源出于此。有人认为铜钱的这种形制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但首见于文籍的是晋代鲁褒的《钱神论》:“钱之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战国晚期的古人是否有这种观念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但这种方孔圆钱的形制被长期固定下来在偶然性中也有其必然性。

    方孔圆钱中一刀、明化、明四为燕国铸币。《历代古钱图说》著述中称其由燕“召刀”(明刀)演化而来,有一定道理。而现在俗称一刀、明化、明四。其中明四比较少见。

     今发明四三品请泉友鉴赏。注:(1)、图1直径30.8mm,图2直径30.4mm。(2)、图2中两品同版,穿上有阴刻文。
“明四”圆钱两版品———战国晚期燕铸币
“明四”圆钱两版品———战国晚期燕铸币

超大型殊布当釿背十货鉴赏———待考品

 

超大型殊布当釿背十货鉴赏———待考品超大型殊布当釿背十货鉴赏———待考品
    昨日发超大型“齐法化”三字刀,今日再发超大型长布殊布当釿背十货请泉友鉴赏。通高289cmm。注:此长布与超大型三字刀、超大型六字刀铜范同出于内蒙宁城县八里罕乡。

超大型“齐法化”三字刀鉴赏——-待考品

 

超大型“齐法化”三字刀鉴赏——-待考品
超大型“齐法化”三字刀鉴赏——-待考品
   昨日发超大型六字刀铜范,今日发三字刀“齐发化”请泉友鉴赏。此三字刀与铜范所自内蒙宁城县八里罕乡。通长:355mm。
超大型“齐法化”三字刀鉴赏——-待考品超大型“齐法化”三字刀鉴赏——-待考品

超大型“六字刀”铜范———待考品


超大型“六字刀”铜范———待考品
超大型“六字刀”铜范———待考品
    近年,网上常见超大型钱币,并发现从战国至清代各朝都有铸造,究竟是何用途?还没有一个共识,真真假假,说法不一。尤其是一些古钱“高手”,所谓专家一见到超出自己泉识之外的新品,就会说“一眼假”。原因是钱谱未录,博物馆无藏,依据钱谱、馆藏品为标准器,这是因受当今伪专家鉴藏理念之害。古人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钱收藏鉴赏亦应如此。对于古钱新品的发现,我们应该唯物、唯实,尊重客观,潜下心来,虚怀若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而不可狂妄自负,轻易定论。因为历史上任何一贯正确的“高人”是不存在的。就像“马王堆”千年不腐女尸,“三星堆”青铜文物如果不是国家发掘发现,一贯正确的“高人”也会说“臆造”。

    今发超大型“六字刀”铜范一品,欢迎泉友鉴评。齐超大型“三字刀”几年前网上有见,本人已上手过多枚,但“六字刀”铜范还是首见。此铜范为内蒙宁城县八里罕乡出土,同出还有超大型“三字刀”、超大型“殊布当釿.十货”。注:铜范长x宽(371x9mm),厚(13mm).

国宝金匮银、铜方孔圆钱鉴赏


国宝金匮银、铜方孔圆钱鉴赏国宝金匮银、铜方孔圆钱鉴赏
     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铸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国宝金匮直万。此式样奇特、铸工精美、文字隽秀的钱币倍受钱币爱好者推崇,而王莽因此被人誉为铸钱第一好手。 王莽是否铸过契刀、一刀、国宝金匮方孔圆钱?通过三十几年的收藏和所见所闻,答案是肯定的,王莽不但铸了式样奇特的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国宝金匮直万,同时也铸了契刀、一刀、国宝金匮方孔钱,并非国内钱币专家及各大拍卖公司所述“刀头”、“断柄”。

    今日再发银、铜国宝金匮方孔钱请泉友鉴赏。此银、铜钱为同模,钱文、内穿、外郭形状,细微特征相同。例如:钱背穿左下角外郭处都有一沟痕、外郭宽窄形状一样。银、铜两枚不同时期(相隔二十几年),不同地区(相距1000公里)收藏,更未见有“刀头”、“断柄”痕迹。可见钱币专家、拍卖师所述有误。

