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山泊的历史变迁

 束薪叟 2014-03-14

● 丁永林

据《辞海·梁山泊》:“泊,一作泺(泺是泊的古体)。在今山东梁山、郓城等县间。南部梁山以南,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移,环梁山皆成巨浸,始称梁山泊。从五代到北宋,多次被溃决的黄河水灌入,面积逐渐扩大,熙宁以后,周围达八百里。入金后河徒水退,渐涸为平地。元末一度为黄河决入,又成大泊。不久又涸。北宋以来,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相传宣和初宋江起义,曾屯聚于此。”从这段文字说明:第一,梁山泊的地理位置在今梁山、郓城等县一带;第二,梁山泊梁山以南的部分属于大野泽的一部分;第三,梁山泊存在于历史上五代到元末。第四,梁山泊形成和消失直接受黄河决溢及河道变迁的影响;第五,梁山泊是宋江起义的屯聚之地。限于目的,本文只围绕“梁山泊”的历史变迁史实作一叙述。

一、“禹陂大野”

先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广大平原上,湖泊众多,有如星罗棋布一般。汉初的《尔雅·释地》有所谓“十薮”:“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获”。“十薮”中除云梦、具区在长江流域外,其余均在黄河中、下游。《周礼·职方》作九薮,少大陆、海隅、焦获,多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养。此外见于《左传》、《国语》以及诸子百家之书,称为湖、泽、浸、薮的,多至不可胜计。到了公元六世纪,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黄河下游的湖泊,仍有一百三十多个。这些湖泊均与相应河渠及其分支相通,起到分疏或调蓄洪水的作用。

上述古籍记载中的“大野”,即大野泽,到西汉时期多改称钜野泽,亦称巨野泽,形成于远古,据说是大禹治水的产物。

远古时代,梁山一带及其周边地区处于鲁中南山地和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那时,黄河尚无固定的入海流经,洪水到来,遍地横流,用现在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沼泽湿地。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大禹治水只能根据各河渠自然流势,力所能及地予以疏通。入海路径疏通了,但排洪能力很低,沿途多余的积水只有疏通导流到自然洼地,大野泽即是其中之一。《尚书·禹贡》中“大野既潴,东原底平”就是说的这个事。据清初胡渭的注释:“东原乃汶水下流,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而下流之患以纾,又竣东原之畎浍,注之汶济,然后其地致平,可发耕作也”(《禹贡锥指》)。意思是通过大禹治水,由于黄河入海路已通,水源减少,又开挖了排水沟,将剩余的积水导蓄入大野泽,东原地区(这里指的是梁山一带及其周边地区)水患缓和而土地涸出,可以耕作了。

大野泽水面有多大呢?这是不能“一言一敝之”的。“禹陂大野”,可以肯定地说也就是个自然滞洪区,其大小基本依来水多少而异。大野泽的水源主要是古济水和来源于泰莱山区西坡的古汶水。古汶水来源相对稳定,而古济水是黄河的一个分流水道,因此,大野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水势大小及其变化,直接受黄河决溢及河道变迁的影响。

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后二十年始塞”。这里说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刘堤口一带)决口,溃水经濮县(今范县濮城)、鄄城、郓城、巨野注入大野泽,又溢出夺泗水、淮河入黄海。决口屡堵不闭,行河达23年之久,至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刘彻亲临现场监督才将决口堵住。这是黄河流经梁山一带的开端。这期间补给水量大增,大野泽一带一片汪洋。

汉代,济水是黄河连接江淮水运交通枢纽,又是东北东南主要漕运贡道。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还曾加以疏浚,以作向西北运粮要道。其来水绝不限于古济水时的水量了。所以有“钜野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的说法(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据《辞海·大野泽》释:“古泽薮名。又名巨野。《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即此。故址在山东巨野县北,古济水中流在此通过,向东有水道和古泗水相接。东晋时桓温、刘裕曾加疏浚,以利漕运。唐湖面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五代后南部涸为平地,北部成为梁山泊的一部分。”《元和郡县志》亦载,“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

