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党卫军第1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2014-03-13 | 阅:  转:  |  分享 
  
党卫军第党卫军第党卫军第党卫军第1““““北欧北欧北欧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志愿装甲掷弹兵师(作者:元首卫队)

《德国军事中心》所有,转载请保留

注:有关该师的更多照片可参看本站的:党卫军第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影集

序:S第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战史S第1师是我认为最具战斗力的党卫军作战师之一,其一直都在进行着最艰苦的一线战斗,而比较其兵力装备与取得的战绩来看,个人认为它甚至略超"帝国"师一筹。这篇文章是本人花费了1个月时间翻译和整理挪威人所著

的--<"北欧"师--荣誉与毁灭>(<"Nordland"--honourandextermination>的英译本。该书原著极为浩瀚,并收入了许多当年挪威老兵的回忆录和访谈。我尽力将其的大致战史编排出来,并舍去了该师的前身部队部分由于本人也是第一次进行如此的工作(真的好辛苦,由

其觉得Clifx老兄真厉害,嘿嘿--怎么好象有拍马嫌疑啊)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行多多指点:)

1943年初,德军最高统帅部(OKW)下令建立一个新的党卫军装甲军--第3(日尔曼)S装甲军(II(Germanische)S-Panzerkorps),该军下辖由德国人和斯堪第那维亚人混编的S第5"维京"装甲掷弹兵师(5thSPanzergrenadierDivision"Wiking"),同时还计划组建另一个

由外籍志愿者组成和指挥的S师。虽然在"维京"师里面也有大量外籍志愿者,但是其高级指挥官都是由德国人担当,所以德国人希望这个师里的指挥层能由外国人组成。然而此时"

维京"师由于正在东线激战,根本无法从前线撤回,所以组建第3S装甲军的计划暂时没有实现。1943年2月,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希姆莱(Reichsfuerer-SHimmler)命名这支外国人部队为"瓦拉格"师(Waraeger)--这是一位效忠于拜占庭帝国(Byzantium)的挪威瓦兰吉卫士

(Varangian)的名字。但是希特勒认为这个名字太晦涩,他认为经验丰富的"北欧"团(Regiment"Nordland")应当永远保留下去,所以在1943年3月17日,该师也被正式命名为"北欧"。同年春天,"北欧"师开始在德国南部上法兰哥尼亚(UperFranconia)的格拉芬维

(Grafenwer)训练营组建,其基干战斗部队由挪威军团(LeqionNorwegian)和丹麦自由兵团(FreikorpsDanmark)的老兵组成,所有的成员都是非德国籍的日尔曼族人,5月1日,党卫队旅队长兼党卫军少将弗雷滋。冯。舒尔滋(BrigadefuererundGeneralmjorderWafen-

SFritzvonScholz)被任命为师长,他是前"维京"师"北欧"团的团长。在完成了基本训练之后,"北欧"师和刚刚组建的第3(日尔曼)S装甲军于1943年8月28日派往克罗地亚和铁托(Tito)的游击队交战。在克罗地亚的3个月中,"北欧"师和游击队进行了残酷而又血腥的激战。1

月12日,其正式升格为装甲掷弹兵师。1月25日,第3S装甲军开始调离克罗地亚开赴东部战场并于12月2日全部抵达前线。

该军分派在苏联北部的列宁格勒(Lenigrad)以西奥拉宁巴姆(Oranienbaum)地区,隶属于林德曼上将(GeneraloberstLindeman)的第18集团军。12月10日,挪威团和丹麦团的各营已经进入他们的指定阵地,13日,全军完成作战准备。截止至12月30日,"北欧"师共有兵

员1393人(军官304人,士官1734人,士兵935人)德军此时早以觉察到苏军即将发动一场进攻。暴风雨终于于194年1月14日清晨来临!面对德军的是苏军第二波罗地海方面军,其共有6个满员的集团军,是德军兵力的4倍!在奥拉宁巴姆前线,苏军第2突击集团军(下辖2

个军,9个近卫师,3个坦克旅和1个海岸旅)集中攻击了由残缺不全的德国第9空军野战师守卫的防线。这个师遭受了强烈的打击,防线很快就被突破。此时,该师的南翼部队奉命后撤。这形成了对"北欧"师和第3S装甲军防线的严重威胁。挪威团第1营于1月15日晚发动了反

