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生活于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更强,而且奔跑速度每分钟要快13米。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二者相同,差别何以如此之大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河两岸分别捉10只羚羊送到对岸生活。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谜底终于揭开了,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居住着一群狼,这使得羚羊天天处在“竞争氛围”之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因为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牵手“对手”,共度美好人生。在学习上有了对手,或暗暗找个对手作为自己的动力,是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最好办法。要把对手当做自己的竞争 伙伴,不要当做敌人,要羡慕而不是嫉妒,要通过公平的竞争来锻炼自己超越他人。实际上,真正迫使经营者到达成功彼岸的,往往不是朋友、也非顺境,而是那些可能置人于死地的对手。要学会“尊重对手、珍惜对手、甚至热爱对手。”
是否还记得孟子的那段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其实,这段话的实质不外乎用以下四个字惊醒概括——“逼你成功”。
正因为世界上有“逼”这件事情存在,我们才能自加压力,自施动力,一次次的锤炼自己,提升自己,进而超越自己。于是,就完成了一件件超乎自己能力的艰难诸事。
读书的学生,每天放学后不想做作业,还得做。因为师长在逼;
一个在家从不进厨房的人,家人长期外出,居然学会烧得一手好菜。因为环境在逼;
一个登山者,跳过一个他平常绝不敢跳的深沟。因为有只野兽在逼。
多少惊世骇俗的成功,自我极限的超越,在“逼迫”的条件下诞生了:金庸的武侠巨著是报社连载逼出来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杯酒逞英雄逼出来的;王勃的《滕王阁序》是骚客群集、各逞文采逼出来的……
试想,一个人如果不被自己逼,不被家人逼,不被环境逼,不被理想逼,不被信念逼,又怎么可能冲得久?又怎么可能会成功?
“逼你成功”,你不得不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