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上理财三大隐患

 東泰山人 2014-03-07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3-05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陈海丹

 

  网上理财,馅饼OR陷阱?

  P2P平台承诺本金垫付是否可信、网上新奇保险是否真能保障安全……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升温之际,今年3·15晚会将重点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在3·15即将到来之际,《信息时报新佛山》顺势推出《网上理财,馅饼OR陷阱?》系列报道,对网上理财乱象进行前期调查,并对互联网金融侵权案例进行跟踪报道,若您也遭遇过互联网金融侵权,可以拨打13927703000进行报料。记者将寻找专业律师、监管部门及当事机构,全力为您维权。

  信息时报记者 陈海丹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下,各类网上理财产品出现井喷。据不完全统计,自余额宝上市后,截至去年12月份,各种类余额宝理财产品便达20余种,而P2P网贷企业也从2010年的20多家,增长至上千家,这些线上理财产品以其高收益、高流动性、多功能性等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在网络安全、监管相对滞后、行业风气等问题下,其背后也乱象丛生,藏有诸多隐患。

  隐患1:信息泄漏致宝里存款被盗刷

  七日年化收益率5.9280%,为同期银行活期收益的近14,截至226,余额宝用户数量突破8100万,超过A股股民数量。由于低门槛、高收益的优势,余额宝在推出后受到广泛青睐,随后,类余额宝理财产品开始扎堆出世。包括互联网公司腾讯推出微信理财通、百度推出的百度理财计划,电商苏宁电器推出的零钱包等,其本质上大多为货币基金。

  基于流动性、操作性强的优势,此类理财产品吸引了不少人进入网上理财领域。然而这些被称为理财利器的宝宝们,是否真的无风险?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货币基金不等于活期存款,仍具有一定风险,并非如宣传所说的稳盈利。此外,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目前多地已有市民遭遇信息泄露而导致宝里存款被盗刷。

  隐患2:网贷平台无监管追讨无门

  根据GEO发布的《互联网金融P2P行业洞察报告》,2010年全国P2P网站仅有20家左右,而到2013年年底,国内P2P平台总数量达到千家,交易规模近千亿元,同比均实现百倍的增长。而未来P2P网贷平台将持续增长。虽佛山目前仅有集利财富网一家P2P网贷企业,但该企业于去年8月份上线后,不到半年时间,其网贷交易规模也已接近1亿。

  太平人寿保险理财顾问江雨宏表示,P2P网贷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其发展是顺形势而为。但当前P2P网贷企业并不需要通过监管局审批成立,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也存在安全风险。去年上半年P2P网贷风靡一时,但不到半年就有过半企业倒闭,不少市民面临追讨无门的情况。

  一些网贷平台也可能有一些坏标,江雨宏表示, P2P网贷的收益一般较高,而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风险也相对高,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另外投此类平台时也要选择担保实力强、资金雄厚的平台。

  隐患3概念险难界定易出现纠纷

  除了宝类理财产品、P2P外,不少保险公司也联合互联网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而看中互联网传播、销售上的优势,不少险企开始扎堆概念性保险。除了安联财险去年8月开卖的赏月险外,春节期间还有险企推出熊孩子险、鞭炮险等,今年情人节期间平安保险也推出了情人节怀孕险。此类保险保障意义不大,但宣传效果却颇为显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

  江雨宏表示,由于这种保险没有精算标准,界定起来难,例如之前的赏月险等,在不同的地方观察结果也不同,投保者和险企发生纠纷时很难界定。是否将这些理财产品作为投资的渠道之一,消费者也要理性分析、谨慎权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