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彻底粉碎“酸性体质及食物酸碱性”之说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3-12

导言:鲁迅说“有杀人不见血的武器,那就是造谣言”。曾一时广为流传的“酸性体质引发一系列疾病”和“食物酸碱性”的流言虽已有不少澄清,但还是不乏追随着。谣言往往容易获得认同,传播, 有几个原因,1. 听上去很有道理,简单明白。2. 借着“专家“的名头。 3. 有商机可寻,有钱可赚。4. 经不起推敲。所以 现在逐一澄清。如果你能耐着性子看到了最后,那么恭喜你,你会比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具备医学常识,防止家人朋友上当受骗了。

[假]“什么是酸性体质: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应该在PH值7.35~7.45之间, 也就是说健康人体的体液应该呈现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如果PH值长期低于这个平均值,就是酸性体质。”

这段话很巧妙的掺合了一点正确的知识, 其余则是荒谬。 确实,人的血液PH 值在7.35~7.45之间 是弱碱性。这时这段话里唯一正确的说法。

人体内环境,如果把它定义体液,则远不只血液本身。简单地说包括细胞外液 (血液,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人体2/3的液体是存在于细胞里的细胞内液。 血液本身只占人体总液体量的十二分之一。所以,首先体液这个说法不正确。

另外,人体各个器官所分泌的体液的PH 值也大不相同, 因为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作用和调节系统。比如,胃里分泌的胃酸 (强度高达PH 1-2), 所以胃里环境永远是强酸性的,这样才能有效的消化食物。再比如,尿液PH正常值在4.6-8.0 之间。肾脏和泌尿系统是调节人体血液酸碱值的一个重要器官。如果一个人呕吐的厉害吐出了消化道里的东西(强酸性),肾小管就会吸收H+离子让尿液变碱从而维持血液内酸碱平衡。如果一个人严重腹泻, 阿司匹林中毒,酒精过量等,尿液就会变酸性来调节血液里积蓄过多的酸性。这里不多一一阐述以上不同引发酸碱和肾脏调节的机制,因为医学院光是学肾脏的调节作用和相关机制就学了整整一个月,附上一张当年要背的图解,就可知有多复杂。

下面是粉碎这个说法的关键的一部分,上面谣言说“如果PH长期低于这个平均值 (7.35-7.45),就是酸性体质” 错! 如果血液PH值低于7.35, 就是临床里的酸中毒了,轻者住院,重者有生命危险。平常你我身边好好的人是不会“长期低于这个平均值 (7.35-7.45)的”。酸中毒的病理,根据引发的机制不同,临床反应和治疗都不同; 但毫无疑问是在医院里的重病人才有的。酸中毒总体分两种,一种是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一种是呼吸性酸中毒 (respiratory acidosis). 碱中毒也分代谢性碱中毒( metabolic alkalosis)和呼吸性碱中毒, 这里就不提了。 举个简单的代谢性酸中毒的例子,I型糖尿病控制的不好可以引发酮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人体的脂肪酸代谢会产生大量酮体 (ketones), (人过度饥饿或酒精中毒时也会产生酮体),过量酮体会酸化血液。正常人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储存脂肪酸从而减少血液中铜体和脂肪酸含量,而I型糖尿病由于缺乏胰岛素就会引发酮酸中毒。 轻者恶心,呕吐,腹痛,重者神智不清甚至休克。呼吸性酸中毒的其中一个例子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常见于吸烟者)会导致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不正常,堆积二氧化碳,通过肺泡 (alveoli),进入肺毛细血管(pulmonary capillary) 最后进入血液。![强调: 肺是唯一一个直接跟血管通过扩散(diffusion) 方式联系的器官,消化道里和食物PH值是不会直接对血液产生影响的,而是要通过消化吸收变成蛋白质,糖分,和各种离子后再根据人体的需要进行吸收和肾脏的调节。] 二氧化碳在血液里跟水融合后会分解出H+ (方程式如下图)会导致血液变酸,但由于COPD 是慢性形成的疾病,肾脏有时间进行调节,血液里的PH值一般也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是急性呼吸衰竭引起的血液里CO2 浓度过高,那人就会昏迷和呼吸性酸中毒。在这个情况下,另外一个原因是缺氧产生的细胞坏死,坏死的细胞会产生乳酸在血液里堆积,也会产生代谢性酸中毒。总而言之,人体血液内酸碱值 如果不在正常7.35-7.45 之间, 那就是各种原因的酸或碱中毒,会有明显的临床反应需要救治, 而不是”酸性体质”这么轻松的东西了。

[假]酸性体质引发疾病的理论: 生活在快节奏环境中的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压力大等等都会引发酸性体质。例如工作压力及摄取过多酸性食物->细胞新陈代谢缓慢、代谢废物留在体内无法排出->血液净化减少、五脏六腑负担加重->免疫系统降低、身体疲倦、血压血糖严重失调->较弱的器官开始病变、疾病产生。

这段话看似头头是道,其实漏洞百出。头一句和下一句没有明显因果关系,如果把里面的“酸性体质”改称“碱性体质”,读上去似乎也有道理。

“生活在快节奏环境中的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压力大等等都会引发碱性体质。例如工作压力及摄取过多碱性食物->细胞新陈代谢缓慢、代谢废物留在体内无法排出->血液净化减少、五脏六腑负担加重->免疫系统降低、身体疲倦、血压血糖严重失调->较弱的器官开始病变、疾病产生。”

