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京郊体验慢旅游

 智慧旅游519 2014-03-10

    □本报实习记者李志刚文/摄

    在上月举行的2014年北京旅游工作会议上,北京旅游委主任周正宇提出未来北京要打造5到10个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旅游小镇,通过特色旅游小镇来促进京郊旅游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小镇。这些特色小镇主要面向北京市场,随着短途游、散客游、休闲度假游的需求日益增长,京郊特色旅游小镇热度不断升温,这些小镇也逐步分化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提高自己的整体竞争力。

    休闲度假功能日益突出

    近日,记者前往正在试营业的密云县古北水镇,亲身体验了这个长城脚下的北方古镇。紧邻司马台长城的古北水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在原有守卫长城军民混建而居的古堡基础上发展起来,水镇内河道密布,古老的汤河支流萦绕其间,古建、民宅依水而建,“长城+古镇”鲜明特色,游览司马台长城、住农家小院、品地道的北方小吃……作为开放式小镇,镇区配有银行、超市、药店、诊所、书店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所需

    的配套设施,同时,还配有设施设备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

    门头沟区潭柘寺镇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坐落在著名古寺潭柘寺和戒台寺之间,因镇域内建有“京都第一寺”潭柘寺而得名。

    潭柘寺镇在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方面同样突出了休闲度假功能。记者从潭柘寺镇旅游部门了解到,潭柘寺镇将重点开发传统文化体验、国学养心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文化度假小镇。除了潭柘古刹,小镇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村落,民俗旅游近年发展势头良好。小镇将发展以佛教文化产业、运动休闲产业、养老养生产业为主的旅游休闲主导产业。重点建设9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平原村的潭柘庙会项目,桑峪村的定都峰风景区、潭柘禅修酒店、潭柘禅意休闲公园,贾沟村的古村落风貌保护区,南辛房村的国家养老示范基地和天门山景区,鲁家滩村的潭柘旅游集散中心,东村、南村、北村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此外,记者从延庆县八达岭镇旅游部门了解到,八达岭镇在依托传统热门景点基础上,同样重视小镇休闲度假功能,以八达岭长城景区为中心开发引进了八达岭滑雪场、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关沟72景等产业以及长城脚下的公社—凯宾斯基酒店、阳光戴斯酒店、阳光山谷马术俱乐部、吉润高尔夫球场、延庆音乐文化营地、岔道停车场等众多景区景点及服务设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广泛的旅游需求。此外,八达岭镇充分利用邻近长城名胜古迹,空气清闲,林果菜蔬味美新鲜的优势,开展乡村民俗旅游。

    高端“乡村酒店”成亮点

    记者曾在密云县景点中新建的乡村酒店住宿一晚,以记者的亲身体验来说,景区内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酒店内现代化的舒适设计形成了反差,成为这次旅行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亮点。

    记者采访中印象深刻的另一处乡村酒店项目是位于密云县北庄镇干峪沟村的山里寒舍酒店。干峪沟村位于密云北庄镇政府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山里寒舍公司将整个古村落统一规划进行改造,将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度假型、体验型转型升级。

    记者看到这家乡村酒店的所

    有客房都在原有老房的基础上装修改造而成,原先的木门、木窗、椽子,还有院里的石头墙,都得到保留。房间里面则变化巨大。融合古朴与现代的室内设计,五星级的客房及卫浴设施,中西餐厅,无限网络覆盖;木门、木窗内加衬了双层的塑钢玻璃门窗,青石板铺地,还安装了地采暖设施。屋里有卫生间、淋浴。另外,宅子里的家具摆设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衣柜、条案、桌子,很多都是从村民手里淘来的老物件,透着悠久的乡舍韵味。

    在古民居改造过程中,开发商同时推进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垃圾和污水处理、通讯信息和劳动就业服务等体系的建设,使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到有机的融合。

    “山里寒舍”乡村酒店老板殷文欢对记者说,山里寒舍酒店依托了乡村的自然环境,古村落的文化底蕴,让客人既可以享受乡村度假的时光,也可以享受高端的服务体验。目前酒店很受40到55岁的北京市内消费群体欢迎,他们带着家人来此聚会,自助烧烤、篝火晚会、野外爬山、农耕体验,客人可以自己去开发度假中的乐趣。

    立足旅游专业合作社求发展

    在特色旅游小镇的采访中,记者发现虽同为北京郊区小镇,但在开发机制上却灵活多变,各不相同。比如引入投资商集中统

    一开发运营、农户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古北水镇项目即采用了统一开发运营的方式,而在密云县冯家峪镇则因地制宜,主要采用旅游专业合作社方式。

    密云县冯家峪镇位于密云水库上游,在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方面定位“绿色国际运动休闲小镇”,在小镇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专业合作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冯家峪镇副镇长王兆瑞向记者介绍说,冯家峪镇提出了“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的发展理念,鼓励农民按照民俗户的标准实施院落、卫生间、住宿、餐饮等前期提升改造工程。在实施山区泥石流搬迁工程时,对搬迁户进行了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外观粉饰,在房屋建成后,引导群众积极加入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2013年该镇成立了番字牌、白马关、冯家峪、西白莲峪、西庄子、保峪岭6个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民俗户84户。

    数据显示,冯家峪镇2013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次8.9万人次,解决劳动力就业150人,民俗户人均收入20000元,民俗旅游业已经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王兆瑞说,冯家峪镇将充分发挥林木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碳汇储备丰富等自然资源优势,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形成特有的旅游文化品牌,着力打造“白马古道”旅游文化品牌,通过建设“长城遗址文化园”,带动自驾观光、骑行、徒步穿越等项目来发展运动休闲旅游业,打造运动休闲小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