击,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在经过了接下来几天的残酷战斗之后,"北欧"师守住了防线。但在17日,该师在敌军的强大压力之下开始从被突破地域开始后撤。其原先防御的前线东西面防线也被迫转移至南北一线。

在师长舒尔滋投入了2个预备的装甲掷弹兵营后,该师和由荷兰志愿者组成的"尼德兰"(Nederland)部队以及被重创的第9和第10空军野战师尝试守住东南方向的防线。经过几次苏军的猛攻之后,防线在1月25日被撕开了一个缺口,这个小裂缝很快便蔓延开来。在新一轮

攻势之后,战线终于崩溃了!整条防线被水银般倾泻而入的苏军苏军分割成三部分。而处在

敌军突破区域的丹麦团第1营几乎全军覆没。

1月27日,第3S装甲军开始全面向爱沙尼亚的纳瓦(Narwa)撤退,在经过几天的激战之后,部队到达了卢加河(Luga)并在雅姆堡(Yamburg)周围建立了防御阵地,这是一条临时的防线同时在此重编撤退的部队。1月30日,在苏军猛攻下,第3S装甲军撤过了卢加河并炸

毁了所有桥梁。

此后,最高统帅部命令该军坚守包括雅姆堡桥头阵地在内的卢加河防线。然而苏军此时已经越过了卢加河的南面。这道命令导致德军损失惨重,1月31日,苏军又突破了北面,目标直指靠近芬兰湾(GulfofFinland)的纳瓦-约苏地区(Narva-Josu)与此同时,苏军对防守在雅

姆堡到帕多加(Padoga)一线的"北欧"师部队发动猛烈攻势。残酷的战斗持续了整整2日,直到2月1日该师才被迫放弃了卢加河阵地。第3S装甲军也在同日撤入纳瓦。在2月剩下的日子里,该军决定不论敌人的攻势如何猛烈也要守住纳瓦桥头阵地。

194年3月初,苏军在纳瓦的地面进攻受阻之后,改为对该市的炮击和空袭。同月月中,在经过几天无情的轰击之后,苏军开始在城市地面的防线发动攻击,守卫在这里的是第4S"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旅(4thS-Freiwiligen-PanzergrenadierBrigadeNederland)下属的S

第48"谢法特将军"装甲掷弹兵团(S-PanzergrenadierRegiment48"GeneralSeyfardt"),尽管残酷的战斗超出了极限,但是该团的荷兰掷弹兵们还是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守住了阵地。在进攻失败之后,苏军转而向该市的西北面的防线突袭,面对他们的是S第49"德。鲁伊特"

装甲掷弹兵团(S-PanzergrenadierRegiment49"DeRuyter")和S第54工兵营(S-PionerBatalion54),在经过几天的苦战之后,守军奉命从最初的战线上后撤,而"北欧"师的部队则协助稳定该地区的情势。

这次战斗标志了自从苏军突破"奥拉宁巴姆口袋"以来持续激战的终结,它暂时中止了苏军的攻势。纳瓦战役也演变成了一场狙击手之战。在这段时期内,挪威团和丹麦团的第1营由船运回德国重建。后来这两个营再也没有回到"北欧"师的序列,而于194年12月编入S

第5"维京"装甲师,参加了布达佩斯解围战。

苏军自6月初逐渐开始对德军防线增压并很快就演变为一场总攻势。6月2日,"巴格拉

提昂计划"(Bagration)开始,矛头直指德军在东部战场实力最强的--"中央集团军群"(HersgrupenMite),这是苏军期待以久的夏季攻势,他们很快就在德军战线上撕开了一个宽达40公里的裂口。这明显的表明德军部队在波罗地海国家和其它东部战场之间的联系

将要有切断的危险!

