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坑开挖原则 ★★★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防止坑顶堆载过大;防止不良边坡扰动;防止长期基坑空置;防止不良气候影响。 二、基坑复测 基坑开挖时应当经常复测的内容: A、 平面位置 B、 平面控制桩 C、 水平标高 D、 水准点 E、边坡坡度 三、基坑开挖方案 深基坑开挖方案P102 四、基坑支护方案 深基坑支护结构P427 选择依据:周围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季节 选择方式: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逆作拱墙 【例题】基坑支护的基本类型包括( A、B、C、D )。 A、桩墙结构; 补充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选择与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有关。目前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不同规范中有所不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的划分方法: A、一级基坑: 1) 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 开挖深度大于10m; 3) 与邻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 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B、三级基坑: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的基坑。 C、二级基坑:除一级基坑和三级基坑外的基坑均属二级基坑。 (一级基坑>10米,二级基坑深度7M<H>10米、三级基坑H<7M) 1、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支护一、二、三级基坑)“3小2大1个好” A对地基土的扰动小、振动小、噪声小、 B刚度大、可以组成承载力很大的连续墙 C 防渗性能好 D、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 【例题】某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深度为5m,土质为软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支护结构( A )。 【例题】桩墙—锚杆支护结构通常由( A B C )在部分组。 桩墙—锚杆支护结构通常由桩或地下连续墙、腰梁、锚杆三部分组成受力体系 排桩的四种支护方式: A、 悬臂式: B、 内撑式 C、 拉锚式 D、 锚杆式 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检测工作的质量检测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 A、 检测点分布图 B、 检测方法 C、 分析方法 D、 仪器设备型号 E、 资料整理 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要求 A、 排桩和冠梁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 B、 悬臂式排桩的直径不小于600MM,桩间距由排桩受力和桩间土稳定条件确定 C、 排桩顶部设置冠梁,冠梁的直径不小于600MM,高度不小于400MM 锚杆设计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锚杆的下料长度为自由段长度(不小于5M)、锚固段(不小于4M)、外露长度 B、 锚杆水平距离不小于1.5M,垂直距离不小于2M C、 锚杆的倾斜角度宜为15°~25°,不大于45° D、 锚杆锚固体上的覆土厚度不小于4M 2、水泥土墙(支护二、三级基坑) A、 水泥土墙桩和桩的搭接宽度,考虑截水作用时不小于150MM B、 水泥土墙桩和桩的搭接宽度,不考虑截水作用时不小于100MM 3、土钉墙(支护二、三级基坑); A、土钉的材料宜为HRB335、HRB400,直径为16 MM~32 MM B、注浆材料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C、(土钉)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5 D、墙面适宜布置6 MM~10 MM钢筋网,钢筋网@150~300 MM E、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不小于C20,厚度不小于80 MM 4、逆作拱墙(支护三级基坑) A、淤泥、淤泥质场地不宜采用 B、 开挖深度不宜大于12米 C、逆作拱墙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5 D、逆作拱墙结构不能作为防水体系使用 E、圆形拱墙的厚度不小于400 MM,其他拱墙的厚度不小于500 MM
P427 五、基坑降水 地下水控制P429 地下水的控制方法:4种 1、 集水明排 2、 降水(真空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 3、 截水 4、 回灌 选择方式: A、无论降水多深、什么土质:都可使用截水和回灌 B、集水明排: 降水小于5M: C、管井井点: 1) 潜水量较大或者或者承压水或者裂隙水的情况; 2) 降水大于5M; D、真空井点+喷射井点 1) 适合于潜水量不大或者上层滞水的情况; 2) 多级降水小于20M,单级降水小于6M,适宜选用真空井点 3) 降水小于20M,适宜选用喷射井点 “2056”降水密集 降水深度小于20米:多级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 降水深度小于5米:集水明排 降水深度大于5米:管井井点 降水深度小于6米:单级真空井点 渗透系数0.1~20: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 渗透系数0.1~200:管井井点和回灌 渗透系数7~200:集水明排 六、基坑降水控制:p264 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如果截水后,基坑中的水量或水压较大时,宜采用基坑内降水。 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