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五:交往的品德考点31:理解自己生命来自父母,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为什么要感报答父母?如何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什么要感报答父母?答: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2)父母使 家成为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3)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如何报答父 母的养育之恩?答:1)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2)孝敬父母,对父母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3 )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 报答。考点32: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的含义?为什么要诚实守信?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诚实的含义?答:“诚“就是诚实 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为什么要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 原则。2)我们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失信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3)为人诚实,严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 德的升华。4)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成功的保证。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答: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对人守信,对事 负责。践约守信,实实在在做事。2)坚持实事求是;发生利益冲突时,站在多数人的一边;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情与法冲突时,站在法律的一边 。3)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①在对人诚信和尊重他人隐私相矛盾,要结合具体情况,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②在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恰是为维护对方的利益需要时,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实的道德。考点33:懂得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及实质是什么?怎样做到换位思考?考点34:理解人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 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怎样?怎样做到平等待人?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怎样?答:(1)人生而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 。(2)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不容轻视。(3)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受法定的权利,平等地 履行法定的义务。怎样做到平等待人?答:1)要平等对待你我他。①平等对待差异??②平等对待弱势群体。2)学会尊重他人。要求做 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考点35:懂得人们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宽容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宽容 ?怎样做到宽容?尊重的内涵?宽容的含义是什么?答: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为什么要宽容?1)宽容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2)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3)生活不能没有宽容,人们之间无意 之中的伤害,需要真诚的接纳、理解、原谅。4)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5)生活中不能 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能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怎样做到宽容?1)宽容差异,尊重个性。“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2)无意伤害别人,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原谅;对别人的道歉,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3)接纳自己,实事 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4)宽容是有原则,讲策略的,不是盲目的。宽容并不意味我们是非不分 ,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辩,麻木不仁。对别人的无意伤害和对家人、同学、朋友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但绝不迁就“坏人”“恶人”。尊重 的内涵?1)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2)尊重社会,表现为尊重道德、遵纪守法,承担 责任和维护权利等方面。3)尊重自然。核心是保护环境。考点36: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考点37:懂得平等交流,相互包容 、相互尊重。世界文化的特点?对待文化差异有哪些不同的态度?怎样对待中外文化?世界文化的特点?答: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在全 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对待文化差异有哪些不同的态度?答:有两种不同的 态度:一种是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的价值。一种是沟通,既尊重本民族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 平等交流,相互学习。怎样对待中外文化?答:弘扬民族文化,批判继承外来文化。1)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文化 差异,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2)面对文化差异,要克服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提高鉴赏力。3)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保护、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