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郎岱古镇

 靓剑凛波书斋 2014-03-06

郎岱镇

郎岱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东南部、六枝特区南部,地处北盘江上游,郎岱镇镇区距六枝特区政府所在地37公里,距六盘水市75公里、贵阳140公里。东经105°20′至105°24′,北纬26°06′至26°07′之间。东北接陇脚乡;东靠折溪乡和关岭县;南连洒志乡;西北至中寨乡;西南至毛口乡。全镇总面积98.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9.4公顷,其中水田869.4公顷,旱地420公顷。
中文名称
郎岱镇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贵州
下辖地区
华村、峰村、寨村、米陇村
电话区号
0858
邮政区码
553405
地理位置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面    积
98.42平方公里
人    口
35273人

1镇情简介编辑

郎岱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东部、六枝特区南部,地处北盘江上游,东经105°20′至105°24′,北纬26°06′至26°07′之间。东北接陇脚乡,东靠折溪乡和关岭县,南连洒志乡,西北至中寨乡,西南至毛口乡。全镇总面积98.4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境内居住有汉、彝、布依等12个民族,总人口38000余人。[1]

2行政区划编辑

全镇共有华村、峰村、寨村、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郎岱镇地理位置
米陇村、民村、塘村、子村、宗村、龙村、陇村、后营村、东山村、青菜塘村、花脚村、头塘村、安乐村、石板村、石糯尾村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00村(居)小组,共8669户35273人。
头塘村三组代江红,身份证号:520203198705072011,在重庆以转租房名义行骗,到处骗取租客房租钱。望有关部门看到此消息转告代红江,恶有恶报!收手为好!

3自然地理编辑

气候

郎岱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 14.3℃。年平均日照数1242.4小时,太阳年平均辐射量为3614.61兆焦耳/平方米,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之间,年无霜期在290天以上,年总积温5000——5200℃,热量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水笋是当前开发的特殊经济作物。水果有桃、李、梨等,干果类有核桃、板栗等。

资源

郎岱镇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英矿、石灰石、铁、砷等。其中煤蕴藏量 10亿吨,石英矿7000万吨,石灰石分布遍及全镇。
郎岱镇森林覆盖率达 14%,人工栽培有杉树、松树、漆树、楸树,野生树有青岗、化槁、香樟等。
境内的荷花池水库、白岩脚水库、打铁寨水库、罗丫冲水库、羊毛冲水库是全镇生态建设的重要资源。农电网改造全面铺开,实现村村通电。通讯设施日益完善。全镇 15个村建立了地面卫生接收站。

4经济发展编辑

2003年郎岱镇实际收支完成情况:财政总收入完成341.53万元,完成预算327万元的104.44%,比上年增加64.38万元,增长23.23%。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完成235.61万元,完成预算228万元的103.34%,比上年增加42.12万元,增长21.77%,乡级财政收入完成230.2万元,完成预算208.26万元的110.53%,比上年增加53.6万元,增长30.35%。支出完成812.76万元,扣除专项指标和新分调资支出113.84万元实际支出698.92万元,完成预算675.76万元的103.43%,比上年增加支出45.46万元,增长6.96%。

公路交通

郎岱镇地处交通线上,境内有晴新线(六枝新窑——晴隆接国道 320和国道主干线GZ65)、郎洒线、郎中线(在堕却接省道102)、郎关线(至关岭白水接贵黄公路)以及建成通车的水黄高等级公路,郎岱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目前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有六枝特区南部“交通枢纽”之称。