7月初,所有的德军部队开始考虑并计划从纳瓦桥头阵地向坦宁堡(Tanenberg)防线撤退,7月1日,在战线南翼的第18集团军首先遭到苏军第2波罗地海方面军的进攻,这导致了德军向马里恩堡防线(Marienburg)的全面后撤。同时也标志着纳瓦攻防战的结束。

7月19日,德军正式决定后撤至纳瓦河以西20公里的坦宁堡防线,撤退由23日开始。但在第二天苏军以南北两个方向发动了一个强大的钳型攻势,目标是切断第18集团军下辖的"纳瓦"军团(Arme-Abteilung"Narwa")7月25日,德军从纳瓦战线撤退完毕,苏军也同时穿越

了爱沙尼亚边境,向北直扑坦宁堡防线。

7月26日夜,苏军对坦宁堡发动了第一次进攻,最初他们突破了通向西面的主要公路,但是这个突破口很快就被堵住。27日晨,苏军再一次突袭,还是被党卫军掷弹兵们击退。战斗持续到28日,第3S装甲军在强大敌人的坦克和步兵的猛攻之下拼命的死守着摇摇欲坠防

线--也就在这悲惨的一天里,"北欧"师失去了他们敬爱的指挥官--。

当天,师长党卫队旅队长兼党卫军少将弗里滋。冯。舒尔滋在与其它参谋人员进行完战地会议之后,前往视察第24"丹麦"装甲掷弹兵团第13连的重武器阵地当他正在与连长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劳姆(S-HauptsturmfuehrerLaeum)交谈时,不幸被一枚苏军重炮炮弹的弹片击中

头部,虽然在拉库热(Rakuere)的特别外科手术站进行了抢救,但是还是由于伤势过重而宣布不治。他于8月5日追授银质双宝剑橡叶骑士勋章。继任者为第3S装甲军总参谋长党卫队旅队长兼党卫军少将约臣。齐格勒(S-BrigadefuehrerundGeneralmjorderWafen-SJoachim

Ziegler)

在7月剩下的日子和整个8月里,第3S装甲军始终进行着最残酷的激战,但是这些欧洲志愿兵们凭着他们超人般的牺牲精神和钢铁般意志仍坚守住了阵地。9月14日,在爱沙尼亚的德军开始奉命向拉托维亚撤退。种种迹象表明苏军正准备发动一轮攻势。第3S装甲军于

18日至19日夜开始后撤,2日晨,"北欧"师占据了拉托维亚首都里加(Liga)西北30公里的阵地,当晚全师在该市西南重新部署。

在苏军攻入该地区后,为了凝聚一条新的战线,该师撤到了图库姆斯市(Tukumms)附近的集结地域并于9月28日发起反击,夺回了原先西南方向的阵地。在接下来的2个星期里,党卫军掷弹兵们与数倍与己的敌人进行了英勇抵抗,但是很明显他们坚守的防线过长,而敌人

又过于强大。于是在10月6日,整个"北方"集团军群(Hersgrupen"Nord")开始向拉托维亚的西部省份--库兰(Kuland)撤退。其大部分的部队就在战争剩下的日子里被围困在"库兰口袋"中,最后只有少数幸存下来。

10月12日,"北欧"和"尼德兰"的部队撤退至库兰前线以南地区,13日在多加河(Daugaua)上最后的一座桥被德军炸毁,同日苏军完全攻占了里加市15日"北欧"师建立了几个星期以来第一条稳定的防线。第二天苏军开始发动猛攻,防线一度被突破但马上又被守军堵上--这样

激烈的拉锯战一直持续了整个10月。

10月27日,苏军在一轮强大的炮火准备以后打响了第二次库兰会战。步兵在坦克的伴随之下向第3S装甲军的阵地压过来。很快防线就被撕裂,但是党卫军志愿兵们一次又一次的将敌人击退。在苏军进攻失败之后,一种不祥的安宁笼罩在战场上,而在这2个月的时间里,

194年9月,在那瓦前线的党卫军第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第1“赫尔曼·冯·萨尔扎”装甲营的黑豹式坦克

德军有了休整的巩固防线的机会。1945年1月初,"北欧"师阵地前的敌人活动又开始频繁起来。1月20日,苏军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当时一名该师的挪威士兵在后来回忆到:"我们都在紧张的等待敌人到来……坦克从地平线的那边出现了……成千上万的俄国人仿佛野兽一

般从地底涌了出来,他们狂呼着"乌拉",我们感到脚下的土地在颤抖…他们不是要消灭我们而是要吃了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生还的希望了……"在敌人的狂攻之下,第24"丹麦"装甲掷弹兵团几乎全灭以至于德军不得不将第14装甲师调到该团的阵地

