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闻 “足下”一词是表示对同辈、朋友的尊称,意思相当于“您”。 “足下”这个词出于一个典故。见刘敬叔《异苑》卷十。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后母骊姬的陷害,在外流亡19年。一次路过卫国时,重耳生病想吃肉,但是卫国不接待他,别说吃肉,连饭也吃不上。跟随他流亡的大臣介子推便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当了国君,称晋文公。晋文公欲封赏有功之人,但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赏,带老母隐居到锦山中(今山西介休东南)。晋文公去锦山找他,他避而不见,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迫使他出山,没想到介子推母子却抱着大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命令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说:“悲乎,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来,因一开始就代表晋文公所尊重的人,所以“足下”一词逐渐演变成对表示敬重的人的称呼。 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这四种称呼共同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脸,因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 (王洪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