若按上述说法,今日的梁山、东平、嘉祥、汶上、郓城、巨野、济宁一带,都是大野泽波及之地。

另据1958年以后为建位山枢纽和东平湖水库工程、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的大面积地质勘探资料显示,“在地表黄河、汶河冲积土铺盖层以下4—10米处,普遍有一层厚度1—5米的湖积层,除局部为古河道所切割外,层面比较连续整齐,分布很广,超出现东平湖水库区范围之外。一般东浅西深,都向湖心倾斜,岩性以黑色、灰褐色粘性土为主,局部带有少量灰色、灰黄色亚砂土和粉砂层,有机质含量很高,有臭味,并含有豆状钙质结核,局部带有绿色条纹及黄色斑点。在近几年施工中,在这一区域中挖出的莲子还有部分可以培育发芽开花,挖出的瓦器(豆)、断剑、野牛牙等物品,经北京有关文物部门鉴定,均为战国时的文物”(《东平湖志》)。

看来,《辞海》所言(指梁山泊“……梁山以南,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句)和有关历史地图上所标示的大野泽的北岸在梁山以南的“定论”是植得商榷的。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河流,下游河道是一条堆积性很强的河道,一般说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善决由于善淤,善徙是由于善决,这是淤、决、徙三者的因果关系。其中,“善淤”是关键环节。但从公元前132年黄河首入大野泽,到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黄河大迁徙第二次入梁山一带算起,相隔一千多年,大野泽“南部涸为平地,北部成为梁山泊的一部分”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梁山泊沧桑

从五代到北宋,由于长期战乱,黄河因失治而频繁决口。据史料记载,宋初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到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的25年间,黄河只有九年没有明显的决溢记载,其余年份都是多处溃决。此后黄河下游河道越来越不稳定,一直到北宋末年向南大改道的140年间,有记载的主要决溢年份就有35年,并有一年数决和多年不能堵复的记载。

在五代以后的决溢中,于滑、澶、濮、魏等州河段南决,黄河水一般都要沿济水、濮水故道流入大野泽,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水使大野泽底涸高,水面北移,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梁山为中心的大湖泊。这就是《水浒传》上描写的“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梁山泊。

关于从什么时间开始不称大野泽而称梁山泊的,从史料上未见具体解释。但在记载黄河决溢的描述上,五代以后的文献只记“注入”或“东汇于”梁山泊,如《资治通鉴》的记载: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五代末已不称钜野泽了。《宋史·杨戬传》载:“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元代于钦著《齐乘》云:“泽即梁山泊也。”

梁山泊形成以后,历经几百年之久,至元末堙灭。在此期间,情况变化很大,依水势盛衰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到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梁山泊成为黄河河道。黄河从澶州曹村向东汇入梁山泊,自梁山泊分为两派:一合南清河入于淮,一合北清河入于海。这一时期,梁山泊水势盛大,时有“梁山泊八百里水”之说(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宋史》也有“绵亘数百里”之载。据史志和有关资料记载,宋时的梁山泊南到今巨野县城北10公里处,东南到嘉祥梁宝寺一带,东到梁山东北10公里处,北到梁山北35公里的斑鸠店一带,西到今黄河十公里,方圆(周长)约200公里,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左右。清初寿张旧志中关于当时梁山泊有如下记载:“黄河环山夹流,巨浸汇山足,即桃花之谭,因以泊名,险不在山而在水也。”这是对梁山泊当时形势的真实写照。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8年),“杜冲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这时期正当黄河从北流转向南流夺淮入海时期,《金史·河渠志》只简单地记载:“金始克宋,…….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实际上,一直到金末元初,黄河下游常处在多股并流,“水东南行,其势甚大”,北流从微到绝,有时夺颖、涡、濉、汴分流入淮,有时又沿濮、济夺泗由最东的一条入淮水道独流入海,这是黄河最不稳定的时期,也是梁山泊从盛到衰的时期,水至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即“涸为平陆,安置屯田”。如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河决阳武,由郓城东流汇入梁山泊;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新河水六分,旧河水四分……”(《金史·河渠志》)。但到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因“黄河已移故道,梁山泊水退,地甚广,已尝遣使屯田”(《金史·食货志》)。

到了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从今河南省阳武决口,在梁山泊分流,北流入渤海,南流入黄海,达十年之久。

