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干部要做好“四看”

 太阳下的森林 2014-03-08
领导干部的眼光是自身素质的表现,是世界观的反映,也是他们干成事、不出事的关键。

  一、自己要看低一点

  领导干部手握大权,身处高位,求其办事者众多,在下级和群众面前容易滋生高高在上的思想。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心高气傲,“看自己一脸花,看别人豆腐渣”,这样肯定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出事的领导干部,不少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低微,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也做了不少实事,但随着职务的高升和地位的上涨,眼睛也向上看,自以为高人一等、胜人一筹,忘了老本,甚至无视党纪国法,贪污腐化,以致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其实,无论你官做多大,地位多高,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只是人民的勤务员、群众的公仆,是组织和群众信任你,才将你放到这个位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高高在上、远离群众的领导干部人民必将你拉下马,最终只能是“站得多高,摔得多重”。因此,领导干部应该放下架子,摆正位置,调整心态,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情为群众服务,以实实在在业绩回报组织和群众的信任。

  二、名利要看淡一点

  湖南省委组织部长黄建国同志讲过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人生应看“三座山”。一是井冈山,中国革命牺牲了多少英烈,与他们比,我们岂不是太幸福了?二是普陀山,看佛的大境界、大度量、大胸怀、大慈悲。三是八宝山,无论什么级别的官员、多么有钱的富翁,到了这里都是一缕青烟飞天外,个人得失实在是小事,不要想不开。当然,要做到像建国部长说的那样无欲无求是很难的,领导干部的各种待遇本来就不错,应该要有正确的名利观。“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燎原。”领导干部如果把双眼紧紧盯在名利上,就会左打主意右想法,谋求个人虚名,捞取个人私利,成为名利的俘虏,最终毁了自己。领导干部要从名缰利锁中解脱出来,以“自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平常心态,把个人名利看得淡一点,做到“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一门心思放在干事创业上,全部精力用到为民服务上,以优良的表现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三、事业要看重一点

  把事业看得重的领导干部,哪怕能力差一点,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把事业看得轻的领导干部,哪怕能力再强,也干不出什么事业,甚至要误了大事、坏了大事。因此,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事业第一、责重如山,要经常思考“当官为什么、在位干什么、退位留什么”,把工作当成事业来用心经营,把干好事业当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来要求,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事业看得重一点,就要求领导干部工作不推三推四、不挑肥拣瘦,事事争着干,事事带头干。把事业看得重一点,就要求领导干部始终保持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继续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首先要考虑基层的需求和群众的利益,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四、目光要看远一点

  有的领导干部“眼睛看着眼皮皮”,只顾眼前,盲目追求发展,片面追求政绩,最后落得个“前任政绩后任包袱”、“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的结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在解决好现实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长远利益,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