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作文模式初探

 碧荷飘香 2014-03-13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作文模式初探

金阳街道中学  王文娟

    作文教学一直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而作文评改更是令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束手无策。鉴于此我依据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论,根据我校的“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结合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及中学生的特点,对小组合作互评互改作文模式进行了初探,以期从小组合作互评互改方面打开一个突破口,来唤醒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目前语文教学中作文批阅的现状

    长期以来,作文评改模式机械的重复着“教师改,学生看”,作文交上,学生也就完成了任务,文章只存在某学生和教师间的单项交流,而且是学生“交”上来,教师“流”回去,学生应付,教师忙碌,费时费力,劳而无功。另外教师的评改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学生文章的好坏,这样时间一长,势必就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写作的个性和创造力就会被扼杀。这种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作文评改模式已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作文互评互改模式实施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评改当中,使他们成为评改的主人。

    1.小组编组方式。

    我校采取“等次混合编组”和“固定中心组”相结合的小组合作方式。“等次混合编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而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布置学习任务时,一定要让学生都干活、干全活,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但又要有所侧重,每个组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组长、记录员、报告员、检查员),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合作的效率与质量。

2.小组合作流程。

(一)典型引路、全班会诊

(二)集思广益、小组评改、

    (三)精益求精、自我修改

    (四)教师引领、赏析评价

    (一)典型引路、全班会诊

    1.出示例文,诊断病情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上去之后,粗略地浏览,从总体把握学生习作情况,然后挑选一份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在习作修改课上,和学生共同诊断病情,指导修改。

A.教师出示例文,学生自由诵读,对例文有整体印象。

B.再看思想认识。这里的思想认识也就是文章的“立意”。文章是一个人思想认识的反映,看文章的“立意”即看作者的思想认识是否正确。文章再好,思想不端正,那也是不可取的。

     C.看内容。这里的内容也就是作者选择的材料。看作者的选材是否符合习作要求,是否典型。

     D.看结构,即文章的形式。好的文章不仅要有好的思想内容,还要有好的形势。重点看文章的开头、结尾、分段及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

     E.最后修改字词句及标点符号。这一步重点指导学生看文章是否有病句,是否有表达不清甚至错误的句子。

     通过示范举例,使学生明白由“整体到局部”的修改方法,也只有从全篇入手进行修改,才能统观全局,从大的背景上权衡得失,局部修改才能有依据,才能有效的提高作文水平。

     2.典型引路,示范修改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采取师生共同讨论,教师示范修改的指导方法。

在师生共同诊断病情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诊断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最后由教师示范修改,使学生明白怎样修改。修改后,同学们对照原文,比较、揣摩,学生从中慢慢领悟修改习作的“诀窍”。

这种指导方法,对于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修改方法,提高自改能力是很有效的。对于刚开始试行的班级,这一环节应用时长一些,等进行一段时间后,这一环节用评改课的6分钟左右时间就可以了。

   (二)集思广益、小组评改

    1.全员参与,小组“会诊”

进行小组评改,重要的的是全员参与,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学生分好工,保证修改过程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习作可以由小作者本人大声朗读,也可由组长朗读,大家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想,每一个组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建议、意见),还可以和大家争辩。首先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勾画出错别字不恰当的词、不通顺的句子以及好词佳句;最后每项给出评价意见(要有激励性,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

2.比较优劣,取长补短

    修改完小组内所有成员的习作后,在小组内比较这几篇习作,可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如:内容(题材)、立意、表达等。从内容上比较,可让学生打开思路、丰富写作材料;从表达上比较,可让学能体会到相同题材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3.佳作欣赏,增强信心

    在小组内赏析习作中的一些好的片断(哪怕是一个生动的句子、一个恰当的词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肯定创新意识,保护独特感受,这样,既能向别人学习,又能增加自己的信心和作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评价的时候多提优点,特别是对待后进生的作文更不能当头棒喝,而应致力于劣中选优,沙里淘金,对点滴成功之处加以肯定与表扬,诱发其写作的积极性,产生再创造的欲望。有时也鼓励学生毛遂自荐,主动将自己的作品交流,与大家分享。这样一来,使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学会“自我愉悦”,有更大的目的追求,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精益求精、自主修改

    最后,在小组评改的基础上,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经过以上环节的评改,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趁热打铁,自改习作,达到习作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四) 教师引领,赏析评价

     1.小组汇总,上报评价

    小组合作外还有小组间的竞争,每组推选一篇修改好的习作,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要提出自己的质疑。

2.教师总评,鼓励

    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因此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够准确、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对于重点问题,加以强调,对于学生的观点,加以概括小结,使之条理化;对于学生尚未发现的问题,“疏之、导之”,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写作思路。

而对学生写作态度的评价,更是特别重视,为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尝试成功的快乐,享受成功的乐趣。评价时,采取进步奖、优秀奖、希望奖、创新奖的评奖方式:对学生用词造句用得妙的、构思新颖的习作给予“创新奖”印;对在细节描写处恰当用上佳句的习作给予“进步奖”印;对想象丰富的、内容具体的习作给予“优秀奖”印;对开头结尾写得好的习作给予“希望奖”印。这样一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进取心和竞争心,促进全体同学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3.畅谈收获、体验成功

学生在完成一次习作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谈谈自己最感满意的地方。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只要经历一次成功的体验,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的力量。因此要让更多的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体验到习作成功的乐趣,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一致的。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模式,刚开始实行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相对多一些,头绪也比较杂乱,但这种评改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它不但会刺激学生潜在的创作欲望,而且会顺理成章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评价权在学生自己手中,谁不想在同学面前露一手?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作文评改就不再是“烫手的山芋”,学生的写作也就不再是“唉声叹气”。这种模式运用熟练之后,教师就可以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完成写作和评改的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