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记米格-15的前身“纳粹德国Ta—183喷气式战斗机”
2014-03-13 | 阅:  转:  |  分享 
  
记米格-15的前身——纳粹德国Ta—83喷气式战斗机熟悉军事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那场震撼世界的大空战。在那场空战中,处于劣势的中国空军取得了对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空军作战的胜利。朝鲜战争空战中中国空军的胜利一方面是靠年轻的中国空军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

气概和决出的战略战术。但另一方面与装备也有很大关系,当时中国空军装备的具有世界一流先进水平的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的优异性能对空战的胜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人们对朝鲜空战中的米格-15津津乐道的时候,当米格-15的东家苏联人一直将米格吹捧为自己的骄傲时。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朝鲜战争爆发5年前的1945年,米格

-15的直系父亲就已经在战火熊熊的欧洲,在纳粹德国诞生了。它,就是纳粹德国末日一系列战斗机计划中的一项,就是在人类航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a-183喷气式战斗机。二战发展到194年,战局对纳粹德国越发不利。面

对每天遮天蔽日的盟军战略轰炸机群,希特勒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他把这些怨气都发泄到他的手下们身上。其中就包括纳粹空军司令戈林。戈林实际上已经尽力了。但无奈自己就实在没别的本事了于是,为了对付整天在德国上空如入无人之境的盟军战略轰炸机群,戈林和希特勒把希望都寄托在新式武器的身上。这其中除了本系列连载前面提到过的Go-29战斗轰炸机—〔注:参见本人《B-2轰炸机的伯父—纳粹德国Go-29战斗轰机》〕和X-4(RK34)空空导弹—〔注:

参见本人《拉开空战导弹化的序幕——记纳粹德国X-4(RK34〕空空导弹》〕外,最让戈林关注的就是当时另外几个项目,其中就包括Ta—183喷气式战斗机。194年,二战已经进入尾声。纳粹德国空军为了自己的国家已经竭尽全力了。当时德国空军已经装备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ME-26喷气式战斗机。这种飞机在对盟军的空战中表现接触。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德国空军对

ME-26喷气式战斗机提出很多不满。于是,在前线将士的和自己的“元首”的压力下,纳粹空军司令戈林亲自主持进行“紧急战斗机竞标计划”,其主要目的就是为纳粹空军研制第2代喷气式战斗机。德国当时几家主要飞机制造商如梅塞斯米特、亨克尔和福克·武尔夫等为此展开激烈竞争。最终在权衡利弊后,福克·武尔夫公司的“FW-23计划”中标。

随即德国空军将次计划按管理依设计师的名字改为“Ta-183”。其实,早在1942年,Ta-183的总设计师库尔特·谭克就已经开始关注喷气式飞机的发展。当时有划时代意义的航空动力装置涡轮喷气发动机刚问世不久。库尔特·谭克已经意识到这种动力装置将给航空科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于是开始进行喷气式战斗机的前期研制工作,当时主要是进行

了气动力方面的预研工作。计划中标后,库尔特·谭克率领他的设计组开始进行研制工作。先后提出了4个方案,就是“Ta-183I”。其中还包括火箭动力。但这些计划要么过于前卫而不切实际,要么不能满足军方要求,所以相继被否决。于是库尔特·谭克率领他的设计组提

出第5套方案。在此方案,库尔特·谭克全面放弃早期的气动布局尤其是机翼。在方案中首次提出在人类航空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后掠型机翼。该方案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德国空军高层的认可。随即转入全面研制阶段。Ta-183为单座单发喷气式战斗机,采用当时很新潮的

机头进气,布局采用的大后掠薄型机翼以及带有后掠的平尾的型尾翼的气动构形,为中单翼配合T型尾翼。主翼后掠角高达40°。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使当时所有能用的涡轮喷气发动都无法提供足够的推力。因此只能采取增加主翼后掠角度的方法。同时主翼采用具有当时世界顶级水平的薄型机翼设计。德国航空专家们根据自己在20世纪40年代的研究成果发现减小主翼厚度可以有效提高飞机速度和机动性。所以在Ta-183上德国人大胆采用了大后

掠翼和薄型机翼这两项对后世航空科技产生划时代影响的技术。Ta-183的垂尾掠角达60°,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飞行时的未定性和平尾需要。平尾采用绝无仅有的有一定上反角的T型后掠平尾。设计结果,Ta-183的气动布局完美的的适应了动力系统。Ta-183的动力系统采用HeS-01涡喷发动机,推力130公斤。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由于是薄型机翼,所以起落架只能收入机身而无法收入机翼。Ta-183的固定武器是4门30毫米机炮,这在以前的德国战