    注:1、国宝金匮银、铜合背钱亦见。2、《古钱币鉴藏》一书中称一刀平五千“断柄”,《中拍国际》2009年钱币专场称契刀方孔钱为“刀头”。3、下图为契刀鎏金钱、铜钱(样钱)。4、最后图中契刀方孔铜钱不甚精整或为私铸。

    
国宝金匮银、铜方孔圆钱鉴赏 国宝金匮银、铜方孔圆钱鉴赏
国宝金匮银、铜方孔圆钱鉴赏
国宝金匮银、铜方孔圆钱鉴赏

大泉五十大型鉴赏

大泉五十大型鉴赏
大泉五十大型鉴赏 
    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始铸大泉五十。大泉五十版别繁多,有重轮、四出、传形、合背等。东西汉之交的王莽时期是中国货币制度极度紊乱的时代。王莽不懂货币经济,却亲自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货币法令,其本意是通过发行大量不足值货币来搜刮天下财富。正是源于此目的首先发行了一当五十五铢的大泉五十。

    谱载大泉五十、异品大泉五十多版及特大型大泉五十(拓图未注直径,实量拓图34mm.)一品。今发大泉五十大钱请泉友鉴赏。注:1、直径35mm,厚4mm。2、与谱载版别不同。

崇宁重宝铁母两枚

 

崇宁重宝铁母两枚
崇宁重宝铁母两枚
崇宁重宝铁母两枚
崇宁重宝铁母两枚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铸崇宁元宝、通宝、重宝钱。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铸量多亦精好,存世尤多。

    崇宁重宝(通宝)折十大钱因蔡京建议而铸,实际上以不足值大钱来搜刮财富,因币轻物重,改为折五,但私铸难禁,其后逐渐贬值为当三,大小轻重适中,受人喜爱。而后,按此隶书钱文又铸铁钱,但铁钱大小参差不等。

    崇宁重宝铁钱版别繁多,但铁母少见,直至《中国古钱大集》仅录一品。今发两枚崇宁重宝铁母请泉友鉴赏。上图直径34mm,厚2.8mm。下图直径3.18mm,厚2.6mm。
崇宁重宝铁母两枚
崇宁重宝铁母两枚 
崇宁重宝铁母两枚
崇宁重宝铁母两枚

隶书元符通宝银、铜小平(铁母)鉴赏


隶书元符通宝银、铜小平(铁母)鉴赏
隶书元符通宝银、铜小平(铁母)鉴赏
    北宋哲宗元符年间(公元1098———1100年)铸元符通宝、重宝钱。元符钱文有篆、行、真、隶四书体,双配成对。哲宗后期,众小执柄,政治腐败,铁钱铸量大增,因而元符钱中铁钱居多。

    元符钱中铜质铁母弥足珍贵,因而备受钱币爱好者青睐。今发隶书元符通宝银、铜(铁母)请泉友鉴赏。
    直径25mm,厚2.1mm。

篆书政和通宝银、铜钱鉴赏


篆书政和通宝银、铜钱鉴赏
篆书政和通宝银、铜钱鉴赏
     北宋徽宗政和间年(公元1111———1117年)铸政和通宝、重宝钱。谱注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等铜、铁钱,钱文分篆、隶、真三体。小平折二有铜、铁两种。折三为铁钱。

     历代钱谱多为抄袭前人之作,一些荒诞旧说被沿袭至今。篆书政和通宝银折三《华谱》有载,但标注折二,实乃抄袭前人之误。今发篆书政和通宝银、铜折三钱请泉友鉴赏。注:直径32mm。两枚同模。

