悫悫小书斋 于 2009/5/26 6:35:25 羌笛怎不怨杨柳
(2009年5月12) 汶川,这个地名从去年的今天在地图上动了起来。 羌族,这个同胞,从去年的今天在心灵上近了起来。 大自然患了疯牛病,肆无忌惮横冲直撞涂炭生灵。山崩了,地裂了,水浊了,心碎了。 羌笛,失声了。 去年的今天,在电视画面上看到这个曾经被古人描绘为春风不度的民族生息的地方,真的是“狼烟”弥漫,残垣断壁,满目苍凉。造物主呀,为什么这么无情,剥夺这方水土臣民的生存权利! 痛定思痛,也有新的发现,就是这里的地名,为什么都那么富有诗意?北川、绵阳、绵竹、映秀、擂鼓……,哪一个地名不是一幢美丽的风景?那一个地名不隐藏着一个美丽的典故! 这里为什么这么多以“川”命名的领地呢?“川”是低洼的土地,高低不平才是风景呀。“川”是河流边的平野,山水相依才诗意盎然呀! 闭上眼睛遐想,群山中一湖碧水,宛若这方水土的女神,接纳千条涓溪,蕴藏万山灵气。青山犹如多情的小伙,竞相把顶天立地的身影留在女神怀里。这该是映秀吧! 绵竹、绵阳,情绵绵,意绵绵,温情脉脉,柔柔情思,天人合一,一派和谐。 擂鼓镇,是送将士出征,还是迎英雄凯旋? 这里是曾经的古战场,也是现代军队的途径之地。这里是天府之国的属地,又有国宝的自然保护区。这里一定是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吧! 羌族同胞一定很宽容大度,“羌笛何须怨杨柳”,不是无怨,只是因了“怨也没用”,索性坦然。“折杨柳”本来是 赠别行人的曲子,它为什么硬把人留下呢?即便是留下,又为什么把他们阴阳隔断呢? 卡卡卡几秒钟,这片美丽的土地承载的物体化为废墟,多少生灵也脱离了载体,去者魂冤九霄,留着痛不欲生。退一万步说,去者真的去了,留着还可以告慰良心,就是那些“失踪者”,让亲人欲寻不能,欲罢不忍。看那位“失踪”儿子的年轻母亲,一年寻亲不停,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她的愿望中有一个,如果孩子真的不在了,也希望在天崩地裂的一刹那离去,不要活受罪。哪一位母亲不能理解这种心情呢! 家园可以重建,生产可以恢复,失亲之痛呢?当辈子怎能修复怎能愈合啊! 羌笛怎不怨杨柳?春风难度心灵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