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世名画全集(6)

 书楼寻踪馆 2014-03-13

 《白头丛竹图》

​076 《白头丛竹图》 

宋 佚名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姓氏。审其作风,当是南宋早期画院中人所写。

 《白蔷薇图》 

077 《白蔷薇图》 

宋 佚名

    此图亦是散页,不知原载何册,上有“马远”二字签名。马远所画的花卉,见者不多。此幅画盛放的白蔷薇,一笔不苟,可称是宣和画院的嫡传子孙。如果不是有他的题名,我们不会以它为马远所作的。可见能者所写,是无所不臻其极的。

 《梅石溪凫图》 

078 《梅石溪凫图》 

宋 马远 绢本设色 纵27厘米 横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绘梅枝斜出石上,水中有群凫飞集浮泳。剪裁、构图新巧。有款“马远”二小字。所绘梅枝刚劲曲折,又有力度,用焦墨勾勒的树干,显得“瘦硬如屈铁”。山石用大斧劈皴,坚实、爽朗而有力。水波绘制出动意,表现迂回、盘旋以及由微风吹起的微波,画得十分动人。此图属于所谓“江湖小景”的小景画范围。

 《晓雪《晓雪山行图》山行图》 

079 《晓雪山行图》 

宋 马远 绢本水墨 纵27.6厘米 横42.9厘米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山西永济人。南宋光宗、宁宗时(1190—1224)的画院待诏。家中五代皆为宫廷画师。他继承家学,擅画山水,取法李唐而自出新意。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此图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画面近与远的笔墨,浓与淡效果,有着较强的画面空间感。

《雪滩双鹭图》

080 《雪滩双鹭图》 

宋 马远 绢本浅设色 纵60厘米 横38厘米

    此图显示出马远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技巧和特定的环境气氛与意境的表达能力。隐约出现的远远的高大雪山的一角几乎布满整个画面。以此为背景,不仅点明了作品的环境气氛,而且对作为重点描写的前景的山石、树木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从左侧伸出的带有积雪的树枝,向下弯曲后转向右上伸长,横斜曲折极富变化。左侧及下部的山石,以带水的墨笔作大斧劈皴画出方硬有棱角的“一角”。

《倚云仙杏图》

081 《倚云仙杏图》 

宋 马远 绢本设色 纵25.8厘米 横27.3厘米

    《倚云仙杏图》可以看出马远花鸟画的基本面貌,用笔工整,设色浓重。此图只画出从画幅左下角伸出的花枝的一部分,这种局部描写的构图手法,与他的山水画中的“一角”、“半边”处理有相通相似之处。花枝曲折横斜,然后一分枝指向左上,一分枝指向右下。枝条以细笔浓墨钩勒,再施以水墨渲染;枝上层层叠叠盛开的花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则施以厚重的白粉加淡红,萼片施以紫色。整个花枝既有曲折多变而挺秀的姿态之美,又透露出几分华贵之气。

 《绿橘图》

082 《绿橘图》 

宋 马麟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画幅上有“马麟”二字的题名。观马麟的题名,和马远的绝不相同,其画的风格亦甚相异。麟于花卉尤工。曾见其梅花一轴,枝干苍古,而花苞鲜妍,似欲喷出清香来。此绿橘图,亦正足见其是写物的妙手也。

 《层叠冰绡图》

083 《层叠冰绡图》 

宋 马麟 绢本设色 纵101.5厘米 横49.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马麟花鸟画的存世名作。描绘绿萼梅两枝,一俯一仰,婀娜多姿。据称,绿萼梅花萼、蒂纯绿,枝梗带青,系梅花中极名贵的品种。画面梅开似玉蕊占风,琼葩含露,绰约玲珑,清幽冷艳。扶疏的瘦枝玉蕊清冷,暗香浮动,为典型的“院体”宫梅。画家以钩勒法淡墨细线写出花瓣,再层层填色。以水墨绘枝,重彩染花,强烈的对比映衬,生动地体现了寒梅冰肌玉骨之美。

 《暮雪寒禽图》

084 《暮雪寒禽图》 

宋 马麟 绢本设色 纵27.6厘米 横42.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麟继承了家学渊源,不但山水楼阁画得如泣如诉,在花鸟画方面也有深厚的功力和独到的美学思想。《暮雪寒禽图》画苍寒暮雪中展翅未禁寒的小鸟,在簌簌的寒风中依然挺立的情景,将寒禽那种不畏严寒风霜的品德作了很好的渲染。画家精心刻画盘错多节的枝桠和风竹傲雪的景色,画面设色古雅清逸,笔墨清淡,是一幅意境清幽的花鸟画佳作。

《荷香消夏图》
《荷香消夏图》

085 《荷香消夏图》 

宋 马麟 卷 绢本浅设色

    此图卷描绘一平湖柳堤、荷香清夏的景物。在广阔的湖面上,微波轻荡,碧叶莲莲,而近处群鸟,则更为画面增添无穷生趣。画中笔法细秀,描物具体,尤其柳树变化多姿,树叶丝丝勾出,又如烟动。其用墨以淡为宗,又浓淡相间,着色亦淡雅,更加烘托出了其境界的祥和安静,从中可以见出其父马远的显著影响。

 《红梅孔雀图》 

086 《红梅孔雀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见《虚斋名画录》)。签题马麟作。细审画上题名,与马麟的风格十分迥异,其作风亦不相似。马下一字模糊不清,不宜误认为麟作。所以只好以无名氏收录于此。或许是马氏一家之作,但作品的年代似乎比马麟早。

 《胆瓶花卉图》 

087 《胆瓶花卉图》 

宋 姚月华

    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图》(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姚月华作,上有宁宗(1195一1224)题。签题姚月华,无考。姚月华可能是宁宗时代的一位女画家,她的画笔力纤细,画风精巧细腻。

《垂杨飞絮图》

088 《垂杨飞絮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杨后作。杨后是宁宗妻,《图绘宝鉴》和《画史会要》诸书均不言其能作画。此幅上题云:“线撚依依绿,金垂袅袅黄。”但不知此画是否亦出其手。《画史会要》载有杨后的妹妹(一作杨娃),会稽人。宁宗皇后妹,以艺文供奉内廷。工诗善画。尝写鹤图,颇精。很难断定是或杨后妹子所画,还是由杨后题签的?

 《秋树鹧鸪图》 

089 《秋树鹧鸪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一鹧鸪站立在几近干枯的树枝上,尖嘴利爪,眼睛圆瞪,眼光犀利无比,全身羽毛着浓墨渲染,手法写实,羽毛似乎闪闪发光,油亮乌黑,体现了宋代画院的画风。与之相反的是秋树的另一枝,繁叶茂密,然而因为秋天的来临正变得逐渐干枯。此画体现了南宋院画的典型特色,虽然本幅并无名款,但并不影响观者的判断。

 《秋柳寒鸦图》 

090 《秋柳寒鸦图》 

宋 梁楷 绢本 纵24.7厘米 横2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为纨扇形,用墨笔画一株柳树和疏朗的柳枝,有二只寒鸦正在寻觅归巢,一轮初升的明月被薄雾掩映,月色暗淡,夜幕朦胧,意境清幽凄冷,笔法简劲,属于梁楷的简笔画一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