宣和通宝背陕两枚


宣和通宝背陕两枚
宣和通宝背陕两枚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铸宣和元宝、通宝钱。宣和钱版式繁多,制作精美,久为世人所重。宣和通宝折二钱铸量相当多,然少珍罕之品,小平铸量少于折二,且版式复杂,书体多变。在宣和通宝小平中有种瘦金体背陕钱颇受钱币爱好者青睐。
    今发瘦金体宣和通宝小平两枚请泉友鉴赏。其中一品“工”字通背大陕,面郭削轮为白铜母钱。另一品为小字版,诸谱未载,可见瘦金体宣和通宝版别也较多。

几枚玉雕钱

 
几枚玉雕钱几枚玉雕钱几枚玉雕钱
几枚玉雕钱
几枚玉雕钱几枚玉雕钱
几枚玉雕钱
    玉雕钱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发现,今发几枚清代玉雕钱请泉友鉴赏,随评无妨。直径、厚度大体相同,径50mm,厚7mm。

宝泉局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雕样还是雕母?

 

宝泉局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雕样还是雕母?
宝泉局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雕样还是雕母?
    清文宗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铸咸丰通宝、重宝、元宝钱。在宝泉局咸丰重宝、元宝大钱中,有一种背星、月纹重宝、元宝钱,据史料记载为咸丰四年克勤郡王铸币。而在背星月元宝钱中当二百最为少见,弥足珍贵。
    今发一品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纹大钱请泉友鉴赏。值得一提的是此钱地章、外缘留有刀痕,字口间挖刻痕迹明显,非翻砂铸成,但雕工不甚精湛。愚见,此钱可能为废弃雕(样)母钱,欢迎泉友交流、探讨。直径46mm。

   注:1、凡有不达标准的雕样(母)钱,为防止私铸,多为毁坏性处理。此钱外缘、穿口、满文宝字等处均被挖刻毁坏。2、本人也见因有缺欠穿口冲裂,外缘剔槽的宝德局元宝铸母钱。3、下图为局部图。


宝泉局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雕样还是雕母?
宝泉局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雕样还是雕母?


宝泉局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雕样还是雕母?
宝泉局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雕样还是雕母?


宝泉局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雕样还是雕母?

宝泉局咸丰元宝背二百、星月———雕样还是雕母?

篆书唐国通宝大钱鉴赏

 

篆书唐国通宝大钱鉴赏
篆书唐国通宝大钱鉴赏
    南唐中宗李璟袭位后,铸有保大、永通泉货隶、篆二体钱。显德六年(公元963年)后,又铸唐国通宝与大唐通宝。初铸唐国通宝篆文钱有当十及当二两种,即一当十枚、二枚开元钱。当二钱初铸品为大字篆隶对品,背上或有巨星,多为大型精美。稍后铸的唐国通宝为宽缘小字篆楷对品及一种小型隶书唐国钱。
    篆书唐国通宝铸工多精整,谱载有多个版品,直径类折三钱为当十大钱。今发几枚篆书唐国通宝请泉友鉴赏。注:唐国通宝大钱(上图,直径45mm);类折三钱(下图1,直径32mm);唐国通宝白铜钱(下图2,、直径28.4mm、28.2mm)。
篆书唐国通宝大钱鉴赏篆书唐国通宝大钱鉴赏

篆书唐国通宝大钱鉴赏篆书唐国通宝大钱鉴赏

乾元重宝金(鎏)、银、铜———五代名品鉴赏

 
乾元重宝金(鎏)、银、铜———五代名品鉴赏
乾元重宝金(鎏)、银、铜———五代名品鉴赏
   五代时期,楚马殷(公元925——927年)铸乾元重宝大钱。乾元重宝钱文隶书顺读,元字右挑或双挑,质浑重、字雄伟,有异唐制乾元重宝。乾元重宝铜钱诸谱有载。今发乾元重宝鎏金、银、铜三品请泉友鉴赏。
   注:1、银质与鎏金同模。2、有说此品乾元重宝铜钱为辽铸,可备一说。

釿布“山阳”铜范鉴赏

 

