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阳民间故事·望兜村·篮兜村的由来

 寒江读舟 2014-03-14
揭阳仙桥镇有两个村庄,一个叫“望兜”,一个叫“篮兜”。自古以来,两村的交情一直极为亲密,其中有着一段缘由。
     相传,在明正德以前,官溪都篮桥乡有郑、王、邱、巫、许等姓共居一村。当时,大姓欺负小姓、强房凌压弱房的事时有发生。郑姓是小姓,当时,郑家有一个孩子名叫碧河,聪明伶俐,才华出众。一些外姓人认为这孩子将来必能出人头地,对他十分妒忌,多方设计陷害。
     有一次,郑碧河被一些人骗到野外,抛弃了。幸得有一王姓大伯,带他回村。郑家对王大伯—卜分感激。
     后来,到了嘉靖年间,郑碧河上京应试,得中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衣锦荣归时,即备厚礼上门拜候王大伯,以答谢他昔日救命之恩。昔日那些欲害碧河的人,觉得无颜在这里居住,便纷纷迁走。王家见别姓都纷纷迁往他处创业,也决定移居。郑家闻讯,急忙上门挽留。王大伯说:   “这里是贤侄发迹的地方,必归你们发展大业。”郑家虽苦苦挽留,但王大伯执意要走。郑家只好厚赠钱物,以为王姓另建新村之用。后来,王姓搬到榕江岸沿建立了一个新村。
     篮桥一带归郑氏后,郑碧河为了纪念与山兜村林大钦的一段友谊,特把篮桥乡改名为“篮兜乡”。王家为了纪念王郑友谊,     时命名为“望兜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