上进行反击。1月底,损失惨重的第3S装甲军计划从库兰撤回德国本土进行整编,撤退于31日开始。2月初,"北欧"师从拉托维亚的里堡港(Libau)船运回德国。这是一次危险的行动,然而大部分人员最终都安全抵达德国,只有一艘运兵船"莫伊拉"号(Moira)被苏军潜艇的

鱼雷击沉,这艘船搭载着属于S第23"尼德兰"志愿掷弹兵师的部队(23S-Freiwiligen-GrenadierDivisionNederland),全船无一人生还。在德国,第3S装甲军和早先已经撤离回来的部队重新汇合此时,该军下辖:S第27"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27SFreiwiligen-

GrenadierDivisionLangemarck)的一个战斗集群、S第28"华隆"志愿掷弹兵师(28SFreiwiligen-GrenadierDivisionWalonien)、S第10"福隆德斯伯格"装甲师(10SPanzerDivisionFrundsburg)的部分部队和S第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

SFreiwi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Nordland),隶属新组建的第1装甲集团军,指挥官为党卫队副总指挥斯特内(S-ObergrupenfuehrerSteiner)而第3S装甲军军长任命为一名国防军军官马丁。安林上将(GeneralMartinUnrein。)

2月16日,该军奉命发动攻势以铲除安斯瓦尔(Arnswalde)一带的敌军突出部这次行动代号为"至日计划"(Sonenwende),德军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大将(Guderian)开始计划发动一次全线的总攻,但是希特勒将其修改为一次局部的反击。在进攻一开始,"北欧"师取得一定

战术上的成果,攻占了依那河(Ihna)河岸。然而随着苏军抵抗的增强,前进的势头开始放慢。在18日的激战之后,德军成功的掩护了难民们从安斯瓦尔德安全疏散。接下来的两天里,双方一直在该市进行着苦战。

21日,德军认为与日益增强的苏军继续纠缠下去除了徒增伤亡之外以无任何意义,于是军长斯特内下令全师撤至依那河北岸。从23日至28日,第3S装甲军开始缓慢后撤到斯塔加德(Stargard)一带和奥德河以北的斯特丁(Stetin)

3月1日,苏军在猛烈的预备炮火之后再次发动了进攻。战至中午,德军开始前面退却,(Scheberg)失守。此时的第3S装甲军几乎损失怠尽,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不顾一切的阻挡

住敌人的前进。在接下来的的几天里,"北欧"师和其它部队被步步逼退。3月4日,全军撤至阿尔特丹(Altdamm)。3月8日,大部分部队已成功的在阿尔特丹周围建立了防御阵地,如果这里失守,那么奥德河将是东德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的防御部

队进行了亡命死守,双方的伤亡都十分惨重。最后在14/15日夜,桥头阵地被放弃,仍然在奥德河东岸的"北欧"师部队撤退至阿尔特丹城内。

该城的激战在17日达到了白热化阶段,"挪威"和"丹麦"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失但仍旧死守阵地直到19日。当日夜,最后一名守军从该城撤离。

从阿尔特丹撤出后,"北欧"师奉命前往施维特-巴特-弗瑞恩瓦尔德(Schwedt-Bad-Freinwalde)地区并且得到了一些复原伤兵和来自空军以及海军人员的补充,此外他们还得到了小部分车辆,战斗力得到了一点回复。

4月16日,"北欧"师接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最后一道命令:进入柏林的东部防线。从17日至20日白热化的战斗一直在该师的阵地上持续。2日,该师被迫撤入柏林市区的蒂尔加腾(Tiergarten),这里成为了"北欧"师的最后战场。在这段日子里,师长齐格勒开始变得沮丧

因为他不想看到他的在这座废墟般的城市里被毁灭。有些部队在"北欧"师撤入市区时由于混乱而被分割成一些独立的战斗集群各自为战,"挪威"和"丹麦"团以及部分S第1工兵营的部队不久就发现他们正在守卫着斯普雷河(Spre)上的桥梁。