釿布“山阳”铜范鉴赏
釿布“山阳”铜范鉴赏
     釿布“山阳”是战国时期魏国铸币,“山阳”釿布平首、圆肩、弧裆、方足、较厚,有大型、小型两种,小型少见。面左“山”,右“阳”(传形),字体气势磅礴有力。“山阳”为战国时期地名,在今河南省怀庆地区,战国时属于魏国,后为秦国吞并。
     今发小型“山阳”铜范及釿布“山阳”请泉友鉴赏。铜范尺寸:97x57x5(mm),重142.56g。小型釿布“山阳”通高45mm,重11.35g。

     说明:1、釿布“山阳”铜范历代著述及当下未闻。2、铜范及釿布“山阳”强磁能吸,按博友检测判断含贵金属金、银。3、铜范粘有白膏泥,猜测可能是制泥范所留。4、下图为“山阳”布与铜范。
釿布“山阳”铜范鉴赏

“齐法化”小型刀铜母范赏析

 

“齐法化”小型刀铜母范赏析
“齐法化”小型刀铜母范赏析
    春秋战国时期,齐、燕、赵、中山及匈奴地区都大量使用刀币。齐刀为战国时期齐地铸币,故称齐刀。齐刀以厚重精美著称,早期刀身外轮高于柄部(也称断脊)的有节墨之法化、节墨法化、安阳之发化。晚期刀身与柄部外轮齐高的有齐建邦长法化、齐法化。谱注除齐法化,其余均少见。其实,在齐刀中,还有三字刀齐之化更为罕见。
    齐刀的钱文书体流畅华美,在刀币中首屈一指,但对它的钱文至今解释不一,如法化也有释成大化、大刀、法货。六字刀有建邦、造邦、历邦、返邦多种释法。释为返邦理由是齐襄王返国后(公元前283——265年)所铸,从钱文及情理确实令人信服。但襄王返国已是战国晚期,齐刀晚期制作已不及早期精美。六字刀制作精美,按刀布由精到粗、由繁到简的变化,应属早期铸币。而1974年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铜钺上有“天子建邦”、“中山侯”等铭文,所以,六字刀释为齐建邦长法化也有相当依据。
    齐刀因刀身硕大,故称大刀,历代钱谱有载。小型齐刀及铜母范诸谱未录。今发齐法化小型刀铜范请泉友鉴赏。铜范尺寸:84x51.5x5(mm),重108.3g。2012年曾发小型齐刀,今日铜范、小型刀同发,以证小型齐刀史上有铸。注:1、有博文考证,小型齐刀为齐国实力锐减时所铸。2、小型齐刀有多个版别,所藏两版品与铜范有别。3、铜范质地金黄(或甘金铜),强磁能吸,按博友检测应含贵金属金、银。4、铜范上粘有白色膏泥,不知何故,猜测可能是泥范所留。

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

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
通高71mm,刀环直径7.2mm,刀环厚5.8mm。
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
通高71mm,刀环直径28mm,刀环厚5.5mm。
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
通高75mm,刀环直径28.2mm,刀环厚6.2mm。

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
通高74mm,刀环直径28mm,刀环厚4.4mm。
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
通高72mm,刀环直径27.3mm,刀环厚4.5mm。
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
通高75mm,刀环直径28.5mm,刀环厚4.3mm。

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
通高72.2mm,刀环直径27.8mm,刀环厚5mm。
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金错刀八枚———枚枚不尽相同
通高72.2mm,刀环直径27.2mm,刀环厚4.9mm。

   昨日,发两枚不同版别王莽契刀五百,今日再发王莽一刀平五千八枚是为证实,大多数古钱绝非一个版别。八枚金错刀规格尺寸不同,钱文有别,说明母范不同(母范相同泥范也不尽相同)或铸地不同。我曾遇到视钱谱或藏馆钱币为“标准器”,凡与钱谱、馆藏品不同皆不敢认同者,此类钱币爱好者思维僵化或多受所谓钱币专家贻害所致。是故,也请此类钱币爱好者看看八枚金错刀中有没有谱载和馆藏版。

