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学习无关

 天水之恋第二 2014-03-06

同事颇为孩子的学习操心,整天为怎么让孩子好好学习而绞尽脑汁。的确,激烈的就业压力,导致好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十分强烈,成绩单自然成了家长的晴雨表。学习好了奖励,成绩一旦下降,便补课、苦口婆心劝说甚至打骂,轮流轰炸……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家长成了看机器运转的人。

做父母的,谁也离不了这个过程。

我和妻子都是乡下中学的老师。孩子五岁半开始上小学。一至五年级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小学上,他的学习基本上没有怎么操心,平时只是在学习方法上给些指导,比如语文课该如何如何学习,数学课又须注意那些重点等等,其它的事都让他自己处理。考虑到以后上中学,六年级时转到了城里的一所小学。

对于他的学习,我们还是比较自信的。第一次月考的成绩也作了验证,位于班级前五名。问题就出在第二次月考上,成绩下来,竞排在全班三十名之后!?

怎么了?哪个环节出现了漏洞?又该怎么办?

虽然急火攻心,彻夜难眠,但内心的焦虑还不能挂在脸上,表面上我们仍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既没有打,也没有骂,只是暗中在寻求答案。

是早恋还是上网?是逃学学坏还是另有隐情?

我们在苦苦寻找着答案。

我下班进城后也曾暗暗跟踪过几次。有一次放学后,他骑自行车绕到一家网吧门口停了一会,又折回了家。眼看第三月考又到了,该怎么办?一次周六他在学校补课,中午我和妻子便候在校门口的马路对面等候。放学后,他被同校的一高一矮两个学生挡在了路边,那个小个子正伸手准备放儿子自行车车胎的气,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了跟前。在我们的追问下,那个大个子学生告诉我们,他也是我们小区的,我的儿子在上网,还曾经用家里的电话给他(大个子学生)的女朋友(也是我们一个小区的,儿子的同班同学)打过骚扰电话(后来调查知道,那个电话是住在同一小区的儿子的同班同学,中午到我们家打的)!今天的事,原因主要在后者。

原来是这样!

事情倒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和棘手,采取软着陆吧。

儿子一路跟在我们后面,忐忑不安地回到了家,一副准备受罚的样子。

妻子怕我发火,及时给了我一个脸色。饭后,我装作平静地说:“多余的话我不多说了,你要用行动证明,你会改的,我也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孩子默默地点了点头。

之后的时间里,每天早晨一家三口同时出门,儿子上学,我们上班,中午用电话摇控儿子做饭、洗刷碗筷、睡觉和按时上学。每每这时,我便在电话里告诉他,今天我给你们班主任段老师打了电话,班主任还表扬了你,还有XX老师也说你这几天学习进步很快等等,尽管都是“善意”的谎言,儿子还是信了,很快从底谷中走了出来,不上网,人也变得自信、自立起来,比以前更认真学习了,好势头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

无独有偶,我在2003年第21期《读者》中,读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母亲给出的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同学想考第一名就考上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是比他落后?”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

  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学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的人灵活。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

 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

  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努力,但依然没有赶上他的同学,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进步。

  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她指着前面对儿子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麻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海鸥。

  这位母亲从不说一些令孩子泄气的话,在找不到适当的答案前宁可沉默,以自身之受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长,孩子在这样宽容的环境下,最后交出优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以上这些,都与学习无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