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实战:缠论绝杀一招制敌

 易学缠论 2025-03-12

“万丈高楼平地起” 博主将持续分享缠论基础逻辑实战交易心得,结合交易模式形成一套属于你自己的交易策略!

NEW

图片

每日交易记录

★ 3.12日(周三)社群分享: 

1、盘前分享:“美力科技” “中贝通信” “宁波建工”  “城地香江” 

2、盘中买入:“大位科技”

3、盘中卖出 :  “江苏雷利”  “超讯通讯” 

4、个人目前短线持有:   “良信股份” “美力科技” “中贝通信” “宁波建工”  “城地香江” “大位科技”

目前总仓位维持在6层!其中“美力科技”20CM未能成功封住!

 缠论绝杀一招制敌

       说缠论简单的,要么是天才,要么是蠢材。我们不可否认,世界上存在很多天才。天才比常人多的智商,当然用作更高级更全面的探索和研究。缠论对于刚入门的朋友来讲,的确是些许复杂。从底分型,到笔,到线段,到中枢,中枢的扩展,中枢的扩张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类买卖点与级别的关联,这些是很难驾驭的。再加上,小转大,特别是在期货外汇行情中,基本上被打得措手不及。

那我们学习缠论是为什么?当然是为了赚钱。无限地拔高到人性的修炼,哲学的思考,那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讲都是虚无主义。

缠论中的笔,线段,现在好多人基本上都用公式去划分了。但是离长期稳定的盈利仍旧困难。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散户,许多人日日夜夜地扑在工作岗位上,到底有多少精力去学习缠论。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操作的方法就是非常不错的了。不要求会得多,但要求胜率高,简单易操作。

缠论用MACD诠释过第一类,第二类买点。
第一类买点通常在0轴下由背驰产生的。第二类买点,是黄白线第一次上0轴回抽0轴产生的。
虽然缠论说用MACD辅助判断背驰,但现在好多人不用MACD就判断不出来了。而且对背驰掌握不好,MACD出现背了又背的情况非常让人头痛。所以,我自己也放弃第一类买点。
对于第二类买点,MACD黄白线第一次上0轴回抽0轴时产生。第二类和第三类买点重合时,后面涨的概率,涨的力度,涨的幅度,都是很大的。但是这个一定要掌握好中枢。

个人在外汇操作中一直秉承自己的操作风格。以至于是第二类买点,还是第三类买点。有的人说是类第二类买点,有的人说是中枢震荡买点。

macd两次回拉不破0轴,K线上为一段盘整走势,且一点到达布林带外轨。

图片

如有背驰,MACD黄白线至少要有一次穿越0轴。

现在分享自己的方法。
防狼术是第一位的。所以做多时,绝对不做黄白线在0轴以下的。以MACD为附图,0轴以上看做是多头,0轴以下看做是空头。布林带作为主图,用作具体操作的点位。
吃鱼吃中段。在做涨时,在K线图上,选择下跌+盘整+下跌的形态。在下跌末期,MACD的黄白线开始尝试突破0轴。突破0轴后,就引起注意。缠论在19课的回复中,曾经讲到,MACD 的一个典型启动模式。MACD的黄白线从0轴以下很远的地方上来,然后两次回抽0轴,然后再上涨。于是我等到黄白线上了0轴,两次回拉,黄线不破0轴结合布林带下轨,就买入。MACD必须满足的条件是,第二次回拉形成的绿柱面积要小于第一次的,两次回拉过程中,白线可以破0轴一点点,但是黄线绝对不能破0轴。在K线上,要表现为一段盘整走势,至于是奔走形,三角整理形,菱形,这个都无关紧要。
看起来条件很简单,但是在操作上,发现,这样子的机会并不多。特别是期货外汇时,避免小转大,避免消息突发行情,所以级别上不能选择5分钟的,而我本人选择的是1小时图来操作。这样子的机会大概要1个星期才会出现,有的时候要2个星期才会出现一次。外汇操作,必须满足两次回拉不破0轴,而且K线一点要到达布林带外轨,以保证安全。    在股票市场里,条件相对会放宽一点,目前来讲很多时候K线没有接触到布林下轨也会买,但是黄白线以及面积这两个条件还没有放松。

可以研究的就是两次回拉不破0轴这种情况。接下来会研究在一段趋势里,但是还没没有发生背驰,而黄白线第一次破0轴,并远离0轴这种情况。专研这个,主要是缠论在某一章节说道,要有背驰,MACD黄白线至少要有一次穿越0轴。

只要信号一出来,基本上赚钱的概率很大。对于选股,也找了些寻找二买的公式,不过效果不明显,特别是日线图,小时图还好一点。现在方法掌握了,也就放开了,当然不局限于股票。

不管是做一类,二类,还是三类,希望总要有自己的绝杀技能!!

图片

欢迎加入易学社群

  ★ 盘前策略               ★ 个股分享

  ★ 操作建议               ★ 复盘视频

图片

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斟酌风险进行决策!已入社区群的朋友留意群内通知及实时建议!

图片
图片

    一一一如果本文对你有所收获,请分享以示鼓励,谢谢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