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嘉,我是一个“送奶工”,我想带出更多“送奶工” |

 王文超1993 2014-03-12

诚勿扰是一个修炼的道场,却不是修炼的目标

色眼看乐嘉

两天之内,两见乐嘉。我们的采访约在第一天上午的 9点。8点 55分,他的助理便给记者打来了电话确认是否到达约定的地点, 9点整我们便一起踏进乐嘉的会客厅,而他已经准备好了茶水在等我们。

虽然,这个全国著名的光头在电视上经常见到,然而一见真人,还是不免感叹,光头好亮,人很年轻!据说这是每天用“五个刀片的剃须刀 ”打理出来的效果。

当记者问他是否能看出记者的性格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红色最明显,有没有绿色尚待考证,没有黄色”。我很诧异他从哪里得知。记者也在用最世俗的色眼看乐嘉:个头少说一米八,一身运动装掩饰不住腿长臀翘,肌肉紧实,刚过三十八,正是男人一枝花。

第二天,下午 6点,记者和摄影师再到央视见他,这次是拍摄,在连录两期《夜话》节目的间隙,他告诉记者近期一直身体小恙,可是工作中却没有丝毫疲态,下了节目,抱起在化妆间等待的嘉宾的 3岁女儿,又亲又逗,嘉宾显然乐开了花,满溢发自心底的笑。

88f135a483ef01fac8d7b920488085e4_L.jpg面对摄影师,“我一看你就是高手,肯定拍得又快又好”。 特意让造型师帮他整理服装之后,开始拍摄。时间果然比预想的快,看了镜头里的自己,乐嘉显然也挺满意“我最怕把我拍得又白又嫩。 ”他对摄影师说:“你的照片,我很喜欢。”其实,乐嘉挺温和。

离开《非诚勿扰》要意义,胜过娱乐

最近,在百度搜索“乐嘉”二字,自动联想排序第一位的是“乐嘉为什么离开非诚勿扰?”

两次见面,他虽没有主动提及此事,却也没好绕开这个将他再次推上风口浪尖的话题。

他发了一篇长微博,讲了离开《非诚勿扰》要向大家说的话,转发五万多次。

从 2010年 1月开始,他参与播出节目,历时 3年 3个月,322期。很多观众得以认识他都是通过这里。他也承认:“没有《非诚勿扰》,我不可能在大众平台上得以展现。”他感激了众多朋友,小心翼翼地说出原因“完完全全的个人选择。”

因为“作为一个常年钻研性格色彩的传道者,我希望通过剖析,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价值和意义,而非娱乐。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把电视节目当成课堂,显然,这种想法不合时宜。 ”

乐嘉在《非诚勿扰》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一,作为一个喜欢深挖真相,喜欢戳人痛处不留情面的人,作为一个外表犀利内心柔弱富有人文关怀的他,专业的性格分析、场上实况点评,以及随时对于人性的剖析,让节目变得有营养,而非只是走马观花速配式的娱乐八卦,让观众看后有收获,留有余香;其二,作为节目的中场“娱乐发动机”,他负责制造戏剧冲突并让真人秀变得更加真实,他和孟非搭配,以他不刻意、不耍贫无法模仿的风格,成为节目娱乐效果重要的催化剂。

乐嘉对记者作了这样的比喻:“牛黄很苦,但当它外面裹了一层糖衣后,人们就会觉得可以下咽,但我最强大的并引以为傲的分析和点评功能是牛黄,即使吃牛黄的人很少,我还是要做它,人们以后若是只记得糖衣而忘记牛黄就不好了。”

当节目的潮流越来越娱乐化,糖衣变得越来越厚时,那个牛黄还想更多地坚持本分,还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色”眼再识乐嘉他是红 +黄

关于现实,乐嘉很清楚“想再找到这么一档影响广泛的节目在未来几乎不可能,节目型态不同,毫无可比性。但差别是,看我新节目的观众群体,相比而言,不仅是为了看电视而看电视,更知道他在看的时候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乐嘉说的新节目是央视的《夜话》以及深圳卫视的《夜问》。《夜话》看似传统的访谈,但通过乐嘉的进阶设问和营造的气场,嘉宾的内心和多样立体性更易呈现。《夜问》则是通过群体辩论 PK的形式,呈现不同性格的碰撞。让乐嘉对人性分析的能力呈现得更多样化。

那么,什么是性格的红蓝黄绿呢?

