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眺北海银滩(摄影:刘红)

北海银滩的早晨(摄影:刘红)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红):今年以来,北海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巩固和扩大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成果。
北海经济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优质较快发展。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8.9亿元、增长12.6%,增速比全区、全国分别高出2.4和5个百分点,排在广西全区前3位,在北部湾经济区6市中排首位。今年北海市完成财政收入53.91亿元、增长19.25%,增速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8.1个百分点,排在全区前3位,在北部湾经济区6市中排首位。
北部湾之“首”的位置来之不易
在宏观环境严峻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全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等大环境、大背景下,北海仍然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呈现增速较快、质量较好、后劲较强的鲜明特点,实属来之不易,得益于连续几年大力推进项目,夯实产业支撑,有效摆脱了过去那种“高潮过后即被打回原形”的宿命。
发展是解决北海一切问题的根本和关键,不断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加快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一直被列为加快北海发展的重中之重。 “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一直是北海坚持不渝的理念。
继续大力推进北海经济建设的蓝图
坚持用“四定”办法推进项目。北海市将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突出抓好自治区层面推进的(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林纸一体化、中石化炼化一体化、涠洲岛国家休闲旅游岛建设等)重大项目,以及市级层面推进的(出口加工区B区、广西液化天然气(LNG)、诚德镍业四期、朗科、三诺、惠科等204个)重点项目。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北海市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把夯实产业支撑作为增强城市发展内生力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打造三大千亿元产业为重点,加快壮大优势产业。要抓紧实施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已开工项目,积极策划、引进和落实新的项目,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
积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北海市将结合实际贯彻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的部署,落实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把北海打造成为广西四大旅游集散地之一的要求,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滨海特色,抓紧实施加快涠洲岛旅游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优势特色景区开发,加快建设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尽快开创北海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
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坚决保护好生态环境。北海市将坚持正确认识和处理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项目建设,抓好节能减排,强化环境保护监管,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确保环境安全。要大力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让北海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为子孙后代留下永续生存和发展的绿色空间。



采访团记者在冠捷科技采访。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雁 摄

采访团记者在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采访产业规划。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雁 摄
广西新闻网北海10月25日讯(记者胡雁) 25日,“潮涌北部湾—2013年全国网络媒体广西行新闻采访团”走进北海工业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海市日益壮大的工业经济成为全市财政收入增长的中坚力量,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北海经济产业发展新亮点。
广西北海工业园区由规划面积3000亩的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和规划面积4000亩的台湾(北海)电子产业园组成。截至目前,园区共引进项目(企业)308个,计划总投资382亿元。主要有中国电子、长城计算机、冠捷科技、朗科科技、三诺电子、景光电子、冠德科技、六禾科技、惠盛电子、国钰电子、玉柴高级润滑油、福达汽车、贝因美食品、韩国泰华木业、泰国正大卜蜂水产、北海国发等企业。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加快实施,以及北海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的加快建设,目前全市正以工业园区为主体,以中电北海产业园为核心,加快建设规划面积为21.67平方公里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电子产业园(新城),打造电子信息千亿元产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9年,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开园、当年招商,连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借助北海工业园和出口加工区两大平台,台湾光宝集团、冠捷科技、朗科科技、三诺电子、香港德昌电机等知名企业相继到北海投资。2012年,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迈上新台阶,步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产值450亿元,同比增长23.1%。2013年1-5月份,中电北海产业园园区产值达到4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在冠捷科技,工厂车间干净整洁,工人们正在有序工作。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雁 摄

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里面的一处建设工地。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雁 摄
25日,记者走进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该园目前已形成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入园企业数量达到70余家。产业园2011年实现产值113.8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212.92亿元。
据介绍,入园企业多个项目填补国内和广西电子行业的空白:全国首条固态干钽电容生产线在园区投产,广西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台海量存储器、第一块笔记本电池、第一台电脑电源、第一台LED自适应显示器、第一台液晶电视在产业园下线,第一个数字网络架构监控系统及模拟数字地球系统演示中心在产业园建成。
在冠捷科技,工厂车间干净整洁,工人们正在有序工作。这是一家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一体机(AIO)研发、制造的大型跨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厂商及全球第三大液晶电视制造厂商。
据了解,2012年,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等北海园区发展迅猛,北海的园区经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占全市的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年园区完成产值超888.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5.8%,园区经济成为经济增长发动机。来自北海市发改委的数字显示,2013年北海市主要产业园区发展势头依然强劲,1至5月共完成产值358.8亿元、增长34.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8%。日益壮大的工业经济成为全市财政收入增长的中坚力量。
产业“补好课”,生态“不丢分”。在发展跨越发展过程中,北海始终保持对生态环境的坚守,对工业项目,坚决抬高门槛,挡住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业内是否认可、资金是否充裕、环保是否到位,成为招商引资的“硬杠杠”。严格划定禁用燃煤和重油的禁燃区,在全区率先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3年来,北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大气环境、水环境、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主要“绿色”指标领先广西。
铁山港位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多年来,北海铁山港在开放开发北部湾,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的浪潮中,奋勇前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位于铁山港区西岸线的北海铁山港1号-4号泊位码头工程,是北部湾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后实施的第一批项目之一,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该项目计划建设4个10万吨级散货码头,码头岸线长1306米,设计吞吐量为1200万吨,后方陆域使用海域5936亩,项目概算总投资36亿元。
北海铁山港务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李浦业介绍,铁山港1号、2号泊位码头和3号、4号泊位码头分别于2010年年底和2012年5月顺利建成,目前,这4个泊位码头已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全年完成吞吐量612万吨,货种主要以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临港工业所需的镍矿、大豆、焦炭等散杂货为主。”
5号至10号泊位码头近期将正式开工建设,11号至20号泊位码头工程也计划于今年年底动工建设。届时,北海铁山港设计综合通过能力将超过9000万吨,实现北海港打造成亿吨大港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