基础建设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郎岱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被列为省单百重点小城镇及市、特区定位将郎岱建设为六枝第二中心城区,2006年8月又被省列为历史文化名镇。郎岱镇紧紧按照高标准、重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依托本镇区位及资源优势,提升城市品位,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2003年4月,由贵阳新天规划设计院完成编制的郎岱镇总体规划及古镇保护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2004年3月15日,由省规划研究院编制的郎岱古镇整治性详规已经市政府召集有关专家论证。《郎岱镇夜郎大街修建性详细规划》也通过论证。郎岱镇围绕新区开发与古镇保护并重作为城镇建设的方向。
(一)以“二横三纵”街道建设为依托带动新区发展
1、“二横”建设情况:向阳南路作为新区发展骨架,镇政府出资208万元用于征地搬迁(其中征地补偿140万元,搬迁安置68万元),由市公路局利用晴新公路提等改造项目资金和市财政局补助资金修建长3460米,宽7.5米的街道。争取了110万元资金,用于对新桥边至供销社两条连接线间长768米宽12米的向阳南路进行修建,并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水、电、通讯和排水等设施。并于2004年6月份完工。晴新老路城区段,南门街口到新桥边路段的建设已完工。
2、“三纵”建设情况:投资72.5万元对长321.5米、宽20米的两条新老城区连接线道路进行建设,并配套相应基础设施。长83米、宽28米的东兴路,其街道两旁楼房初具规模。水黄公路的出口线也已修至向阳南路。此外投资300万元的郎岱汽车站竣工并投入使用(该站是全省第一个设在乡镇的三级汽车站)。
3、夜郎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已由特区国土资源局挂牌出让,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交付使用。
(二)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硬件设施。
1、兴办高中教育。目前,由中国华夏银行援助投资100万元兴建的“六枝华夏高中”综合教学楼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现学校有九个班480人,教师31人。
2、郎岱镇中学教学楼建设及附属设施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郎岱镇第二小学、归宗中心小学、东山小学、郎岱镇幼儿园等学校均进行了改、扩建。
(三)加强老城区治理保护,积极打造夜郎旅游品牌。
作为历史古镇,郎岱镇有着较为丰富的景物、景观,以夜郎文化旅游园和牂牁江风景名胜区为主的旅游业是该镇今后的支柱产业。2001年11月4日,北京、贵阳的有关专家带领4名投资商到郎岱进行考察,并进行选址,拟建“夜郎民族文化旅游园”,现该项目环境评估已通过专家论证。为此,该镇将以“夜郎民族文化旅游园”项目的争取实施为契机,以黄果树旅游风景名胜区及光照电站建设为依托,加大宣传夜郎文化,重现郎岱八景(东山朝霞、南岳飞仙、西陵晚渡、北驿文峰、云盘古树、月朗平桥、岩疆锁钥、陇箐连云),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2003年已恢复了长108米,宽4米的古镇石板街道;向上级有关单位申请30万资金修复了保留完好的兵役局;古场坝广场改造;闭路电视已加密;古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古城中的木城碑、古城墙、民居、兵役局、观音阁及文笔塔等得到及时挂牌保护。[2]

5文化传说编辑

郎岱古城

历经二百七十五年的郎岱古城,先得名于老王山(古称郎山)与城内岱山,古称郎岱。始建于明朝初年,于雍正六年建县,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面有老里地坡,南有福堂坡、狮子坡、马鞍山、打铁关等诸峰,地势险要,尤其是打铁关,不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而且还是滇黔古驿道的必经之地,相传古夜郎国王曾多次在这里巡查、督战,平西王吴三桂三上云南也是从这里经过,故有兵家必争之说。

夜郎传说

关于夜郎都邑在郎岱之说,不仅有史料佐证,而且有迹象可供分析。《史记》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步,足以行船……”彝文《水经注》说:“夜郎是故夜郎侯国,唐蒙开以是……。”经查:属牂牁江流域水系的只有月亮河、磨盘河。牂牁寨又临郎岱古镇10公里,位于古镇南面。故有郎岱是夜郎国都之说。另外,打铁关至毛口乡境内的半坡塘一带约有4公里的古驿道,据专家对现场一块古碑考证分析,为唐蒙所修无疑。半坡塘以下,卵石随处可见、可捡,也可证明牂牁江水位曾至于此,加上郎岱四面高山峻岭,中间地势宽广、平坦,适宜建都。郎岱古城“木城”和现在的祭王寨、大补王、小补王、月亮洞王子坟、点兵台、养马场、教场坝等名称,不能说与夜郎无关。
至于夜郎之名,据《安顺府志》载:“夜郎之名,源于郎山(即今老王山),夜山。”“郎岱即古之郎山,夜山所由得名于此;夜山在普安厅兴义府界,为二盘之分山也”。又《郎岱木城碑记·郎山说》说:“蛮夷巨大,住郎境内……夜郎之兴废,或称王,或置郡改县,累经沿革,郎岱之名如故。”

6历史沿革编辑

沿革

郎岱长期属朝廷“管外”。清前为陇氏土司地,称郎岱官司。康熙十八年(1679进年)降为外委土千总,分二目,一土目管郎岱本枝,一土管六枝。清雍正九年(1731年)以陇氏郎岱、六枝二土目地设郎岱厅,厅治所设于郎岱,始筑石城。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镇西北隅建筑木城一座,后被毁,同治七年(1868年)冬又重增修,十年(1870年)完工,并镌刻《郎岱木城碑记》。民国2年(1913年)改郎岱厅为郎岱县,为县治。民国6年(1917年)设立贵州省郎岱审判厅,管20余县案件审判。民国21年(1932年)设太平镇,后改乐平镇,1957年更名城关镇。1960年撤消郎岱县,改设六枝市,市人民委员会迁六枝,郎岱改为郎岱区公所。1982年7月15日恢复郎岱镇(股级)。1991年“撤、并、建”后,原郎岱镇、归宗乡、安乐乡,合并建立郎岱镇人民政府,驻地郎岱老城。