简单地说,红蓝相反,黄绿相反。红蓝都容易被情绪影响,只不过红是外露的,蓝是内化的,红是随意的,蓝是规则的,红是任何事不喜欢被约束,蓝则认为规则是个好东西。黄和绿都不容易被情绪影响,绿情绪平稳,黄只对目标有兴趣,黄是主动的,绿是被动的。

乐嘉说,自己性格中的红色让他兴趣广泛,但若没有黄色的目标性,大概他也很难决定离开。

只是,这绝不是乐嘉生命中第一次“拔腿就跑”。江湖上的传说是这样的:乐嘉 13岁上中专学金融,16岁进银行做会计,随后做过楼盘销售,总共只卖出一套别墅后,实在因为工科太差,看不懂图纸,又改销售化妆品,做过母婴公司护理员的管理工作,甚至在工作十年后,回学校学习表演……大约十年十七份工作,还没在一个行业挖出金矿,就开始叛逃,直到从事销售培训师,研究性格色彩。

亨利·米勒在《北回归线》中写道:“我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不外乎是几本书、几场梦和几个女人。”村上春树则说:“我的梦是拥有双胞胎女朋友,带上她们一起参加晚会,左一个,右一个,多么石破天惊。”

在红黄搭配的乐嘉看来,这些都是小儿科,他随意描述了自己的白日梦:“左手拉着 Twins,右手提着S.H.E;跟班林志玲、秘书小S,司机安吉丽娜·朱莉;李嘉欣在车顶做雕塑状长坐不起;品着大长今做的小菜,与妲己侃侃大山,和女娲摆摆龙门阵;同莎拉波娃打打球,让库尔尼科娃做球童;回到卧室,发现妮可·基德曼和凯瑟琳·琼斯玉体横陈;心情好的时候就帮西施、昭君、貂蝉、玉环她们做做心理咨询,心情不好的时候让秦淮四艳来个全身指压,请妙玉做个精神按摩;主要工作是带着‘超女’全国巡回义演赈灾,终身辅助身份是世界小姐的首席评委。”

虽有笑谈,红黄之色可见一斑。

《爱难猜》,对《非诚勿扰》浴血奋战的纪念

乐嘉在自己的博客上说:“我此生遇见《非诚勿扰》,已是狗屎运,不再奢求,惟一遗憾的是节目中所用只是皮毛,不能尽我所学。”

阐述皮毛不过瘾的乐嘉,除了选择新节目,自然还有别的宣泄通道,比如,近期上市的,他的第八本书《爱难猜》。“书中讨论的 16个问题,有一部分是在《非诚勿扰》中高频繁出现的,还有一些源于乐嘉在江苏卫视当年做的国内首档户外真人秀节目《不见不散》。”按照乐嘉的说法,那是他最辛苦的节目,每录制四整天才能剪出一期,虽然喜欢的人很多,可惜时间上实在入不敷出。这些故事在他看来,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共性的普遍问

题的真实缩影。

“既然每个人都会因爱而心生苦恼,那就应该真正关心一下自己的爱。关心你是否明白你爱的人在想什么,关心你一直以来爱的方式是否正确,关心你爱的人是否真的接受了你努力给出的爱。”这是乐嘉想给出的提醒,而书中的分析自然要比节目中深刻得多。他说,书稿完成后先让周围的“小白鼠”们品尝试验了,惯性离婚者、恋爱白纸者、七年之痒者、貌合神离者、为人父母者、新婚燕尔者,大叔萝莉们、女神屌丝们都找到了身心通明的一刻,直恨没有早些看到这些文字,乐嘉总结原因“爱的本能人人都有,爱的方式需要学习”。