契刀五百两版品鉴赏

 

契刀五百两版品鉴赏
契刀五百两版品鉴赏
   东西汉之交的王莽时代是中国货币制度极度紊乱的时代。王莽根本不懂货币经济,却亲自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货币法令,其本意是想发行大量不足值货币来搜刮天下财富,但最终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及生产停滞,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在求生无望的情况下,更多人参加了起义队伍,最终推翻了王莽政权。

   事过境迁,后世的钱币收藏者已不再计较前人功过得失,王莽时代的货币因品种繁多、式样奇特、铸工精美、文字隽秀而受 到推崇,被人誉为铸钱第一好手。

   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实行第一次币制改革,始铸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及国宝金匮值万。今发两枚契刀五百请泉友鉴赏。两枚版别不同,最大区别可分为大字版与小字版。本人已见四个版别,并非谱载两个版别。一些钱币爱好者把谱载版别视为“标准器”,除谱载版别外不敢识也。

天福元宝折十———待考品


天福元宝折十———待考品
天福元宝折十———待考品
    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因通货不足,财用匮乏,下令天下不问公私,以天福元宝为文,不准掺杂铅铁及有缺漏,许铸铜钱。由于公私杂铸,所以天福元宝版别复杂,有一种福字特大、元字左挑、天字末笔拖长的版别,制作尚精应出于官炉,其余大多文字拙劣,形制簿小,且几乎面目雷同。至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因铜钱质量太差,下令禁断私铸,只允许官家继续铸造。
    天福元宝诸谱录有小平,大钱未见。今发一品天福元宝折十光背请泉友鉴赏。是品铸工精整有加,锈下有鎏金痕迹,钱文同谱载天福元宝小平官铸大样如出一辙,直径44.8mm。网上也见天福元宝折十背月纹大钱(下图1)及博友“中华古泉网”所发天福元宝背月纹(下图2)大钱。
    对于出谱品和新品古钱,作为钱币爱收藏者,收藏经历不同,泉识不同,收藏理念不同,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正常的,甚至是应该提倡的,有不同看法引起争议也是促进钱币学发展的好事。即使当今钱币大家对历代古钱认知和鉴藏也是有限的,所以泉友展示藏品,互相交流、学习,探讨不无裨补。

天福元宝折十———待考品

天福元宝折十———待考品天福元宝折十———待考品

保宁通宝银大钱鉴赏

 
保宁通宝银大钱鉴赏
保宁通宝银大钱鉴赏
直径94mm。

几枚泰和重宝钱

  
几枚泰和重宝钱
篆书小平,直经26mm。
几枚泰和重宝钱 几枚泰和重宝钱
篆书银、铜折三,直径30mm。
几枚泰和重宝钱
几枚泰和重宝钱
篆书银折三雕样,直径29.4mm。
几枚泰和重宝钱
几枚泰和重宝钱
篆书面背四出银折五,直径37.5mm。
几枚泰和重宝钱
几枚泰和重宝钱
篆书银、铜折十,直径45.5mm。
几枚泰和重宝钱
几枚泰和重宝钱
篆书合背,直径44mm。
几枚泰和重宝钱
几枚泰和重宝钱
 楷书银、铜折十,直径43mm。
几枚泰和重宝钱
 

篆书泰和重宝———初铸特大型钱鉴赏

 
篆书泰和重宝———初铸特大型钱鉴赏
篆书泰和重宝———初铸特大型钱鉴赏
    金章宗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铸泰和通宝、重宝钱。重宝钱文篆书,书体流畅匀称,精妙无比,有说出于大书法家党怀英手笔。另有篆书泰和重宝特大型者文字较拙,铸工亦粗,泉家判为初铸。
    今发一品特大型泰和重宝请泉友鉴赏。直径50.06m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