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奇峰古树曲水回廊引人入胜
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太平天国时期,园子遭到很大破坏,园主人也从刘氏转到。到盛氏时,一经修建,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为明代嘉靖年间吴江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二十五年,至万历十三年方始刻成。曾经有一个美国组织欲二十亿美元购下留园,苏州市政府却坚持没有出售。
苏州留园的回廊贯穿整个园子,伸入湖中
进门后,你只有顺着长廊游览,才能进入里园 长留天地间,从这里进入 穿过园子的回廊 依附于墙体的回廊 穿过山水景区的回廊 连接建筑物的回廊,回廊上的碑刻 回廊的亭子,经常在转折处出现 院内古木参天,水面宽阔 小船可以穿行,船行景异,不断带来惊喜,引人入胜,趣味盎然 回廊与建筑物沟通,一体化 留园的古树 湖中的回廊,通过亭子和岸上的回廊连接,并不显得单调 留园三绝 冠云峰 冠云峰与周围的楼台亭阁和水面,构成一幅绝妙的画卷 冠云峰旁边的亭子是连接回廊的 留园的风景,在冠云峰这里进入高潮 楠木厅 楠木厅,名曰五峰仙馆 山石做成台阶,寓意平步青云 五峰仙馆,留园三宝之二 五峰仙馆的名画 楠木殿是对“五峰仙馆”的俗称,“五峰”源于李白的诗句:“庐山东南五老峰,晴天削出金芙蓉”。楠木殿厅堂面阔五间,中间用纱隔屏风,隔出前后两厅。其中前厅约占了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二的面积。正厅中间朝南设供桌、天然几、太师椅等家具,左右两边分设几、椅。众多家具将正厅空间分隔成为明间、次间和梢间等空间系列,这样的空间分布较一般的江南厅堂更加错综复杂,典雅繁美。仙馆东西墙上分别设了一列开合非常大,但是装饰却简洁精雅的窗户。这样的做法是要把窗户外的两个小庭院的风景借鉴进来,拓展厅堂的视觉空间,保证建筑中有充分的光线。所以我们走进五峰仙馆没有像以往走进其他老房子那样,感觉阴暗、压抑甚至还有点阴森森,相反感觉这个厅堂宽敞明亮,宏丽而大气。五峰仙馆的建筑用材非常奢华,梁柱全部采用楠木,中间也全部采用红木银杏纱隔屏风。使用如此贵重的木材可见五峰仙馆在留园中的地位非比寻常。但是在抗战时,楠木殿成了日军的马棚,饥饿的行军马,把上好的楠木柱子啃得不成样子。后来抗战胜利后修葺园子时,不得不用水泥把楠木柱糊住,外面又刷上漆。 室内的圆形挂落飞罩,雕刻十分精美 雨过天晴图 雨过天晴图,天然生成的石画,是留园三宝之三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雨过天晴图”。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 留园貌不惊人的大门寓意小中见大 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留园与拙政园等苏州园林,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