乐嘉给记者讲了个小故事:“朋友和女友相隔两地,濒临抉择时,他没有说‘你过来,我照顾你一辈子’,却期待对方开口说‘我过去,跟你一辈子’,多年后重逢,女友早已另嫁他人。她说,其实她当时期待对方先说出那句话,而这种期待,并非是在经济、情感上完全依赖对方,只是给一个充分的理由让自己踏实而已。”“也许他们没有那么相爱呢?”记者问道。“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们都是红色性格为主,希望对方先做决定,给自己一颗定心丸。他们希望对方有更强烈的意愿跟自己在一起,这样才能满足红色性格内心深处被需要的渴望。”也有这样的场景不算新鲜,她在煲汤,他在看报,“我给你做了好吃的”,他一声嗯之后,继续看报;“你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没有啊”;“我看你有点不高兴,快说说!”“没有啊”;“我看就是有”随即抢过他的报纸,仿佛一场大战就要开始。“往往女红男蓝,就会如此,我的父母就是这种组合”乐嘉说道,“其实蓝色的男士,真的只是想看报休息一下,如果红色了解了蓝色的性格,大概就不会那么容易爆发冲突”。“偷看手机的女人”、“爱是感觉还是值得”、“如何面对父母棒打鸳鸯”、“你爱的只是自己爱她的那种感觉”……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在节目中难以说透,“它们是对我在《非诚勿扰》浴血奋战的纪念,也是我所有作品中解决爱情问题最干脆利落的”,乐嘉说。

终极目的:做性格色彩的“送奶工”

说起自己的作品,进而分析性格色彩,乐嘉总是很兴奋。而对于自己“公众身份”之外的展示,几乎没有,他的微博三千万粉丝,他却只有四个官方关注。

各种蛛丝马迹的寻觅中,有两封长微博引人关注,“给 18岁儿子的信”、“给 15岁女儿的信”谈理想谈未来谈读书,也实实在在地谈了青春期的情感和性,令很多人动容。

对于自己的情感,他只调侃曾令他最难释怀的是自己低谷时期,“女友被一个有钱人抢走了”。他现在的生活状态怎样?面对各种传闻,乐嘉很少回应,只在信中对“儿女”感慨“老爸家比你老爸的老爸家条件要好一些,不要打着老爸暂时的光环出去招摇,与其这样不如好好学学老爸的性格色彩,少走一些弯路”。 

他给记者讲了很多年前的一个故事:“我朋友的老板对他说,像乐嘉这样连大学都没有读过的光头,能有什么文化,能有什么资格,给我们公司讲课。”他安慰朋友说,“有一天你老板会求着你,以十倍的价格请我回来的”。乐嘉说:“我每次写书写得两个眼皮无法睁开想偷懒时,就想起他老板对他说的那句话,三九寒冬洗把冷水澡,继续干活。我每次逃避,不想坚持写作的时候,就骂我自己,‘乐嘉,难道别人当初侮辱你的这些话,你全都忘记了吗?’然后,真的用右手,狠狠地搧自己左脸一个耳光,激励自己衍生出想放弃的无限耻辱感,然后继续前行。”

“吃得咸鱼抵得渴”,你能享受多少赞美就要承受多少批判。如果说,红色性格前进的动力是“开心”,黄色性格前进的动力是“征服”,那么红加黄性格前进的动力是“证明”。

乐嘉说:“性格色彩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出《洞见》《洞察》、《影响》、《修炼》四大板块,所谓洞见,是指如何发现真正的自己,明白我是谁;洞察是指当他人身上四种颜色都明显易混淆时,如何区分它们真正的性格和表面的假象,影响是指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去搞定不同的人,达到和谐相处,修炼是如何改掉自己的缺点,做到四色平衡。若与《老子》相对,洞见即自知者明,洞察即知人者智,影响即胜人有力,修炼即自胜者强。”

培训、写作、电视,乐嘉更愿意将他们当做性格色彩的传播途径,“我希望做一个伟大的送奶工,也就是传道士,把性格色彩这奶送往更多的人家”。乐嘉说:“这里没有三聚氰胺,质量好极了。”(来源/北京青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