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士无双 秦少游

 老街茶馆图书馆 2014-03-07

国士无双秦少游

今天在伟大词人秦少游的安葬地无锡举办"纪念历史文化名人秦观诞辰960周年"活动,我谨代表秦少游学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表示衷心的祝贺。

秦观,原字太虚,改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十二月生于江西南康,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八月卒于广西藤州,享年52岁。约高宗绍兴二年至四年其子秦湛任常州通判时,由高邮迁葬无锡惠山南麓,因先生《好事近》词有"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之句,后人在其墓旁植有古藤,藤枝绵蔓,覆盖整个墓园,应了《好事近》词中所说明的两句话。

秦观在中国词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和他同时的诗人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就曾称赞他说:"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就是说,不但北宋词坛上没有词人及得上他,就连晚唐以来的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也是赶不上他的。到了明代嘉靖年间,高邮词学家张綖编了一本《诗馀图谱》,他在《凡例》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醞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故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后山评东坡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由此可见,在词史的两大流派当中,苏东坡是豪放派的领袖,而秦观则是婉约派的大师。

秦观不但词写得好,被称为"词家正音"、"婉约之宗";他的诗和文也相当出色。明代胡应麟在《诗籔》中说:"秦少游当时自以诗文重,今被乐府家推作渠帅,世遂寡称。"就是说在北宋时,他的诗文很被人们看重,他的议论文字,如策论等,其师苏轼就说它"议论锋起,词采绚发";吕本中也说它"上宗西汉"。后来张綖则又说可与西汉的贾谊、唐代的陆贽争长。这是很高的评价,只是他在词坛上名气太大了,他的诗文才为词名所掩。他的诗在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宋代诗坛上,别具一格,独领风骚,专主情致,着重揭示生活的美,以致人们称之为"女郎诗"。文学上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少游的诗和词,主要体现出阴柔之美,读后令人感到缠绵悱恻,回肠荡气。它给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宝贵财富,至今的锡剧和越剧莫不受到他的影响。

根据以上所述,秦观在诗文词的创作上都有杰出成就,所以这次大会把他定格为"历史文化名人"是十分恰当的。高邮出了这位文化名人,无锡成了这位文化名人归宿之地,这不仅是高邮的光荣,也是无锡的光荣;而且他不仅是我们江苏的光荣,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正因为有了这位文化名人,中国词史、中国文学史才显得光彩夺目,彪炳千秋!

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名人,中国曾举办了五次全国性的"秦少游学术研讨会"。第一次大会,由高邮县发起,在少游的原籍召开,时为1986年11月上旬,出席的有南大、南师大诸教授,如徐复、金启华、曹济平,复旦大学王水照、黄润师,华东师大万云骏,扬州师院秦子卿,上海社科院徐培均、夏咸淳,北京周汝昌,北大程郁缀......1988年秋,第二次大会在广西横县召开。此会由广西政协发起,全国高等院校及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参加。在这次大会上,经中央批准,成立了秦少游学术研究会,选举广西政协主席张华同志为学会会长、秦子卿、徐培均等为副会长。第三次大会在湖南郴州召开,时为1989年秋,我因赴川陕开会,未能出席,仅以小词《踏莎行》步少游韵致贺,词中有句云:"千山万壑唤秦郎,潇潇秋雨湘天暮"。听说在这次大会上秦子卿先生当选秦少游学会会长。第四次大会于2001年秋在无锡召开,由江南大学主办,秦伯益将军出席,会上选出徐培均为会长。2005年11月,第五次研讨会仍在先生故里高邮召开,文游台秦少游纪念堂亦在此时揭幕,我将有关秦观研究资料献给高邮博物馆收藏。每次大会都将论文汇编成册,而广西郴州则将论文集由出版社出版,这些文献分散在各届学术研讨会人员手中,高邮秦少游纪念堂也有收藏。

一代文化名人秦观逝世已经909年,关于他的安葬处学术界曾有一些争议,有的说在灿山,有的说在惠山头茅峰,1985年为了弄清真相,我到无锡踏访,于二茅峰南麓发现了墓园,曾赋有《鹧鸪天》词一首,词云:

醉卧藤阴九百春,惠山何处葬诗魂?踏平处处铺磴石,问遍峰峰植树人。

攀小径,越荒榛,黄鹂引路叫声频。林深石乱疑无地,忽地茶花发异馨。

词的末句是说有人在墓园上献了一束花,说明直到20世纪末,尚有人仰慕这位文化名人,对他深致敬意。

(徐培均:全国秦少游学术研究会会长,著有《淮海集笺注》、《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