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中医中药贴脐疗法】精选(11)——泄 泻

 默 语 2014-03-11

【按语】泄泻,是指大便稀薄,次数增多,甚至大便如水样的疾患。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见。本病主要是由脾胃功能障碍引起。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感受外邪,欲食不慎,七情不和、脾胃寒虚、肾阳不振等因素,但主要在于脾胃功能障碍。现代医学认为,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均可能引起腹泻。

本病临床上有暴泻与久泻之分。暴泻是发病骤急,病势速变,以偏于邪实为多;久泻多由暴泻迁延不愈而转成,时止时发,病程较长,而偏于虚者较多。故治疗本证宜分辨病型,抓住暴泻与久泻两端,并根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等进行寒热、虚实辨证论治。

1、【寒泻散】填脐法:

【主治】寒湿泄泻,大便清稀,或泻如水样,腹痛肠鸣,便数增多,脘闷少食,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濡缓。

【配方】.白胡椒6粒;炮干姜1克;炒雄黄粉1克;肉桂1克;吴茱萸1克。

【制法】将上混合共研细末,用脱脂棉薄裹药粉如弹子大备用。

【用法】取药球置入脐中,用手按紧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通常上午用药,下午即可止泻。24小时后即可去药。

2、【寒泻膏】敷脐法:

【主治】寒泻。症状同上。

【配方】雄黄10克;五倍子10克;肉桂3克;葱白(连须)5个;麝香 0.3克;食醋适量。

【制法】前三味共研细末,加入麝香再研均匀,再与葱白共捣如泥,以食醋适调制成膏。

【用法】取药膏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至病愈为止。

3、【热泻散】填脐法:

【主治】湿热泄泻,泻下如注,腹部灼痛,大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渴口干,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配方】车前子9克;滑石粉6克;甘草3克。

【制法】三味共研细末。

【用法】取药末适量,填入脐内,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一般用药2~3次即可治愈。

【案例】略。

4、【热泻丸】纳脐法:

【主治】湿热泄泻,症状同上。

【配方】大黄、木鳖仁、丁香各等量,陈醋适量。

【制法】诸药共研细末,用陈醋适量调制成丸。

【用法】取药1粒纳入脐内,压紧,胶布密封贴严。待脐内灼热发痒时即可去掉。通常用药1次即可止泻。

5、【暖脐膏】贴脐法:

【主治】脾虚泄泻,大便时溏时泻,腹脘闷胀,食欲减退,肢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配方】白芥子200克生姜200克紫皮大蒜5个香油300克黄丹200克。

【制法】上药除黄丹外,其余药用香油文火炸枯,滤除药渣,再熬油至滴水成珠时,下黄丹搅匀待冷却即成。

【用法】取药膏摊于牛皮纸上,贴于脐上,胶布固定。一般每天换药1次。贴药后脐部灼热发痒时可先去掉,待不痒时再贴。

6、【温脐丸】填脐法:

【主治】五更泄泻,黎明前腹胀痛,肠鸣即泻,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配方】破古纸、吴茱萸、肉豆蔻、胡椒、木鳖子、公丁香各1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用法】用热米汤适量,与上药末调制成1丸,填入脐中,胶布固定。待脐部有灼热发痒时去掉。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1~2次即可止泻.。

【附注】用药时宜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案例】 略。

7、【久泻饼】贴脐法:

【主治】虚寒久泻,腹中隐痛,胃纳减少,面色萎黄,气短力乏,舌淡苔白,脉细弱。

【配方】胡椒10粒;番木鳖(去壳生用)3个;枯矾10克;紫皮大蒜10瓣;米饭适量。

【制法】前三味共研细末,再加大蒜共捣如泥,后加米饭适量捣制成膏,制药饼如硬币大小。

【用法】取药饼贴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天换药1次,至愈为止。

【案例】略。

默 语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