下面一一反驳。什么是“新陈代谢减慢”? 随着年龄增大,人的器官会老去,新陈代谢也会变慢,和吃东西没有什么联系。“代谢废物留在体内无法排出”?这样的人一定是一周三次肾透析,不然其中一个代谢产物堆积都足以要命。 “血液净化减少”?“血液净化”这个概念在医学上不存在,不明所以。“五脏六肺负担加重”? 饮水过量也会使你五脏六肺负担加重 (水中毒)。“免疫系统降低, 身体疲倦”? 熬个通宵就可以引起这些-放心,虽然对身体不好,但血液里酸碱值一定还是平衡的。 “血压血糖严重失调”?说的好像是高血压,糖尿病。 其机制复杂多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不是吃个所谓的“酸性”食物就能导致的。

假] 酸性食物是影响体液酸碱水平的重要因素之: ?造成酸性体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体过多的摄入酸性食品,如肉类、家禽类、鱼类、乳制品类、谷物类,它们被消化分解后,在体内留下氯、硫、磷等酸性元素。而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它们被消化分解后,在体内留下钠、钾、钙、镁、铁等碱性矿物质。最简单的一个原理就是碱性食品可以中和掉酸性食物,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我上面写了那么多,希望已经能够说服你食物和体液(按照7.35-7.45 的标准,严格说只是血液)PH 值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肾脏和呼吸系统是调节血液酸碱的主要器官,当疾病或中毒,如上面提到的糖尿病酮酸中毒,才会产生酸中毒。 

至于那些食物里的元素,且不说那些食物是否确实富含这些元素,他们在血液里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血液里的主要离子有钠(Na+),钾 (K+),氯(Cl-), 碳酸(CO3 2- , 由CO2和水形成的-所以是测血液里CO2 的指标),钙 (Ca2+), 镁(Mg2+), 磷 (PO32-)。至于硫是微量没有临床测量的意义, 铁离子更是只有在红细胞里转换的,根本没有游离的在血液里。(下图是临床上化验的血液里的一些离子和其他化学指标及其正常浓度,纪录法和单位都是参照美国的惯例)。

至于这些离子的酸碱性更是违背高中化学基本知识。酸的定义是能够释放氢离子(H+), 而碱的定义是能够接受氢离子。比如说氨氧离子(NH4+)是典型的酸性,因为在液体中能释放出氢离子(NH4+<------> NH3 + H+ ) 而钠(Na+),钾 (K+),氯(Cl-),  钙 (Ca2+), 镁(Mg2+) 等均是是典型的中性电解质。所以其他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如果你一定想知道血液里的酸性离子从哪儿来?那么恭喜你进入医学院第二年课程内容:血液里的酸有两种, 一种是可挥发性酸,来自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吸和肾脏调节。方程式如下:

CO2+H2O <---->H+ + HCO3-

还有一类酸叫非挥发性酸。一种是由带硫(S)的氨基酸分解产生的硫酸(来自食物),临一种是磷脂(phosphoplipid,也是我们人体内所有细胞膜的主要物质)代谢产生的磷酸。它们只能通过肾脏调节。氨基酸是蛋白质分解产物,同磷脂一样都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分子。

下面还有一些“酸碱”谣言的类似体,我就不一一展开来阐述了。

[假] “环境污染、作息不规律、恶劣情绪、运动不足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使得细胞居住的体内环境也被污染了,导致体质变酸”。 ?

基因和环境两个因素基本可以概括许多人类疾病的来源。但其中细分下来,不同疾病有多种不同病理, 不然美国的医学院就不会花整整两年时间教病理学(pathophysiology)。当然这句话前半句的说的一些确实都是对身心健康不好的东西,只是把体质变酸加在后面牛头不对马嘴。 就好像说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使得开车时刹车后还要等一会再停下来,导致了出车祸”一样不成道理。

[假]“自然规律决定体液必定要变酸”

好吧,即是这样,你还想违背自然规律?这跟秦始皇找长生不死药什么区别? 当然这是玩笑话。事实是生理调节决定血液(不是体液! )酸碱有个正常范围,不同疾病能导致过酸过碱。 而不是倒过来。

还有许多“谁谁谁”专家说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能说全世界医疗界没有人承认这些所谓“专家”,不过是被别有用心的人误传了,或是江湖骗子,或是缺少道德心的商人罢了。

上面的这些道理你问医生,他们都懂。只是要解释起来,确实需要费不少时间和口舌。相比听上去简单易懂的“人体酸碱体质”理论,后者更为吸引人。但是你耐着性子看到了这里,恭喜你! 你已经比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具备医学常识了。下次如果有人再拿这套理论忽悠你,或推销什么产品,你什么都不用说,只要把下面这个方程式递给他们,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by 冰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心系健康”:由国内外知名大学医学院教授,医生和学生的合作团队,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可靠易懂的健康知识和资讯。为了更好的满足读者的兴趣和需要,我们随时欢迎任何建议和反馈,让我们知道你所感兴趣的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