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年教材选载2

 建平心命双修 2014-03-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6889301017hko.html

上册 吉凶

请读者思考:何为吉凶?何为吉何为凶?

吉是否就是顺利、有利于我?凶是否就是不顺、有害于我?吉总是好的吗?凶总是坏的吗?

这一问题在拙著《初级入门教材》中已经提及,读者可以参考阅读:

 

信仰不同者,所看到和理解的社会就不同。即便是在算命中,对于“吉、凶、成、败”四字的理解也会不同。

l         吉者未必有利可图————有利者当思吉中藏凶

l         凶者未必会有难以承受之苦————受苦者凶中寻吉

l         成者未必日后不悔————不可选择的成功其实是失败

l         败者焉知无福————外加之强力,可以四两而拨千金

 

我们今日年龄在30以下的读者已经很少用类似于吉凶成败这类的古文言词语了,当然是对其中含义知之甚少。然而,命理学之核心就是研究吉凶成败(本书以吉凶作为吉凶成败的简称):

l         格局——才能、事业、人生结构……——涉及成败

l         调候——机遇、机会……——涉及穷通、吉凶

l         喜忌——喜好、偏向……——涉及吉凶、范围

l         ……

我现在没有必要将话说得过于具体,更没有必要罗列详尽,因为这并不符合易学思维,只有在给读者留有余地时才有可能称得上是教学。

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切吉凶决定于用神,吉凶的样式由用神的旺衰样式决定。

为了给读者迅速理清这一本书的思路,我首先要给仅仅读过我《初级入门教材》的学生梳理一下命理学的核心——用神。

第一章 用神——失传条例

我接触“易”是从学习火珠琳占卜开始的,而后才转入四柱八字。正是这样一个过程,我对于这两门占卜学的发展历史有着我自己的理解,请先参考拙著《初级入门教材》中“命理用神史”一节:

命理用神史

战国至汉

唐中期以前至东汉

唐末至宋中

宋末至元中

元末至明末

明末至今

用神源革

纯粹干支、五行。无用神之说。

卦气。命理中之用神与今日之用神毫无关系。

符号、名词、神煞、意向……没有具体专指。

借鉴京房易、火珠琳,命理中以指问之事为用神。如问祖宗以年、父母、生合为用神,问财则以月时、财,生合为用神……

生态自燃性用神(四时五行)

常见用神

日元用神

病药用神在此五家中随意引申。

十干喜忌。

调候用神

冬需火、夏需水。

财官社会性用神(十神格局)

扶逆用神

衡量日主与格局二者之间的强弱,扶弱抑强,力求中和。

通关用神

八字贵生,故此借一十神使相克之神和睦相处。

专旺从化用神

丛旺不可反克日主,从势不可反克势。

时代背景

诸侯割据,各种思想大碰撞、大实践。

门阀、九品中正制、士族。荣华富贵以世袭、宗族遗传为主。佛道两教开始生长壮大。

科举考试、设立宰相,庶族兴起,荣华富贵可以依靠自身才能而得。民族融合。宗教影响命理。

民族融合。江湖兴起。人文启蒙。科技、政治、经济全面提速。

汉文化自强自省。江湖影响朝廷。社会发展动力逐渐向社会底层倾斜。

科技人文大发展大融汇。民智大开。人性发现到以人为本。

学术特点

以巫、占、卜为主,三者不分,即所谓巫医易同源。历法成型时期。命理中以五行干支为主。

卦气、神煞的鼎盛阶段。五行内涵丰富阶段。以年为主。

纳音五行至河图五行转化。以卦气衡量旺衰发展至十二生旺库衡量旺衰。弃年而以日为主。

借鉴火珠琳,创制十神、财官格局。

随着社会发展动力的向下倾斜,命理中相应的开始发现人的能动性(四时五行)和被动性(十神格局),并开始讲究中和(在此以前命理中不甚重视中和)。格局处于混乱期(主要因为:1,十二生旺库与地支藏干的不相兼容,2,人元司令与地支藏干不协调)。

用神、格局开始有定论。主要因为:1,人元司令与地支藏干开始兼容。2,从重视人元司令转为重视地支藏干。3,易医结合,命卜结合。

主要代表作

河图、洛书、甲骨文。“日书”。“京氏易”。

诸子百家经典。《五行大义》。《玉照神应真经》。《黄帝内经》。

《李虚中命书》。《玉照神应真经》。

《五行精纪》。《渊源、渊海》。

《星平会海》。《管见子平》。《渊海子平》。《神峰通考》。《三命通会》。拦江网母本。

《御定子平》。《栏纲网全集》。《子平真诠》。《任注滴天髓》。

 

宋末以至明初正是以十神为核心的子平命理成型时期,但这一时期也正是火珠琳法的成熟巅峰期。我始终以为:作为京氏易学代表的火珠琳法是有着众多子平命理所不具备的、而又是有子平命理众多“原始依据”的母系占卜学。不懂火珠琳法自然不了解这一层次的因缘,对于“用神”的理解也就会仅限于子平命理本身,而无法触及用神之原始依据了。本书前文提及及吉凶推断部分有“失传条例”,而这失传条例正是本节要涉及的用神之原始依据:占卜取用。下文就要为读者开解其中因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