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赏析

 一寸大海 2014-03-0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②.、左迁:贬谪,降职。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③、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⑦、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⑧、闻:听说

译文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赏析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
  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了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中国古诗的体裁至唐代而大备。作为一代宗匠的李白,无论对于哪种体裁,用起来无不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不过其中尤以歌行和七绝的精湛成就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在李白集中,题材是怀人赠别而体裁又是七绝的多达数十首,但绝无一首构思或表现方法雷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用“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用“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寓情于景,“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衡卿》)情景交融。不管用哪种手法,都能真切而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使人回味无穷;而本篇则以想象的驰骋和构思的别致在同类诗篇中独具一格。诗人匠心独运和技巧之娴熟,于此也可窥见一斑。
龙标书院
隆里古城以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古碑、古桥、古井等众多文物古迹而名响中外,但到隆里古城的专家学者和游客都知道,龙标书院是隆里古城最古老的历史文物古迹。走进隆里古城丁字街仰望龙标书院,唐代遗留下来独特的古建遗风让你流连忘返。走进龙标书院的“鹏程桥”上,你犹如穿越时空遂道走进了远古的唐朝,此时,书院里面传来学子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和四书、五经书声朗朗在你耳边回荡,你犹如看见了“诗家天子”唐朝进士王昌龄在给学子们传道授业的那一幕幕……

  隆里古城龙标书院(原名龙标学宫)位于隆里古城千户所衙门右侧,民国初期改建为小学,2012年4月书院里面的小学折除只留大门和两间厢房,2012年7月按“修旧如旧恢复古风遗韵,再现原风貌”的原则重建,是贵州一座历史悠久最古老的著名书院。

  相传唐武德七年(624),隆里曾建置龙标县,天宝七年(748),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字少伯)先生,因写过一首《梨花赋》遭人中伤,被朝廷谪贬至当时先后为井巫城的隆里所,王昌龄贬龙标后历时数年,为开化“蛮荒”,教化人民,就在古龙标(今隆里)建立一所“龙标学宫”,培植人才,在任期间,由于传授教学、变革民风颇有德行,与隆里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地人称其为“状元”。据《开泰县志》记载:“隆里之有龙标书院,创建自唐王昌龄公”。由于战乱,兵焚荒残,仅存遗址。明永乐十一年(1413)依旧址修建。清顺治六年(1649)地方战乱,郝永忠破所时,书院被毁。后里人张应诒于清雍正三年(1725)3月,以鸿胪寺少卿告官归里“汲汲以培养人才,训导乡里为已任”,联合乡中多士及父老子弟捐金在遗址上重建龙标书院,同年11月建成“正厅五楹,大门五楹,廊庑庖湢,甃以石级,缭以垣墙的龙标书院,张应诒奉命任山长(校长)”。重建的龙标书院,旧时号称黎府八大书院之榜首,足见它在当时黎平府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岁月匆匆,光阴似箭,清乾隆五十年(1785),为造就更多的人才,阁所士农工商投资,大兴土木,复兴一座庭院式的龙标书院,巴万育奉命为“山长”,设置“时文”、“古学”、“蒙养四斋”,人数达110多人。王师泰撰重修龙标书院碑文称:“龙标书院根于唐王少伯(昌龄)先生,重修于明梓里先辈,当年鸿胪寺少卿为之重建,而今日诸君子雅意更新者也,又因夫旧地,拓而大之,较以前规,高且美矣,瓦砖木石,栋宇池桥……为亡?为桷,细大各成其材,折革斯飞,诵弦广癖其深地”。此时重修的龙标书院,面墙是青砖叠砌古式牌坊图案,共在层,坊宽14.3米,正中开方形大门,门高2.7米,宽1.7米,青石条门坎,两扇木制大门,门前两级石阶。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一拱形侧门图案,宽1米,高2.2米,大门上方用青砖镶砌横匾,上画“日龄跨鹤图”,一层左右侧门上方横幅各写“圣域”、“贤关”二字,二层左右两边上方各写横幅“山高”、“水长”二字,大门两边砖墙条幅上写副对联:

  龙跃鲲翔,沧溟浪跋;

  标新领异,文采风流。

  龙跃柳池,和风云会九宵路;

  枋夺杏苑,花放水流二月天。

  圣道已浸衰,愿先进群英发乃聘,振乃聋,挽吉救时,共砥中流参造化;

