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昵称mt5Lu 2014-03-10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者:庄礼兴 4059人已访问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臀痛穴为主结合中药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臀痛穴为主加中药辨证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针刺臀痛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工具使用频率增加,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 。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窜痛,夜间尤为明显,疼痛部位多自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每遇咳嗽、打喷嚏等易使腹压升高的动作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保守治疗方法众多,但多是近期疗效好,远期容易复发 。针灸治疗具有效速、价廉、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二年来我们采用以 针刺臀痛穴为主加中药辨证治疗的方法治疗该病,并与 单纯中药辨证治疗作对比,采用临床疗效标准 进行评价  ,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该疗法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将来自于 ???中医针灸门诊2006年10月—2008年8月,年龄18-75岁就诊的患者。按照简单数字随机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 针刺加中药治疗组和单纯中药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

两组病例治疗前一般情况:性别: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治疗组18~30岁5例,31~50岁15例,51~75岁10例;对照组各年龄段分别是4例、17例、9例。病程:治疗组<1月1例,1~<3月10例,3~6月16例,6月以上3例;对照组分别是1例、11例、16例、2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 各项经统计学X2检验均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 (1)针刺取穴:(参考王文远平衡针和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第1版)取穴)

主穴:臀痛穴(对侧平衡针:腋后纹头与臑会连线的中点)、大肠俞、次髎、环跳 、阳陵泉

     足太阳经型: 秩边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昆仑

     足少阳经型: 风市  膝阳关  阳辅  悬钟  足临泣

辨证选穴:气滞血瘀加血海、太冲;肝肾不足加肾俞、太溪;湿热加阴陵泉、三阴交;寒湿加灸主穴。

操作方法:针刺臀痛穴时,患者首先取站位患者取卧位,用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华佗牌80mm一次性针灸针,常规75%酒精局部消毒,采用单手快速进针法进针75mm,行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配合下蹲起身运动。然后取卧位,先针环跳穴有放电感向下传导后,再针其他穴位。用25mm或40mm、80mm一次性针灸针,常规75%酒精局部消毒,根据患者肥瘦不同,采用单手快速进针法进针,行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在得气的基础上,采用捻转法平补平泻,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20分钟,每天1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共3个疗程。

(2)中药口服:同对照组

2、对照组:

气滞血瘀:

身痛逐瘀汤: 秦艽3g  川芎6g  桃仁9g  红花9g 甘草6g  羌活3g  没药6g  当归9g  灵脂6g(炒) 香附3g  牛膝9g  地龙6g

肝肾不足:

独活寄生汤: 独活9g  寄生12g  秦艽9g 防风9g  细辛3g  川芎6g当归9g  熟地9g  白芍9g  党参12g  炙甘草3g

湿热:

四妙散为主方:苍术15g,薏苡仁15g,黄柏12g,牛膝10g,赤芍10g,威灵仙10g,甘草10g

寒湿:

蠲痹汤为主方:羌活 12g 独活 12g 桂枝 10g 秦艽 12g 当归 12g 川芎 10g 木香 10g 乳香 6g 细辛 3g 防己 12g 苍术 12g 苡仁 20g

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每10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共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的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等呈阴性,起蹲、弯腰、走动等活动自如不受限。

    好转: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体征已不明显,下肢活动功能略有受限。

     未愈:症状、体征如故,下肢活动功能等明显受限。治疗1个疗程仍如前。

1.3.2.统计方法:统计处理软件应用SPSS10.0,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

2 结果

2.1临床疗效评定分析

根据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于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两组疗效之间有差异,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

好转

未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17(56.67%)

7(23.33%)

6(20%)

24(80%)

对照组

30

8(26.67%)

10(33.33%)

12(40%)

18(60%)

χ2 =9.7400,P<0.05

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治疗组中医各证型疗效未见明显差异,见表2。

表2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例)

项目

例数

治愈

好转

未愈

气滞血瘀证

22

9

8

5

寒湿证

11

5

2

4

湿热证

10

4

3

3

肝肾不足

17

7

4

6

χ2 =0.5982, P>0.05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辨证分型的疗效差异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辨证分型对疗效的影响不明显。

 3讨论

3.1   针刺臀痛穴为主加中药辨证疗效明显

腰臀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 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常因为 疼痛难以忍受,心烦意乱而对治疗失去信心影响疗效。中医对本病治疗较西医在疗效与控制病情复发上有较强的优势,已经成为一条有效治疗途径。本研究设立治疗组,根据循经和辨证的原则取穴针刺治疗,配以辨证中药内服(针刺配合中药组),与对照组(中药组),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发挥了针刺治疗减轻疼痛作用快以治标,中药辨证治疗全面调理,预防复发以治本。因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中药组。

3.2.针刺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归于“腰痛”、“痹症”的范畴,本病因于风寒湿邪、跌仆劳损,而致气血凝滞,筋脉不利,并与肾气不足、腰膝不坚有关。《素问·刺腰痛篇》: “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诸病源侯论·腰脚疼痛侯》 “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由此可见古人已认识到腰痛引起腿痛的关系。跌仆劳损及风寒湿邪是导致本病的原因,而且又与肾虚有一定关系。针刺足太阳、足少阳经穴,电针选用疏密波20分钟,能 减轻或消除了神经根造成无菌性的炎症水肿 ,疏通经络,通则不痛。辨证使用活血通络、温通散寒、清热祛湿、补益肝肾、强腰壮骨的中药以治疗 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肝肾亏虚证的坐骨神经痛,针药同用,相得益彰。  

3.3年龄、性别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诱因、辨证分型、与疗效的相关性观察发现,性别、发病诱因、中医辨证分型、对疗效没有明显影响;年龄、病程则对疗效有明显影响。年龄大者、病程较长者治疗效果较差。

本研究表明,针刺臀痛穴为主加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在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和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166—174.

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86-9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