元世祖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黄河在今河南省原阳决口,致使黄河全部夺淮入海,梁山一带被淤平。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5月,黄河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南白茅堤决口,“济宁、曹、郓间漂没千里”,梁山一带水势一度盛大,但为日不久。

此后,梁山一带逐渐失去黄河水的大量补给,由于多次黄河行洪,泥沙淤积,水面大大缩小。到朱元璋推翻元朝统一中国后,梁山一带仅剩下几个离开梁山的分散的小湖,只是在黄河洪水泛滥情况下,涸出的耕地又遭淹没灾害而已,已不再是常年积水的八百里梁山泊了。

三、北五湖兴废

北五湖系指安山湖、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马场湖,相对于南四湖而得名,源于古代大野泽,本是梁山泊的一部分,随着梁山泊的逐步堙涸而逐渐形成于元、明时期,成为大运河的开发利用的水柜,起着蓄水济运、调节运河水量的作用。

安山湖。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开挖由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南接济州河,引汶水北达临清御河(今卫运河),把济水截为两段,谓之“引汶绝济”。致使汶水和古济水交汇屯滞于安山(今梁山县小安山)脚下而成湖,故称为安山湖,萦回百里无定界。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决原武黑洋山”,“漫入东平(今梁山县境内)之安山,淤安山湖”。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宋礼重浚运河时创筑安山湖堤,“引济渎入柳长河为湖源,蓄水最盛,并建两闸,出水济运”。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踏四界周长八十四里三分”。万历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1588-1589年),“筑安山湖堤四千三百丈”。

自明中叶,“许民耕种,然低洼之区周三十八里,湖形尚存”。明泰昌元年(1620年),重修水柜,“诸湖水柜已复,安山湖且复五十五里”,“建有八里湾、十里堡、蛇沟、通湖四闸济运。明末淤废”。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靳辅提请安山湖听民开垦佃种,输租充饷,此水柜遂废。凡开地九百余顷”。

南旺湖。据《禹贡锥指》载:“湖即巨野泽之东端,萦回百余里。宋时与梁山泺合而为一,亦名张泽泺”。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开挖由任城(今济宁市)至安山入济水的济州河以通漕运。济州河南北穿南旺湖而过,将南旺湖一分为二:运西部分称南旺湖,周九十里,运东部分称南旺东湖,周近一百里。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引汶水经小汶河至南旺分水济运,小汶河穿南旺东湖入运,又将南旺东湖一分为二,小汶河以北称马踏湖,周三十四里;小汶河以南谓蜀山湖,周六十五里;运河西岸的南旺西湖则独享南旺湖之名。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筑南旺湖堤,周五十一里。

蜀山湖因容纳不了小汶河水,在湖堤和运堤连接处筑设了滚水坝,名冯家坝,为蜀山湖溢洪道口门,当汶水满湖时,通过此坝滚水入济宁西,沿运河洼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湖,因湖区原有草场养马,故名马场湖,明时周四十里,到清初达周六十里。马场湖的济运作用主要是补蜀山湖之不足。

马场湖除接受蜀山湖溢水外,还通过洸河、府河接受汶泗二水接济。后来冯家坝被堵闭,府河淤浅,湖区至清末放恳,不在蓄水。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兰阳(今兰考县)铜瓦厢决口,黄河向北倾注,分三股至张秋穿运河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即古济水入海水道)入海,结束了长期夺淮入海的局面。这是第7次流经梁山一带。因北有金堤屏障,南无堤防挡水,黄河在鲁西南一带漫流了20年。

这次黄河决溢改道不仅造成毁灭性的灾害,黄河洪水及所挟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梁山一带的自然水系,河湖淤浅,削弱了河湖的蓄泄能力,北五湖一带洼地长期遭受黄河洪水泛滥,和大量泥沙淤积,部分洼地扩大为积水面积,也有部分积水区变为良田。安山湖、南旺湖日益缩小,大部分都成了可耕之地。

