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粒种子都渴望发芽

 花落会开 2014-03-13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又一次让感动充盈着我的心扉。文章中的两位父亲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芒,用他们博大的爱心呵护着他们残疾的孩子,抒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爱之歌。

        读着品着,宛似一幅画缓缓地展开,把我带入了一望无际的田野,一位农民在辛勤地播种,只见他挑选着颗粒饱满的种子,飞速种到地里,而那些瘪种子则被他一一挑出放在一边。刚好一位城里来的一对父子路过,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他把嘴巴附在他爸爸耳边,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城里的父亲靠近农民,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农民不解地看着城里人,依然回绝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望儿子,沉默了起来。好半天,他悄悄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连忙推回了百元钞票,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原来他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儿子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他明白了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他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孩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文中的两位父亲,用他们的爱心与善心,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开辟了一块属于他们的土地,让他们静静地发芽,开花!读罢,你也许会问我,城里的父亲和农民父亲,谁更伟大,我说他们都是伟大的父亲。城里的父亲,当孩子因为残疾,而感到自卑时,不失时机地给予孩子鼓励,煞费苦心恳求农民播种下一粒粒瘪种子,就等于为儿子播下了希望。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需要阳光的恩赐,雨露的滋润,更何况是一粒瘪种子。在父亲的眼里,哪怕是最瘪的种子,都渴望发芽,都想开花、结果。

        农民父亲形象,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当他得知城里的父亲的心事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金钱,选择了最肥沃的地段,为城里的残疾孩子,播下了满满的希望与幸福。故事到此结束,已经好感人了,没想到农民父亲亦有一个残疾的儿子,只不过经常被他关在家中,故事的延续,更加令我感动。农民父亲从城里的父亲的举动中读到了一颗真挚、真切的爱心,那是血脉相连的亲情,任何人都无法割舍的爱。

        农民父亲被深深地感动着,他也用他的爱心,为儿子的明天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深深地坚信即使是再瘪的种子,也有发芽的一天。从而让我们读到了又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

        爱自己的孩子,呵护他们的成长,天经地义,可在爱的路上,尤其是面对着残疾的孩子,作为他们的亲人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劳、倾注多少心血啊。

        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的确莎莉文给予了海伦无数次鼓励,在她最失意的时候,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刻,莎莉文总是如影相随,及时送上最温暖的慰藉。文中的两位父亲亦是再塑生命的人,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瘪种子一定会发芽、开花、结果的。

        由此想到生活里,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智力条件相对不够好的孩子,他们就像瘪种子一样,需要我们老师、家长为他们开辟一片肥沃的土壤,让他们静静地发芽。我们班上就有一位孩子,天生对语言的感悟力,相对其他孩子要欠缺些,平常不管是课堂,还是课下,很难听到她说话,加之小时候就没有接收过文学的熏陶,几乎没读过什么课外书,无论是语言基础题,还是阅读与作文,都感到好吃力,每次考试都是班上最后一名,为此家长着急,孩子自卑。我私下拉她过来谈心,感觉到她不是不努力,只是一时读不懂文字,作文干瘪,初中生了,几乎还是小学生的话题,而且不流畅,更甭说生动了。 

        怎么办,不能放弃她。只有降低要求,首先教会她做读书笔记,指导她先边看书边摘录,慢慢积累,培养语感。每次作文,都耐心与她交流,哪怕进步一丁点,就及时表扬。慢慢地激发她热爱文字的兴趣,再在课堂上注意锻炼她的口语表达能力。记得上次班上轮流讲文学,介绍作家作品,或选择其中某些精彩部分讲述,或对人物、事件、艺术表现手法等进行评述,她讲了一个爱心的故事,第一次看她准备得那样充分,第一次亮开喉咙,虽然还很羞涩,虽然声音还很细小,可对她来说,已经是个了不起的飞跃。

        更令人惊讶的是,刚刚过去的期中检测,她已经跨入了前二十八名,尽管我们一直不公布名次,可我私下关注了一下她的成绩,着实是惊人的进步。经过两年的磨练,小姑娘终于采撷到丰硕的果实。谁能想到当初的她,是多么柔弱的一粒瘪种子啊。虽然发芽,比起其他孩子迟了点,可毕竟发了。

       由此,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一粒种子都渴望发芽,是啊,只要是可以再生的种子,终将会发芽、开花、结果的。让我们一起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精心呵护每一粒种子,让我们都来做再塑生命的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