斗机上是没有的。同时还准备使用当时仍处于研制阶段的RK-34空空导弹,一共可以在翼下挂载4枚。如此强大的火力明显是针对当时盟军的战略轰炸机。30毫米的大口径机炮和4枚RK-34空空导弹赋予Ta-18在盟军的战略轰炸机自卫火力和护航战

斗机火力射程以外就可以进行有效攻击。但由于机头进气的限制,Ta-183无法安装机载雷达,这限制了Ta-183战斗力的发挥。同时Ta-183也可以携带50公斤炸弹和使用机炮执行对地攻击任务。为此Ta-183专门配制了必要的防护装甲和轰炸瞄准具。Ta-183身材很短,气泡型座舱位于机头上不。机体采用金属和木材的混合结构。这实在是处于无奈,因为到194年德国已经处于盟国的全面封锁之下,金属材料已经严重短缺。不得已只得使用木材来代替。Ta-183的机

翼就是由多层胶合的木板制成,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机翼载荷的不足。Ta-183机长9.2米;翼展10米;全重508公斤;爬升率90米/分;最大速度96公里/小时;升限140米;航程公里。武器为4门30毫米机炮、4枚RK-3空空导弹和50公斤级炸弹。

1945年1月,福克·武尔夫公司制造的首批16架样机交付。纳粹空军正式将其定名为Ta-183“乌鸦”式喷气式战斗机。戈林对Ta-183寄与厚望。希望依靠Ta-183和其他新式武器来夺回制空权,按计划,在完成一系列地面试验后,Ta-183将于1945年进行收队。一切似乎都在向戈林表示胜利即将来临。可纳粹的时间已经走到尽头了。1945年的4

月8日,在实现得到准确情报后,在美国空军支持下,一支准备许久专门负责抢夺德国最新科研成果的英国伞兵特种部队就攻占福克·武尔夫飞机工厂。结果Ta-183最终没能飞上天空。英军在占领工厂后多次击退纳粹军队的反击,一直坚守到增援美军的到来。结果,整条Ta-183、全部技术资料和所有全部16架Ta-183样机都成了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战利

品。但美国人对并不十分感兴趣。因为此前他们得到另外一种东西。而随后不久1945年月2日,苏联红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在纳粹德国航空部一间地下室的保险柜里,苏联情报机构负责搜集纳粹德国科技情报的特别分队成功缴获一整套Ta-183的设计图纸和全部技术资料。苏联人将这些资料带回国内交给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1946年3月,苏联人按照德国设计图纸照葫芦画瓢的仿制的架Ta-18完工。但苏联人发现原型设计存在一系列的如翼尖失

速等问题,随即对原型进行了一系列改进。1947年月12日在二战结束2年后,Ta-183终于在昔日德国人的死敌的国土上冲进蓝天。在完成试飞和改进后,1948年5月,苏联版本的改进型Ta-183正式投产并开始大批量装备苏联空军。这就是日后威震世界的苏联一代名机——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德国人没有完成的事业终于在苏联人手中修成正果。

在米格-15身上到处可以看到德国Ta-183喷气式战斗机的影子。最直接的就是两者外形和气动布局几乎一模一样。德国Ta-183喷气式战斗机在人类航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他始终没能在他的故乡德国起飞,但是德国人在Ta-183喷气式战斗机上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技术如后掠翼和涡轮喷气发动机等对人类后来的航空科技尤其是对人类战后的战斗机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今天所有战斗机上都可以看到这些技术成果的运用。Ta-183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者库尔特·谭克战后辗转阿根廷等国。后来他曾经到过印度,亲手设计了印度历史上第一架所谓“国产”喷气式战斗机“风神”。1983年,一代航空天才库尔特·谭克在故乡德国逝世。虽然库尔特·谭克是出于战争目的进行Ta-183的设计。但他取得的科研成果对人类航空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得到后世的敬仰!

纳粹德国原本指望依靠Ta-183喷气式战斗机等新式武器来扳回败局。但即使真能完成研制,不可能拯救反人类的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的灭亡。唯一能现实出来的只有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们所爆发出那种令今天的人看来都感觉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今天,残留下来的极少量Ta-183喷气式战斗机和其他纳粹末日武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潜射弹道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地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和AIP潜艇等一起,对人类后来的军事科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们一起向世人展示出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们所爆发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创造力。这些成就至今仍然在人类一些最新武器装备上散发着光彩。

苏联人根据Ta-183喷气式战斗机改进米格-15在朝鲜战争中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而同时,作为米格的生死对头的美国空军当时最先进的F-86喷气式战斗机同样不是美国人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样也是改进自另外一种纳粹德国的科技产物。那着又是怎样一种飞机呢?

献花(0)
+1
(本文系疏帘邀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