建国初期,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作为汶河的滞洪区面积尚有12万亩左右,50年代常年积水,一般年份水面还保持6万亩以上,仅苇田占地就近5万亩。1959年6月堵塞了小汶河,截断了汶水的水源补给。60年代中期以后,时逢枯水年系列,雨量显著减少,在治水思想上又接受60年代初期以蓄为主造成的土地盐碱化和水患频繁的教训,提出以排为主,大搞挖河排水,加之全面发展井灌,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普遍降低8米左右,以致地表积水已基本消失,大片湖面逐渐被恳为农田。

四、东平湖的形成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入海时,正值太平天国和捻军农民革命方兴未艾之际,清政府正极力扩充军队进行镇压,饷糈不继,无力旁顾治河之事,对堵口改河之争长期议而不决,仅采取劝民筑埝、自卫田庐的措施,以致二十年未有正式修筑堤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桢主持修筑障东堤(即现在的南金堤),该堤最下端为黄河与大运河交汇处的十里堡。当时当地政府曾将该堤下延至杨闸下首黄庄。未及十年,十里堡以下的堤防冲决,没有再向下修堤。只有群众在山口之间修筑的小民埝,防御能力很低。且黄河改走大清河入海河道后,由于大清河原河道“深阔均不及黄河三分之一,寻常大水,业已漫溢堪虞”(《再续行水金鉴》)。

黄河漫水增加了原梁山泊东北部大清河、大运河等汇流处两岸一带洼地的补给水源,抬高了汇入洼地河流的尾闾部位。“黄河初入山东循大清河而去”,“横截汶水归海之路”,“汶即不能北注,旋流泛滥,遂使东平良田数千万亩,尽付波臣”(1915年山东南运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第一届报告),使广大干涸的土地又漫溢成巨泽。以致在这一带洼地形成一新的积水区,即现在的东平湖老湖区。随着黄河淤积抬高,洼地积水面积日益扩大。当时,新形成的这一积水区,称“积水洼”。

“东平湖”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上,是在民国22年(公元1933年)12月21日,民国政府召开运河讨论会,《黄淮运河整理计划初步报告》中的调查资料称:“东平湖的高度(江淮水准)洪水位38.9米,湖底高程37.2米,容水量11880万立方米,集水面积洪水位229平方公里,低水位167平方公里”。但此时东平县一带群众仍统称洼而不称湖。如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出版的《东平县志》所附山河图上,在安山镇以北的大片积水地称为积水洼(或土山洼),以南称为安山洼,以东称为冯范二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和湖区群众不断要求国家投资治理,救灾免征,不承认东平湖是常年积水的自然湖泊。直到1939年春,为了更有效地领导东平湖西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东平湖西中心区委员会成立,东平湖的名称才普遍沿用下来。对此,《东平湖志》明确指出:“现在的东平湖并不等于历史上的安山湖”。

东平湖形成以后,由于通过清河门和十里堡以下山口与黄河相通,成了黄河的自然滞洪区,对削减艾山以下窄河道的洪峰流量,发挥了明显作用,但带来了大量泥沙淤积在进出口一带,壅高了蓄洪水位,并使湖水向外排泄日益困难,底水位增高,淹没范围逐渐扩大。当地群众为了防止黄河、汶河洪水灾害,先后自发地培筑了许多御水民埝,其中主要的有:大陆庄民埝,安解民埝(安山镇附近运河西堤到解河口清河南堤之间),西汪民埝,徐毛民埝,金山坝,黑虎庙(东平县)围堤以及各山口民埝等。这样,东平湖水面即限制在了一定范围——“西以运河西堤为界,东沿运河东堤至安山镇经旧临黄堤(即安解民埝)与清河堤相连”(《东平湖志》)。

此后,东平湖除接受自然降水外,又有黄河、汶河和地表、地下经流补给,特别是由于京杭大运河被黄河拦腰截断,小汶河济运功能已失而废,全部汶河来水越过戴村坝进入东平湖,因此成为鲁西湖群中较为稳定的一个常年性湖泊。

民国27年(公元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河南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后,黄河改道南流夺淮入海,山东黄河断流,东平湖基本干涸,大部分被恳为农田(《东平湖大事记》)。