然而这些掷弹兵和工兵们很快就被乘着橡皮艇穿越斯普雷河的苏军突击队击退并被迫撤至已夷为废墟的政府区。与此同时,苏军主力在政府区南面的特雷普托公园(Treptow)开始对"北欧"师发起进攻--这里由S第1工兵营和S第1"赫尔曼。冯。萨尔扎"装甲团(S-

PanzerRegiment1HermanvonSalza)的残余守卫,装甲团团长S考施(S-ObersturmbanfuehrerKausch)指挥了该团在战争中最后一次装甲攻击,成功的阻止了敌人在此处的进攻。

25日,在斯普河和泰尔托运河(Teltow)的最后一战打响,此时由于师长齐格勒已经丧失了全部斗志,不能够再正常指挥部队,所以党卫队旅队长兼党卫军少将古斯塔夫。库鲁肯贝格博士(S-BrigadefuehrerundGeneralmjorderWafen-SDr。GustavKrukenberg)接替了他

的位置。他还带来了30名S第3"查里曼大帝"志愿掷弹兵师(S-Freiwiligen-GrenadierDivisionCharlemagne)的法国志愿兵并且迅速了重整了"北欧"师的防御阵地。第二天大部分的残存兵力退入了政府区并于27日撤至国会大厦(Reichstag)一带。从27日至30日守军们就

在这最后的几公里范围内做垂死挣扎,有的士兵竟然将自己用铁链锁死在据点的机枪座上!!

30日晚上8点,"挪威"和"丹麦"战斗集群的指挥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特讷德(S-SturmbanfuhererTernede)被师长库鲁肯贝格召见并被告知希特勒以死的消息,同时命令他率领幸存者突围。结果只有少数人安全逃脱,而临时属于该师的S第503重装甲营(S-

503SchwerePanzerAbteilung)残余的最后两辆"虎王"坦克(PzkpfwVI"KoenigTiger")也在国会大厦附近的电车轨道上被击毁。其他大多数人都在国会大厦和其它政府建筑物的防御战中战死或被俘。

1945年5月1日,苏军消灭了国会大厦里的最后一个抵抗者。5月2日,德军在柏林的卫戍部队宣布投降,大约有1300人被关入苏军战俘营,只有很少人后来活着回到了他们为之血战过的祖国。其他向英美盟军投降的"北欧"师幸存者最后被送回了自己的国家,他们经受了

重建的本国政府严酷的审讯和漫长的监禁,许多人不堪折磨而死。而该师向盟军投降的德国人则要面对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的"解除武装敌军死亡营"(DisarmedEnemyForcesdeathcamps)的饥饿,疾病和死亡。

另外根据Panzervor的BS的资料补充更正一下德军最后的突围兵力在4月30日希特勒自杀后,柏林德军城防司令部与下令所有守军尽最大努力突出柏林;主要为”北欧’师的国会大厦守军(约60人),主力为隶属S503重装甲营的5辆虎王(另一说法为2辆,其组员全为非德

裔人)﹐第2装甲团的2辆豹式﹐1輛突击炮及8辆各类型装甲车辆﹐该突围由(军衔麻烦请老C补上)戴尔(SUNTERSCHARFDIERS虎王314号的指挥官)所率领﹐于5月1日在弗雷德里克斯(FRIEDRICHSTRBE)地铁站口集结﹐并向西面突围试图突围至霍斯坦(HOLSTEIN)同

时向当地的加拿大军投降。但突围行动到5月2日受到苏军的猛烈阻截﹐所有坦克全部被击毁﹐只有小部份部队能徒步越过苏军的防线到达夏洛滕伯格(CHARLOTENBERG)﹐但最后他们也全数被俘﹐而并未能到达目的地哈威尔(HAVEL)

党卫军第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战史(附录)组建历程:

"瓦拉格"战斗队--Kampfverband"Waraeger"日尔曼志愿师--Germanische-Freiwiligen-DivisionS第1(日尔曼)装甲掷弹兵师--1.(Germanische)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1943年3月17日-1943年1月12日--S(第1)"北欧"装甲掷弹兵志愿师-(1.)S-Panzer-Grenadier-Freiwiligen-Division"Nordland"1943年1月12日-1945年5月3日--S第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S-Freiwiligen-

Panzer-Grenadier-Division"Nordland"

