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是末日,也是创世

 昵称535749 2014-03-10

爱不是小说,爱是可以被改写的童话,爱是末日也是创世。

这是译者王东亮在杜拉斯《爱》的中文译本后记中的一句话。我喜欢最后半句:爱是末日,也是创世。

 

爱是末日,也是创世

我喜欢电光火石间,遇见命运般的爱情。我以为,人的一辈子,一定要有过那么一回,仿佛被施了魔咒一般地疯狂,像执着的火车,不管不顾地奔向命定的那个人,不管不顾地觉得爱情就是全世界。


杜拉斯用爱的缺失书写爱,用毁灭世界来毁灭爱。在她的小说中——准确地说是文学文本中,因为她本人从未承认过《爱》是一部小说,而事实上它的可读性也很勉强——多数爱情都只是模糊的影子或者轮廓,大堆的意像重叠着,吝啬的对白,破碎的情节,像一片被人剪碎的蕾丝,丝丝连连却又破破烂烂,让人看不见却又似乎可以想象它完整时的美丽与优雅。《广岛之恋》的结尾,女人说:“广岛,这就是你的名字。”“是的,广岛就是我的名字,”男人回答,“你的名字是纳韦尔,法-国-的-纳-韦-尔。”炮火中动荡飘摇的爱情,成了两个城市之间剪不断的缠绵,广岛和纳韦尔。《爱》中的三个主角也没有名字,只简单地代之以旅行家,疯子,和嗜睡的女人。全书唯一一次,当人问及女人的身份时,她慵懒地回答:“警察局有个号码”,说这话的时候,音乐还在沙滩上飘渺。



爱是末日,也是创世

这是个很容易引发思考的问题:你,是谁?除了警察局那个号码之外,你是谁?我觉得,在杜拉斯的意识中,是爱给予了每一个人相应的身份,因为被爱,所以才有资格炫耀,有资格使小性子,有资格得意洋洋无所畏惧;失去了爱,就失去了勇气和慰藉,也就无所谓是谁。所以《爱》中的三个主角,无名无姓,不被爱的三个人,好像三个无家可归的幽灵,终日在沙塔拉的沙滩上游荡。渡边淳一的《最后的爱恋》中,有无数角色出场,哪怕只出现几次的小角色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那个被丈夫背叛的女人,也就只有“妻子”这样一个代号而已。仿佛只要知道她是男主角的妻子就可以了,没人在乎她是谁,没人体会她的情绪,她可以被任意忽略,可以被随便冷落——因为她是不被爱的那一个。《圣经》中记载,上帝对曾当过妓女的玛德莱娜说:“你将得到宽恕,因为你广为爱人”,后来,玛德莱娜成了圣徒。如果说上帝也有什么信仰的话,也许就是爱了。



爱是末日,也是创世

杜拉斯喜欢读《圣经》,却不相信上帝。“上帝,这玩意儿?”简短的满不在乎的句子,仿佛冷冷的一瞥,只一瞬,就流露出所有的不屑。她不满意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所以要女人纵火烧掉沙塔拉,烧掉所有能烧掉的一切。粘滞,沉重,漠然,不在乎,这是全书最浓重的情绪。女人对什么都不在乎,她成了绝对欲望的对象,谁都可以要她。这让我想起王小波《东宫西宫》里的“公共汽车”——谁爱上谁上。但两者毕竟还有本质的不同。关于“公共汽车”的说法,毕竟大部分还是恶意的诋毁和传闻,但在这个嗜睡的女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却是真切无疑的。她什么都不在乎,没有了爱,她谁都不在乎。 “您是谁?您什么也不是。”当王子带着满身伤痛归来,睡美人却对他说,他什么也不是——在这个没有爱的地方,他什么也不是。在女人的世界里,他没有身份,甚至引不起她的任何情绪。因为还抱着一丝希望所以痛苦,因为可望而不可得所以痛苦,而嗜睡的女人没有任何痛苦的流露,是不是意味着她已经无所求?我想不是。嗜睡和冷漠只是她麻痹自己的一种表现。她曾在男人面前流过一次泪,并说:“您也一无所有了”,她知道自己一无所有,并为男人同样的遭遇而流下了眼泪。他们不再相爱,但是互相怜悯。当爱情褪色的时候,人性中更为广博的东西焕发出光芒。

“沙塔拉不再有人相爱”,这是杜拉斯在一次采访中说的话。以爱的名义,描绘一个不再有人相爱的地方,记录三个互不相爱的人。在这里,爱成了水印一般的存在,好像是个背景,又好象是个幻觉,只有透着光才看得见,可是沙塔拉只有微弱的光线,穿不透笼罩了整个海滩的巨大的哀愁。在这里,爱是看不见的,但它一定存在,而且是以更温暖更宏大的方式存在着。

 

爱是末日,也是创世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遗留下的废墟,在这废墟上,生长着狰狞的绝望。这也是爱吧,是另一种爱,尽管有着令人窒息的末日般的感受。可是,世界不就是在令人窒息的混沌中初生的吗?《爱》的结尾,三个人守护着彼此,等待冉冉黎明,这似乎是一个暗示,暗示火灾过后,一个新的日出即将来临,也许混沌终止,也许爱能重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