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砚
1,元明 古拙虾头红瓦样澄泥砚
长13.8厘米 宽8.2厘米 高4.2厘米 正面朱红 背红中带微黄
![]() ![]() ![]() 2,元 “舒瓒用”款如意花池澄泥石砚
纵15厘米 宽9.5厘米 高3厘米 质地鳝鱼黄澄泥
![]() ![]() ![]() 3,元明 朱砂红澄泥椭圆砚
长9.5厘米 宽7.8厘米 高3.3厘米 澄泥烧制 朱砂红
![]() ![]() 4,元 卷枝纹蝉池澄泥石砚
纵16厘米 宽11.8厘米 高2.3厘米 质地鳝鱼黄澄泥石
![]() ![]() 5, 元 莲池纹澄泥砚
![]() ![]() ![]() 二、明砚
宋代开启了文人砚的主流趋向。明代的砚式,大都还延续宋代“规矩方直”的风格,但造型趋向宽敞浑厚。特别是在继承宋的蝉形砚和抄手砚上,展示出明砚的饱满和大气。明代砚台制作,虽然注重艺术性,但还是以使用性为主。 明砚还有一个新增特征,就是石材更为讲究,砚随石形,故奇形怪状之砚屡见不鲜。特别是喜在砚背、砚侧或砚面上镌刻书画家名人题记。“中看又中用”的砚台制作之风兴起于明代,盛行于清乾隆时期。 宋以前,砚尚朴实,少雕琢。宋以后日趋精细,明清愈繁。清人施闰章谓“愈工愈俗,是为石灾。”这恐怕也与日趋奢华的社会风气有关。 (1)抄手砚
6,明 一字池金箔罗纹纹大抄手歙砚
长19.8厘米 宽11.8厘米 高6.8厘米 一字池开池深峻 老坑金箔罗纹地 线条挺拔
![]() ![]() ![]() 7,明 敞池半抄手老宋坑端砚
纵15.7厘米 宽10.4厘米 高2.6厘米 砚作长方弧首半抄手式 老宋坑
![]() ![]() ![]() ![]() 8,明 罗汉肚罗纹抄手砚
长19.4厘米 宽11.5厘米 高5厘米 玉山罗纹质地 全美品 2200元
![]() ![]() ![]() 9,明 玫瑰紫一字池抄手澄泥砚
纵16.8厘米 宽10.5厘米 高3.7厘米 玫瑰紫澄泥质
![]() ![]() ![]() ![]() 10,明 嵌璧熙一字池抄手澄泥砚
纵14.6厘米 宽8.3厘米 高3.5厘米 澄泥质地 堂边嵌有璧熙宝石一枚 很奇特
![]() ![]() ![]() ![]() 11,明 松雪款长方抄手澄泥砚
纵19.5厘米 宽12厘米 高4厘米 鳝鱼黄澄泥
![]() ![]() ![]() ![]() 12,明 一字池抄手银眉砚
长17.4厘米 宽9.8厘米 高5.1厘米 四边内敛 少见银眉纹 全美品-4500元
![]() ![]() ![]() 13,明 一字池汉白玉长方抄手砚
纵16.5厘米 宽8.8厘米 高2.8厘米 汉白玉质地
![]() ![]() ![]() ![]() ![]() 14,明 一字池浅抄端石砚
纵20.3厘米 宽13厘米 高2.3厘米 砚作一字池 落潮高耸 留青线两条横贯砚堂
![]() ![]() ![]() ![]() (2)方形砚
15,明 端铭鳝鱼黄敞池澄泥砚
纵17.3厘米 宽10.7厘米 高2.4厘米 鳝鱼黄澄泥质 砚背铭文“端溪石温而泽,置文房供笔织”
![]() ![]() ![]() ![]() ![]() 16,明 方池瓶样长方歙砚
长15厘米 宽8厘米 高2.5厘米 色青壁 方池瓶样 很具文人气息 680元
![]() ![]() 17,明 “古砚微凹聚墨多”款敞池洮河砚
纵15.5厘米 宽10.2厘米 高2.4厘米 红洮河质
![]() ![]() ![]() ![]() ![]() 18,明 古砖制素雅敞池长方砚
纵17.3厘米 宽10厘米 高5.1厘米 汉砖入砚 为明清文人所好
![]() ![]() ![]() ![]() 19,明 “积书岩”铭长方坡池端砚
纵15.5厘米 宽8.8厘米 高2.5厘米 端石质地温润 ![]() ![]() ![]() ![]() ![]() 20,明 纪南书铭鳝鱼黄钟样澄泥砚
纵13厘米 宽8.3厘米 高2.3厘米 鳝鱼黄澄泥
![]() ![]() ![]() ![]() ![]() 21,明 门字式龙纹端砚(水竹邨人藏)
纵21.2厘米 宽13.7厘米 高4厘米 质地坑仔端石 触之细嫩石品丰富
砚背铭文“习斋之坚苦卓绝 恕谷之博大含宏 实开吾北学万世之宗 水竹邨人”
![]() ![]() ![]() 22,明 秋霞居士铭文长方澄泥砚
15X11X2.3厘米
![]() ![]() ![]() ![]() ![]() ![]() 23,明 曲字池长方绿端砚
