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朋友的女儿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一次回家跟妈妈学舌,问妈妈:什么是弱智,弱智学校?妈妈奇怪女儿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女儿说:今天我们老师对我们班的小鸣说“你就该去弱智学校”。 中国的学前教育质量低下是有目共睹的。最新的国际研究显示,全球45个国家中,中国的学前教育质量排名第43位,这个结果是令人沮丧和担忧的。该研究从国家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在职培训、教育体制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从效度来讲是可信的。而广东省的学前教育在全国排名也是倒数后面几名,这也是业内人士都知道的。所以,可想而知,广东学前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 分析案例一,说出这样话的人也并不只是几个。在民办园,甚至一些公办园里,用语言侮辱孩子、甚至打骂孩子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所以,这个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去分析,而教师职业道德只是一种一个方面,还有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管理体制。这里只想说说两点,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一、谈谈幼师的职业道德 我们当代国人看问题总有一个思维偏向,即总喜欢给人扣一个道德的帽子,总喜欢以道德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未从根本上想清楚。在当今生活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如“见老人跌倒不敢扶”、“不敢见义勇为”、“中国式闯红灯”等等。这些现象不能仅仅说是道德问题,应从深层次分析。而每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都不相同,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再回头谈谈幼师的职业道德。随着近年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种 “虐童”事件的发生,无不让人痛心、揪心。我要承认,做出这些事情的人,从内心来讲就缺少起码的人性基础。这已经不能用缺少师德来定位。即便不是教师,其他职业的人也很少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是人的本质出现了问题,人品坏了。 这一方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从另一个方面讲,政府也要负有责任,是政府么有做好。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政府该有的教育投入没投够,导致学前教育的教师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以致教师队伍素质差,准入门槛低,什么三教九流的人,只要愿意来就放进来。这就叫引狼入室,不出乱子才怪。(这里话说的有点重,当然大部分教师还是很好地。) 如上面的案例,相对来讲都不算什么离奇的事情。不过,作为老师还是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用言语和行为侮辱孩子 ,而应该以更加积极、正向的态度支持和鼓励孩子,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和期望,这样才能达到应用的教育效果。 二、谈谈幼师的专业素养 正如案例所言,外行人来看,会认为是这个孩子太笨,怎么教都教不会。这是缺乏应有专业素养的表现。除非是有智力障碍的孩子(这需要经过专业医学诊断才能定性),大部分孩子都是正常的,都不能以任何形式或名义贴以侮辱性的标签。 孩子达不到老师的期望,有很多原因。 一、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孩子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如空间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等等九个方面(本人也没记全,有兴趣可以看百度百科)。一个人可能在某几个方面占优势,那其它几方面就会相对表现出弱势。几乎没有人是全能的,这里指先天的遗传特征,而非后天的练习。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所以,要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发挥优势智能使其带动弱势智能。而不能一味责备孩子,这样只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二、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学习心理。幼儿阶段乃至小学低年龄段,孩子的学习思维方式处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应该多以具体化的操作材料、游戏活动为主,抛弃抽象的知识传递。如果形式不对路,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随之消失,怎么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呢。 所以,教师的行为出现问题,需要从教师本身做人的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多方面考虑,就像孩子出现问题一样,原因是多层次的,我们分析也要多角度才行。只有全面、立体地了解了问题,才能拿出真正可行的解决策略,否则一切都是扯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