文化

郎岱文化源远流长,最为显著的当数清代了。道光七年(1827年),士绅张懋德等人针对本朝“同知无设学例”的情况,理直气壮地逐级上奏,终于争取到朝廷允许设置“额定弟子员十二,禀十五人,增十五人,岁、科试皆入文生十二人,岁试入武生六人,学政一,裁永宁教谕,补授厅试”的诏谕。
道光八年(1828年)张懋德等人创建郎岱黉宫、学署。道光九年,他们在黉宫左侧建造了“岱山书院”,计有山斗堂上、下、左、右共十间,讲堂三间,又有东、西斋房,前、后斋房及中斋房二十五间,另有竹影山馆,松声山馆及荡胸轩各三间,藏书室三见,过厅一间,门斗、看司室及厨房六间。内有回廊、垣墙、艺圃等设施。请山长一个监院一个传授知识管理院务,自此,厅民学风日盛。
地方的学风除了开明乡绅的鼎力相助之外,还与地方官吏的大力提倡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郎岱厅的历任官吏中,就有几个在文化艺术上被人们称颂的人物。他们是周夔、孙清彦、喻怀信。不仅如此,各个时期的文人志士也多得数不胜数,郎岱土生土长刘梦龙(雪苇)曾任过中央文化部副部长,林晨、刘仁龙等在文化界也享有盛意。[1]

7旅游景点编辑

“东山紫气、南岳飞仙、西陵晚渡、北驿文峰、云盘古树、月朗平桥、岩疆锁钥、陇箐连云”郎岱八景真乃旅游胜景,让人留连往返。

东山紫气

一曰:东山紫气,在城东二里。山不高而秀,与他山不相连,其上古木参天,藤萝缭绕,苍翠欲滴。昔时,山麓有坊,上书“紫气东来”四字,半山有清泉,泉上有亭。曲径环山而上;至顶, 为一平地,中建古刹,俗称东岳庙。刹前绝阁凌宵,登阁临风,可谓心旷神怡。

南岳飞仙

二曰:南岳飞仙。在城南八卫。两峰入云, 古木环绕,山巅有石如两人并肩而立,身首四肢毕肖,名目灵岩,又曰双仙。山之半建有古刹,与灵岩高低相望,取名双仙寺。

西陵晚渡

三曰:西陵晚渡。在城西四十五里之茅口河上,此处水流湍急,非舟楫不能过。清乾隆初云贵总督鄂尔泰改驿道设官渡于此,名西林渡,渡去峡口十余丈,峭壁千尺。银波荡漾。朝晨则云烟缭绕,不识苍岩面目;墓则夕阳倒影,赤壁横江。一日之间,朝暮小同,堪称奇观。

北驿文峰

四曰:北驿文峰。在城东北约二里。山圆如釜,峰尖如笔,四季苍翠,独插云天。夏秋之季,时有年轻之辈登峰赏玩。

铁锁雄关

五曰:铁锁雄关。在城西约十五里,俗称打铁关,两峰夹峙,如铁铸成;下临茅口河,古道曲折而下,越下越陡:仰视穹岩峭壁,势极危峻;下视壑中,青树蒙蒙,如翠涛沉雾,深深在下。上下数十里,皆险要之地,古代为滇黔军事要冲。同治十二年(1874) 郎岱司马喻怀信书“岩疆锁钥”四字刻于半岩石壁上,至今依稀可见。

月朗平桥

六曰:月朗平桥。在城北约二十五里,平桥数洞,横跨波心,明月当空。波光万点,故而得名。

云盘古树

七曰:云盘古树。在城西约五里,五峰巍峨,极其险峻;春秋季节,烟雨去来,时隐时现,故以名之。

陇箐连云

八曰:陇箐连云。在城西里许,又名西山。其山不高,形如睡狮,为当年郎岱土司陇大官人的驻地,故俗称陇官箐。昔时千年古树,遍山皆是,遮天蔽日,四季森森然。
郎岱古城风貌和空间格局基本完整,古镇中庙宇16座,先保存完好的尚有观音阁、财神庙、龙宫祠等。古城中的木城址碑、古城墙、民居、兵役局、观音阁、江西会馆及文笔塔等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其双坡重檐,二架招梁,缕空柱础,木石精雕为全省少见,高低起伏的重檐封火墙,双坡青瓦屋面,青砖粉墙及渐进的小天井和后花园更使古城引人入胜。[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