编制:师本部-StabderDivisionS第23"挪威"装甲掷弹兵团-S-Panzer-Grenadier-Division23"Norge"

S第24"丹麦"装甲掷弹兵团-S-Panzer-Grenadier-Division24"Danmark"S第1狙击兵团-S-Jaeger-Regiment1S第1"冯。萨尔扎"装甲营-S-Panzer-Abteilung1"HermanvonSalza"

S第1反坦克营-S-Panzer-Jaeger-Abteilung1S第1装甲炮兵团-S-Panzer-Artilerie-Regiment1S第1防空营-S-Flak-Abteilung1

S第1火箭炮营-S-Werfer-Batalion521S第1装甲侦察营-S-Panzer-Aufklaerungs-Abteilung1S第1装甲通信营-S-Panzer-Nachrichten-Abteilung1

S第1装甲工兵营-S-Panzer-Pioner-Batalion1S第1师后勤部队-SDivisionsnachschubtrupen1S第1医务营-S-Sanitaets-Abteilung1

S第1战况报导排-S-Kriegsberichter-Zug1S第1战地警察队-S-Feldgendarmerie-Trup1S第1战地后备营-S-Feldersatz-Batalion1

S第1惩戒连-S-Bew?hrungs-Kompanie1指挥官:

党卫队旅队长兼党卫军少将弗里滋。冯。舒尔滋(S-BrigadefuehrerundGeneralmjorder

Wafen-SFritzvonScholz)--1943年5月1日-194年7月28日党卫队旅队长兼党卫军少将约臣。齐格勒(S-BrigadefuehrerundGeneralmjorderWafen-SJoachimZiegler)-194年7月28日-1945年4月26日

党卫队旅队长兼党卫军少将古斯塔夫。克鲁肯贝格博士(S-BrigadefuehrerundGeneralmjorderWafen-SDr.jur.GustavKrukenberg)-1945年4月26日-1945年5月3日

兵力:1943年12月-1393人194年6月-1749人

194年12月-900人骑士级铁十字勋章获得者:28人

该师的外国成员:丹麦人:主要集中在S第24"丹麦"掷弹兵团,同时也分布在全师各部队。至1943年12月,共有军官41人,士官193人和士兵123人。至194年5月25日,共有军官37人,士官20人和士

兵832人,至194年9月15日,共有军官3人,士官162人和士兵191人。挪威人:主要集中在S第23"挪威"装甲掷弹兵团,同时也分布在全师各部队。至1943年12月,共有军官29人,士官62人和士兵705人。至194年5月25日,共有军官21人,士官48人和士兵

269人。至194年9月15日,共有军官20人,士官50人和士兵464人。爱沙尼亚人:只有很少一部份人在该师服役。芬兰人:少量芬兰志愿营的成员在该师服役。

比利时人:至1943年12月,共有军官1人,士官9人和士兵士兵15人,大部份在S第1装甲通信营服役。法国人:由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亨里。约瑟夫。菲内特(SHauptsturmfuehrer

Henri.Joseph.Fenet)指挥的法国S志愿突击营(FranzoesischesFreiwiligen(Sturm-)Batalion)与1945年4月在柏林归属该师下辖。另外还有来自S第3"查里曼大帝"师的残余士兵也被该师吸收。

德国人:分布在全师,最初该师步兵团的25%是德国人。在1943年12月,共有军官232人,士官1496人和士兵2403人。英国人:1945年3月底至4月初,共有8人在S第1装甲通信营第3连服役。

荷兰人:1943年12月,共有军官1人,士官19人和士兵24人在S第1装甲通信营服役。瑞典人:至19423年12月,共有军官1人,士官5人和士兵3人,至194年5月25日,共有军官2人,士官8人和士兵19人。至194年9月15日,共有士官3人和士兵42人。

他们大部份在S第1装甲通信营服役。瑞士人:少数在S第1装甲通信营服役。德意志族人:来自匈牙利的德意志族人在"挪威"团服役。

而"丹麦"团最初35%由罗马尼亚的德意志族人组成。在战争阶段,还有很多来自比利时,丹麦,克罗地亚,爱沙尼亚,荷兰,拉脱维亚,利陶宛和乌克兰的德意志族志愿者在该师服役。

献花(0)
+1
(本文系疏帘邀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