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钱币文化---之三---羊的媒介作用

 时空胜步 2014-03-07
古钱币文化之三-----;‘羊’的媒介作用-----        古钱币知识之窗;在我国古代‘钱币’演变、使用、发展、共识、定型,的历史长河中,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洋洋大观’。最早的‘贝’与‘龟盖’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早被淘汰出局。而楚国为了满足对‘贝’的需求、国家制造出‘骨贝、陶贝、铜贝’还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羊’是中原作为媒介物延续使用时间较长的家畜。‘羊’和‘羊皮’在古代作为交易媒介物留下大量记载;如《诗、周颂、臣工》册书中记载‘五鼎鬲易一羊’,‘五羝张易一隶’这就是说;五个做饭的陶锅能卖一只‘羊’,五张公羊皮能买一个奴隶。说到这里,讲一个‘奴隶陪嫁的故事’;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娶晋献公的女儿做夫人,晋献公为女儿陪嫁的縢臣中有一个叫‘百里奚’的奴隶,不原到秦国为奴、半路逃到楚国。有人报告秦穆公说;百里奚是个治国人才,秦穆公怕拿的赎金多了引起楚国察觉,就让使者只拿一个奴隶价值‘五张公羊皮’去对楚王说;我国一个犯法奴隶逃到你们国家,我们要赎回去治罪,以警告其他奴隶。百里奚一到秦国就被秦穆公封为‘五羖大夫’意思是;我只用五张羊皮就换得一个‘贤大夫’!百里奚为报答秦穆公的知遇之恩努力地为秦国做事,也忘记和家里联系,妻子找到了秦国,在一次为百里奚庆贺的宴会上,妻子扮作乐工混进相府,但又不敢冒然相认,就接过乐工手中的‘筑’敲击着唱了起来;‘百里奚五羊皮,曾记否、當初离家时,麦饭不够淘小米,灶里无有柴、破了门栓炖母鸡,如今富贵了、丢了儿子忘了妻。百里奚也顾不得衆人目光睽睽之下夫妻抱头痛哭。这个真实故事说明二点,第一‘羊和羊皮’到了春秋战国还是交易媒介物使用。第二奴隶制社会奴隶地位十分低贱。‘羊’是个张嘴货、又无法长途携带,也早淘汰出局。但作为交易媒介的‘羊字’一直沿用到今天票据、账单中还能看到;‘羊、万、千、百、十、个字样。

DSC01132.JPG (858.77 KB, 下载次数: 0)

DSC01132.JPG

DSC01143.JPG (681.46 KB, 下载次数: 0)

DSC01143.JPG

DSC01131.JPG (995.58 KB, 下载次数: 0)

DSC01131.JPG

DSC01140.JPG (845.91 KB, 下载次数: 0)

DSC01140.JPG

DSC01139.JPG (1.11 MB, 下载次数: 0)

DSC01139.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