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开始学《史记》选读:从中提炼出了一些主要人物,,进行归类,找到恰当的话题,将其变为写作素材。 主要人物:廉颇 蔺相如 信陵君 侯赢 毛遂 鲍叔牙 孙膑 庞涓 司马迁 主要话题: 勇气 辩才 智慧(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毛遂自荐、毛遂定纵、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爱国 信念 磨难 一、以“嫉妒”为话题 人应该把嫉妒他人的念头埋在心底,转化为坚韧进取的动力,努力修炼提升自己;如果他人超出了自己,就忌恨得食不甘味,睡不安席,那么其结局则不单是害了别人,最终也会毁掉自己。 战国时的庞涓正是死于自己的嫉妒之心。庞涓嫉妒孙膑才能,设计迫害孙膑,可结果呢?他死在孙膑为他设计的时间和地点。妒忌之火烧死了庞涓,同时也淬炼出孙膑炉火纯青的军事艺术。在全军覆没、无地自容拔剑自刎的那一刻,庞涓是否真正明白自己不是死在孙膑手上,而是死在自己的嫉妒心上。 庞涓真该向廉颇学习。廉颇因蔺相如渑池之会后位居己上而嫉妒蔺相如,而后却因为自己曾经的狭小气量,对蔺相如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佳话,也被后人赞叹敬仰。去一份嫉妒,多一份真诚,便会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庞涓更应该向鲍叔牙学习。鲍叔牙和管仲友善,鲍叔牙深知管仲有超己之才,但他不眼红,有的只是宽容、理解、同情。最后让出相位,力荐管仲,最终使齐国称霸,也被管仲深深地感恩与赞颂。去一份嫉妒,多一份欣赏,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二、以“包容”为话题 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大自然因为自己的包容,无比丰富,无比壮丽。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更应该用包容谱写丰富壮丽的人生篇章。 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包容廉颇对自己的羞辱,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信陵君包容侯赢对自己的“无礼”,成就了窃符救赵的美谈;鲍叔牙包容管仲对自己的不公,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包容魏征的多次抗颜,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佛经有言:“一念境转。”面对他人的卓越才能,面对他人的巨大成功,如果嫉妒,如果仇恨,带来的必是心灵的负累,甚至毁灭。由于对孙膑才能的妒忌,庞涓寝食难安,终不顾同门之谊,设计陷害,最后却死在孙膑为他设计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庞涓能去一份嫉妒,多一份欣赏,多一份真诚,不会深陷马陵,落得拔剑自刭的下场。 三、以“信念”为话题 依米花坚定信念,在沉默了五年之后,终于将芬芳吐露:蝶成为蛹努力拼搏,在沉默了一冬之后,终于把飞的梦想变为现实;春蚕乐于奉献,在沉默了一季之后,终于将细丝吐出。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也许梦想就会实现。 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就要坚定信念。 多少人被孙膑的智谋所吸引,又有多少人被司马迁学富五车的才情所折服。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在困境中勇往直前终将梦想实现。 四、以“磨难”为话题 自古成功多磨难。司马迁身处险恶的环境,遭受了宫刑之苦,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排挤,但仍用自己瘦弱的躯体,顶住压力,用一杆神笔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桑变幻。磨难让他更加坚强,磨难让他学会了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磨难没有将他毁灭,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铸就了永远屹立的高贵灵魂。 孙膑受膑刑后,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顽强地抗争。他装疯扮傻骗过庞涓,忍辱逃生以成大事,马陵道设计逼杀庞涓,著成《孙膑兵法》泽被后世。在磨难中站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磨难没有使他沉沦,反而锤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增加了他决胜千里的智慧。 五、勇气 勇气是成功的开始,毛遂以不俗的勇气推荐自我,才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勇气是制胜的关键,狭路相逢勇者胜,毛遂以非凡的勇气登楚廷,谏楚王,终定纵于楚。超人的勇气让他保存了国家,也让他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屈与伸 古人有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意味着忍让、等待的意思。当年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就是最好的诠释。“伸”大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意。说得俗一点,有本事的人都会为自己的理想、志向而奋斗。是雄鹰就要翱翔天空,是花草就要欣欣向荣,是有志向的人,就要学会展示自己。“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平常的轻视他忍了,而一等到机会来临,就如把锥子放入口袋一般破袋而出,展现自己的能力。“屈”与“伸”便是生命的一种平衡,而它们所缠绕着的是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