纵20厘米 宽10厘米 高4厘米 质地老坑绿端石 ![]() ![]() ![]() 24,明 如意池五色水晶研朱砚
纵10.2厘米 宽5.3厘米 高1.9厘米
砚以五色东海水晶制作 水晶玉石制砚即实用亦可把玩 为明清文人所喜好
![]() ![]() ![]() ![]() 25,明 如意池长方板样澄泥砚
纵19.2厘米 宽11厘米 高3.2厘米 鳝鱼黄澄泥质地
![]() ![]() ![]() ![]() 26,明 如意纹门字长方歙砚
长17.3厘米 宽10.8厘米 高2.7厘米 有金晕金星
门字式浮雕如意文饰 很具文人气息 全美品 1800元 ![]() ![]() ![]() 27,明 双鹿纹七星连珠紫端石砚
纵14.4厘米 宽7.5厘米 高3.1厘米 端溪端石 马尾火捺纵贯全身 砚背巧留七星连珠
![]() ![]() ![]() ![]() ![]() 28,明 双色敞池长方砚
纵17.5厘米 宽9.8厘米 高2.6厘米 砚作长方敞池 其双色石质对比强烈
![]() ![]() ![]() ![]() 29,明 椭圆池长方角石砚
纵16.5厘米 宽10厘米 高3.8厘米 以角石为料
角石具有坚硬的外壳,顾名思义,角石外壳的形状象牛或羊的角,一般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或盘卷的。角石从开始发育到最终长成,壳的直径逐渐变大,肉体生长时不断前移并分泌钙质的壳,最后着生在壳体最前部,形成住室。住室后面向壳的尖端一方则形成一系列的气室,气室对角石的升降和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角石死亡以后,肉体通常很难保存,只有硬壳才能够保存成为化石。角石壳的外表不一定都是光滑的,许多种类壳的表面发育有不同的纹饰,如结节、瘤、各种横纹、竖纹等,体内隔壁、体管等构造也很不相同,它们都是重要的鉴定依据。我国角石化石资源非常丰富,北方奥陶纪地层中的鄂尔多斯角石、阿门角石、灰角石;南方奥陶纪地层中的震旦角石、盘角石、米契林角石等都是代表性属种,它们长期以来被有效地应用于划分对比地层。//角石的外壳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有些种类的外壳具有明显的螺旋线——证明其与中生代的菊石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
![]() ![]() ![]() ![]() 30,明 文彭款铭文长方老坑端砚
长21.2厘米 宽14.3厘米 高2.5厘米 砚式作长方隽秀清雅 极具文人气息 文彭款诗句铭文 老坑
![]() ![]() ![]() 31,明 卧牛长方鱼子歙砚
长13.5厘米 宽7.7厘米 高3.1厘米 质地老坑鱼子歙石 色青灰
![]() ![]() ![]() 32,明 “歙宝龙青”铭一字池板样歙砚
纵18.8厘米 宽10厘米 高2厘米 细密罗纹歙石 背四字“歙宝龙青”
![]() ![]() ![]() 33,明 虾头红回渠池长方澄泥砚
纵17.5厘米 宽11.6厘米 高2.2厘米 虾头红澄泥质地
![]() ![]() ![]() ![]() 34,明 蟹壳青长方敞池澄泥砚
纵17.5厘米 宽11厘米 高2.5厘米 质地澄泥烧制 呈色蟹壳青
![]() ![]() ![]() ![]() 35,明 有梅铭朱砂红长方澄泥砚
纵17.3厘米 宽10.5厘米 高2.5厘米 朱砂红澄泥
![]() ![]() ![]() 36,明 元宝池长方砚(带乾隆年墓志铭)
纵14.8厘米 宽10.5厘米 高2.1厘米 明砚清刻-墓志铭
![]() ![]() ![]() ![]() ![]() 37,明 长方敞池将军坑端砚
长20厘米 宽11厘米 高5厘米 规格厚重规整 形制古拙不失典雅 将军坑
![]() ![]() 38,明 长河落日高眼板样端砚
纵18厘米 宽11.8厘米 高4厘米 质地坑仔端石 起眼柱 留高眼翠晕 瞳子隐约可见
![]() ![]() ![]() 39,明 长河落日高眼板样端砚
纵19.5厘米 宽12.5厘米 高4.5厘米 质地老坑端石 满布暗红条晕 留高眼 翠晕瞳子清晰
![]() ![]() ![]() ![]() 40, 明 回渠蟹壳青澄泥方砚 长宽14厘米 高4厘米(底边一处老补) 形制极规整
一面回渠一面作斜坡敞池 澄泥烧制蟹壳青 质地细腻温润 气息典雅隽秀
![]() ![]() ![]() 41,明 鼎砚铭三足八楞梁公澄泥砚
直径14.7厘米 高2.8厘米 纯净澄泥质地 呈灰黄色 极为温润
