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随意拿着锤子在墙上到处敲敲,而且似乎敲得也正是地方。 11月12-17日在上海参加由约翰·贝曼博士(Dr.John 有一个环节让我感动,贝曼博士在海报纸上画了两幅图:第一幅是一颗大星星四周围着许多小星星,第二幅是大星星变小,而四周的小星星变得和中间的星星一般大。贝曼博士说,中间这颗星是现在的我,四周的星星是今日和明日的你们。这又让我想起贝曼博士的理想,他的要让6500万中国人因萨提亚模式受益的理想,因此他会不辞辛劳在他的有生之年培养一批中国本土的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及培训师。而我们可以有幸成为国内第一期连续三年训练项目的首批认证治疗师。 贝曼的个案处理过程大多精彩而且享受,他总能很轻松自然地与案主家庭的成员接触和连接,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尊重,爱以及始终正向的导向,来增添案主积极的能量;虽然有时的认知探询也会显得枯燥而缺乏生动,但他极其耐心细致、逻辑严密丝丝入扣的认知信念转化技术的应用,娴熟深入的冰山提问技巧,以及对自我及案主冰山层次的把握,直达渴望的探寻,对自我生命力的唤醒与极大的尊重;充分的运用自己等等总能在关键环节和结尾出彩,这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和启示。治疗师都有自身的局限,他不可能都做正确的事情,也无须具有这样的能力,能承认这一点足够重要.多年的专业训练与实践,让我不会在做个案时情感起伏不定,能共情但大多不会再被卷入,在看似平静之中,随着每天的讲授、训练与个案示范,虽有分神与打岔时刻,但每天都收获不少领悟,每天都有新的启示,每天也有许多的思考与困惑不解,也掌握一些新的技巧与方法,但令我欣喜的是,我对萨提亚模式的治疗思路与灵活的结构化形式日渐清晰。 我不太喜欢公开提问题,却能很专注细致的观察与思考,靠导师的回答,与同学的交流分享以及自己的逻辑推演来获得答案,且往往令人满意。同时我也能全然觉察自己的体验,让自己始终能保持清醒而独立的意识,专注自然流淌的体验,欣赏理性的光辉和感性的交融。我很少流泪(流泪仅是情感呈现与表达的一种方式),但心在因应与共情,内在畅通而流动,这使得我的认知和情感始终能较好的连接和共振,我常常对自己能达到这一点自我欣赏,同时感恩在我成长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所有生命和资源。我自知并接纳自己的个性特质与有限性/局限---生命有限,知识有限,能力有限---这可以让我达至更多的心平气和。 其实并非我没有困惑与问题,我也未必赞同导师贝曼博士的全部理念和治疗中的过程性方法.我会把问题与质疑详细写出来准备提问,然而这些疑问常常在贝曼回答其他学员的问题时启发了我,让我自己找到答案和不同的解析方法,甚至在更大程度上促使我有新的领悟与收获,比如家庭治疗的创造性,设置以及萨提亚模式的灵魂,活的人性化准则的运用等方面……我始终能够带着恭敬之心,戴着SATIR的侦探帽,去欣赏我可以欣赏的部分,尝试去感谢发乎内心可以感谢的一切,去接纳我仍有质疑的部分,去核查自己是否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探寻是否有了正确的答案,但却不是唯一的答案;也去欣赏贝曼博士的智慧,博大,深刻与局限;尽量让自己寻找到问题的不同解析方法,以及可能被掩藏的其他答案.治疗师如果一味去学习模仿"大师"固定的套路和方法,试图寻找问题的一个原因来寻求效果,或者去探询解决问题有唯一的好方法,这将是最大的自我设限. 很感谢贝曼博士开放的灵活与对"边缘状态"的我予以的关注,欣赏与支持,常常感动于贝曼的慈爱与耐性,赞赏贝曼的学者风范与治疗中的智慧,赞赏他很人本主义的风格和始终积极的导向,喜欢他的一致性和幽默的能力。曾与友人Seacy开玩笑说或许在贝曼博士年少时具有熟练“打岔”的应对姿态,所以今天才能转化为如此出色的幽默能力。 贝曼博士的个案做得严谨自然又行云流水,浸透着萨提亚模式的灵魂,让我常常联接脑海中存在主义哲学与积极心理学神经网络资源。他好像随意拿着锤子在墙上到处敲敲,而且似乎敲得也正是地方。个案结束后的提问与分享时间,常常会有学员提问:您为什么在这个咨询中没有像那个个案那样做,或者为什么在某个环节上没有那样处理,而要采取这种方式呢?等等问题,一般贝曼博士都会细心地解析。然而令我深受启示而且颇有领悟的回答是:“其实我没做什么不重要,而我做了什么才是重要的!”方法是死的,也可以是活的,而案主却始终是活生生的,我们不能用死的方法去套活生生的人,这是非人性的. "我的蜡烛点燃了,而你的蜡烛还没有点燃;我会用我生命的蜡烛来点燃你生命的蜡烛,但不是把我生命的蜡烛给你."贝曼博士给案主的又一个隐喻让我印象深刻. 【温馨提示】:贝曼老师将于2014年4月首次来到西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