  宫门非易入,朝后来诸子,殚其精,竭其力,锄经犁史,同超上乘信文明。

  中横匾上方是长方形竖匾,直出“龙标书院”四个大字,字面用青兰瓷片扣成“凸”形,字体气势挺拔,朴茂自然,两边山水风景图案。整座牌坊正面背面彩画各异,红绿相兼,五光一色,美不胜收。

  跨石门坎进入大门,横铺长方形空地,宽14.3米,深8.8米,中间卵石镶面花街人行道,两边栽有桂树、垂柳、花台、牡丹,相互交辉,彼此映照。花台上四季鲜花恕放,每当仲秋,桂花开放,香飘数里,芬芬全城。紧接是池塘,直经6.4米,宽14.3米,池塘两头周围全用青石条雕花砌成护栏杆,池塘名叫“洗黑池”,池内引来清清泉水,遍植荷花,花台四季鲜花怒放,示喻龙标书院学生“前程似锦”,象征龙标书院学子们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直跨池塘中间是一座长6.4米,高1.5米的三拱石桥,名叫“鹏程桥”,喻示龙标书院诸生,早早造就成才,越出龙标书院的小天地,桂花树,亭亭兀立,绿叶茂盛,每年仲秋,桂花开放,香飘数里,芬芳全城,象征着儒生们的道德文章“天香云外”。弯弯的垂柳,当腊冻初消,燕递蕠语的初春诸多草木,还在朦胧的冬眠,但柳树已将是万缕烟丝,那轻盈婆娑的风姿,那清翠欲滴的枝叶,仲夏随风吹拂,不仅给游客犹如走进了世外桃源,还给龙标书院添增了欣欣向荣的青春气息。

  由“鹏程桥里”下塘埂上二级石阶是一幢高8米,宽14.3米,深6.8米的木建筑房屋,屋檐下高悬红底黑字的一大木匾,楷书“乐育英才”四个大字,两边中柱挂一副抢柱对联曰:

  学海无边,乐得英才而教;

  书山有路,喜观士子成名。

  从天井上四级台阶,是一幢杉木建造的高8米,宽14.3米,深11.5米两层楼房,为龙标书院执教人员“传道、受业、解惑”儒生们攻经读史之所,设置“经学、古学、时文、蒙养四斋”。左边开一小门下四级石阶是“董公祠”(董三谟祠)现为隆里小学食堂。

  光绪十八年(1892)书院再度重修。廿八年(1902)朝廷废除科举改学制,实行新政,龙标书院不待说自然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民国二年(1913)龙标书院改名为“开泰县龙标高初两等小学堂”。

  隆里古城龙标书院经此一番别具匠心的拓地重建后,煌煌煌然变成了风格别致的书院此举动轰动了数百里,更吸引了外州县学子们纷至沓来,龙标书院一时门庭若市,兴旺发丁,学风既盛,人才蔚起。龙标书院在《开泰县志》中列为黎平府八个书院之榜首。隆里所人王师泰在《重修龙标书院碑文》中写道:“……率子弟百十余人而肆业,多胶痒者殷繁,而跌见冠军食馁之秀,贡成均者十六,而道行选优拔萃之科,兼以五贤书之续登,实并七先达尔济美,锦才奕奕,高捷南宫,博技笺笺,佳仕云霞兼蔚,良由龙标书院之重修”。由此可见当年龙标书院名气。

  龙标书院在教育实施上对书院学子的要求极为严格,对在书院执教者更高。为了提高在校诸生质量,阁所定了规章制度,《龙标书院生童月课文》说:“……于斯有志振兴,予卜后来居上,是以阁所绅袊,公严考课,大申告戒,议定章程,齐集书院,面试生童,月呈两课,列前茅者独锡斧资(好的奖现金,这样在书院诸生尽情发挥各人的聪明才智)。在教育内容上,封建王朝时代的龙标书院,教材都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及科举时文等为重点,清代进一步明确必须教以程,朱理学为主导,以八股文为重点,为科举考试求官之用。

  洪钟山耸,龙溪水遥,杰地古龙标,少伯诗人谪此已老,地故染风骚。南魁北榜辟草荒,董忠张廉相炳跃,蔚起众英豪。遗风共瞻仰,礼乐熏陶,渊渊文秀贯今朝,悠悠历史,一座龙标书院,使隆里人文尉起,风开百代。据地方志和有关族谱记载,仅明清时期隆里就涌现出进士文人,文举人16人,武举2人,明经8人,贡生52人,监生、痒生、生员100多人,其丰厚的地方人文的积淀于此可见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