留“鼎砚铭”及“梁公砚”等字样 此砚为明制澄泥著名砚种
![]() ![]() ![]() ![]() ![]() 42,明 出土瓦样绿洮河砚
长17.3厘米 宽10.2厘米 高2.8厘米 喇嘛岩绿洮河质 砚堂留黄膘条纹 质地温润 砚式古拙
![]() ![]() ![]() 43,明 鳝鱼黄仿汉瓦铭文澄泥砚
纵10.5厘米 宽6.8厘米 高1.5厘米 鳝鱼黄澄泥
![]() ![]() ![]() ![]() 44,明 瓦池牙池碧玉砚
纵6.6厘米 宽4.4厘米 高1厘米
砚以和田老坑碧玉所制 色彩绚丽 水晶玉石制砚即实用亦可把玩 为明清文人所喜好 ![]() ![]() ![]() ![]() 45,明 文选楼珍藏一字池花端瓦形砚
纵17.3厘米 宽11厘米 高3厘米 花端 砚首铭文“文选楼珍藏子孙宝用”
![]() ![]() ![]() ![]() 46,明 双面铭端石砚
19X11.5X4.4厘米 ![]() ![]() ![]() ![]() (3)圆形砚
47,明 鼎砚铭三足圆样朱砂红梁公澄泥砚
直径11.5厘米 高2.2厘米 澄泥质地为朱砂红
砚背铭文”鼎砚铭 乾其体坤其腹 兑其口鼎其足 多识肯闻以大畜 见海翁 梁公砚“
此砚为明制澄泥著名砚种
![]() ![]() ![]() ![]() ![]() ![]() ![]() 48,明 “见海翁"铭三足圆形澄泥砚
直径14厘米 高2.8厘米
砚背铭文”鼎砚铭 乾其体坤其腹 兑其口鼎其足 多识肯闻以大畜 见海翁 落 儒林之宝 印“ ![]() ![]() ![]() ![]() 49,明 金龟甲纹牙池椭圆歙石砚 纵15.8厘米 宽10.5厘米 高2.3厘米 罕见的歙石金龟甲纹理 颇似哥窑细密开片
![]() ![]() ![]() ![]() 50,明 双台足老坑椭圆端砚
纵14厘米 宽11厘米 高2厘米 ![]() ![]() ![]() 51,明 蟹壳青牙池椭圆澄泥砚
纵12.5厘米 宽8.3厘米 高1.7厘米 纯净澄泥质地黄中闪青
![]() ![]() ![]() ![]() (4)仿生砚
52,明 仿宋 双乳足眉纹蝉型大砚
长25.5厘米 宽15.5厘米 高3.8厘米 老坑眉纹全美品
![]() ![]() ![]() 53,明 蝉首池括囊样罗纹歙石砚
纵13厘米 宽9.5厘米 高1.5厘米 罗纹歙石
![]() ![]() ![]() ![]() 54,明 双足蝉首池长方银星歙石砚
纵16.1厘米 宽8厘米 高2.5厘米 通体满布金属银钉 似繁星闪耀
![]() ![]() ![]() ![]() 55,明 ”凤池“款鳝鱼黄澄泥砚
纵11厘米 宽6.5厘米 高2.2厘米 鳝鱼黄澄泥质 ![]() ![]() ![]() ![]() ![]() 56,明 玫瑰紫浮鹜澄泥砚
纵21厘米 宽13.5厘米 高3.5厘米 质地玫瑰紫澄泥 色泽艳丽
![]() ![]() ![]() ![]() ![]() 57,明 鳝鱼黄五足荷叶笔洗
纵28厘米 宽24厘米 高3.2厘米 器型硕大 器以鳝黄澄泥精制
![]() ![]() ![]() ![]() 58,明 古砖制椭圆金瓜砚
纵16.8厘米 宽10.5厘米 高4.2厘米
![]() ![]() ![]() ![]() 59,明 石瘤纹随型红丝砚
纵11.5厘米 宽8厘米 高1.8厘米 黄地红 到代老红丝 很罕见
![]() ![]() ![]() ![]() (5)随形砚 60,明 金蝉吐瑞坑子岩随型端石大砚
纵23.3厘米 宽18.8厘米 高3厘米 上品坑子端石
![]() ![]() ![]() ![]() ![]() 61,明 金钱火捺子石随形端砚
纵14厘米 宽9.8厘米 高2.5厘米 端溪老坑子石 砚堂留有大块金钱火捺
![]() ![]() ![]() 62,明 坑子岩囊括端石砚
纵14.3厘米 宽11厘米 高2厘米 砚作囊括 与背精雕绳节纹 ![]() ![]() ![]() ![]() 63,明 梅花纹随型子石砚
纵20厘米 宽13.5厘米 高3.3厘米 砚作子石随型 色泽褐红
![]() ![]() ![]() 64,明 全美河蟹纹端砚
纵17.5厘米 宽14厘米 高1.8厘米 质地坑子端石 触之细嫩石品丰富
![]() ![]() ![]() 65,明 阮大铖自用澄泥砚
纵13.7厘米 宽9厘米 高2厘米
质地蟹壳青澄泥 砚首铭文“此即阮中丞正玩十二砚之一O神品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