五、从自然滞洪区到东平湖水库

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黄河全部回归故道。黄水于3月18日流入东平湖与汶水交汇。由于山东黄河堤防多年失修,破坏严重,东平湖区原有堤防除老运河两岸运堤外,其他民修民守的山口隔堤和湖区民埝,因黄河南徙期间湖区大部分土地干涸还耕而残破殆尽。黄河归故后,地方曾局部自发地伧促整修堵复,但标准很低。1949年汛期,黄河连续出现洪峰,到9月14日花园口又出现流量1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水位超过1937年洪水1—1.5米,先是由清河口、荫柳棵一带倒灌入湖。16日,大陆庄民埝决口,黄水进入东平湖,湖水位急剧上升,以致运河东西堤或漫或决,几乎全线过水,湖水位最高达44.86米。不仅东平、梁山等滨湖区有964个村庄78万亩耕地受淹,而且附近的郓城、嘉祥、济宁、巨野等县,也有部分土地被淹,遭灾面积2000平方公里,影响耕地150万亩,灾情严重,但在自然滞洪后,对减轻下游洪水威胁、保障堤防安全起到了显著作用。1950年7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工作的决定》中,东平湖地区确定为黄河自然滞洪区。1951年5月,政务院决定,在东平湖地区修筑分滞洪工程。

作为国家分滞洪工程,东平湖的治理建设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限制自然调滞淹没范围,缩小灾害。1950年以后,陆续修筑了新旧临黄堤,加培运河东西堤和金线岭堤,把滞洪区限制在东平、梁山部分地区境内,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二是河湖分家,减少一般洪水进湖的机遇。以往由于河湖不分,洪水大进大出,黄河一般在7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水,即可漫滩进湖,1949-1958年十年间,就有五年黄水进湖,不仅增加湖区淹没损失,也增加了湖区泥沙淤积,减少了库容,抬高了底水位。1958年以后,将湖河用围堤分开,并在围堤上陆续建成进出湖建筑群,在下游河道排洪能力以下的黄河水,即可掌握不用分洪进湖,预留库容集中分蓄超过下游河道排洪能力的洪峰部分,因此,不仅大大减少了东平湖运用机遇,并显著提高了削减洪峰的作用。

三是改建为水库,提高削峰蓄水能力。1958年大水以后,为防御黄河更大洪水,将原滞洪区改建为东平湖水库,加修了100公里的围坝,滞洪区面积由943平方公里,减到632平方公里,调蓄洪水能力由35亿立方米,提高到40亿立方米。

四是新老湖分级运用。由于水库不仅负担黄河分洪任务,还接纳汶河全部来水,根据黄河和汶河洪水情况,一般洪水多,特大洪水很少,黄汶较大洪水相遇的机率更少,为此,在1963年以后,随着位山枢纽的改建,在原运河西堤、旧临黄堤基础上,在安山镇附近填堵了老运河口,三者联成一体,修筑了二级湖堤,将整个水库划分为老湖区和新湖区两部分,黄汶一般洪水仅用老湖调蓄,遇较大黄河、汶河洪水或黄汶洪水严重遭遇时,才考虑运用新湖蓄洪。

目前,东平湖水库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其中老湖区面积209平方公里,新湖区面积418平方公里,新、老湖防洪运用水位44.5米,相应库容30.42亿立方米,其中老湖8.82亿立方米,新湖21.6亿立方米。山东黄河设计防御洪水标准为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控制艾山站下泄流量不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超量部分由东平湖分洪调蓄。其运用原则是,根据黄河、汶河洪水量情况,充分发挥老湖调蓄能力,尽量不用新湖,当老湖不能满足分滞洪要求,需要新老湖并用时,应先用新湖分滞黄河洪水,以减少老湖淤积,按“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的要求,以达到分泄洪控制运用的目的。

东平湖水库现建有环湖围坝100公里,二级湖堤26.7公里,大型涵闸7座,即向老湖分洪的林辛、十里堡进湖闸,老湖区向北排入黄河的陈山口、清河门出湖闸,庞口防倒灌闸,向新湖区分洪的石洼进湖闸和为防御特大洪水、水库超标准运用并为水库蓄洪期间紧急泄水和后期排水腾库、通过梁济运河泄入南四湖的司垓泄水闸。成为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重要工程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