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命全形论》按全元起本名为“刺禁”,与《刺要论》、《刺齐论》、《刺禁论》、《刺志论》、《针解》等篇同位于第六卷,可以认定是主要讲解针刺技法的论文。在王冰本编入第八卷首,查本卷各篇,共同特点为侧重于讲虚实,因此位列一处。 “宝”,原作“寶”,相形之下现在的“宝”比过去的“寶”贬值多啦啊!《说文》上解释为“宝,珍也”,就是很多玉的意思。很多是多少?就是人有多少毛发,那个玉就有多少块。当然这个“宝”字的内涵还更加丰富,上面的“宀”说得是个屋子,屋子里面有什么呢?不但有珍玉,还有“缶”呢!“缶”这个东东了不得,平时可以装酒,喝光了之后就能当打击乐器,可以卡拉OK!哇,每当我看到这个字,就想起了北京的钱柜!当然古体的宝就到此为止了,后世的人还嫌不过瘾,又加上了一个“贝”——实乃败笔!一边赏玩美玉,一边畅饮美酒,酣时击缶而歌,多么惬意,可偏偏堆出一堆人民币来,说起来还真是世风如江河啊。 “命”,《说文》解做“使也,从口从令”,就是下命令的使行动的意思。其结构也充分说明了这个意思:令是虎符合印的意思,意味着对军队调动的权力。按照汉代编制一军是1万人,三军就是3万多人,加上先锋、侧卫、后卫以及后勤部队,少说也得5万众,两国对战时,起码得合计10万人拼杀,这才对得起眼球。所以说从古代历史上看,国外合起来几K人对砍了几天,也都成史诗了,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咱们看来实在是不值一提,都懒得往书上记。因此可以说“口令”在军中的威信仅次于虎符或后来的书面手令,军令如山,除非你不想混了小命都不想要了。 “全”,《说文》解释为“完也,从入从工”,就是房子盖好了,建筑工人收队了,取房屋完整,完备的意思,在篆文中全是纯玉的意思。 “形”,上一篇说过了。强调一下,我们说身形,体形,形是外在的一种表现,虽然是和身体结构分不开的,但是更强调一个态势。身材相当的人,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身形,所以大学里面给女生开形体课 [为什么不给男生开?],所谓窈窕淑女,是需要内外兼修的。 宝命全形,字面的意思就是“弥足珍贵地使人的形体得以保全”。具体怎么个保全法,就是本篇论述的内容。 本篇黄帝与岐伯5问5答,主要是讨论有关针刺理论的纲领性的原则。具体内容为: 全篇前部主要论述了天地阴阳五行更立的主导作用,后部侧重讲解刺法的操作原理,实在是一句一经典,一字一珠玑,作为讲针刺法的总纲,实在是堪当龙头老大的。本文重心有两个,一是要掌握天地虚实之数;二是在针刺时的治神问题,这是上工必备的潜质。 |
|
来自: johnney908 >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