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占豪:美国正酝酿的金融“超级武器”:超额存款准备金(2014-03-14 11:42:31)

 成为亨特 2014-03-14

美国虽然未能走出危机,但经过经济结构调整,与2008年相比,其宏观经济的确看似“更健康”。这是因为,在国内,美国一方面通过美联储将大量私营部门的债务转移到政府部门。与此同时,将部分穷人的财富转移到富人手中;在国际上,美国通过货币量化宽松,向外释放大量货币,从而将部分债务压力转移到其他国家。因此,现在看起来,美国的形势好像还不错。然而,由于债务黑洞只是被暂时掩盖,若不能将这些债务最终一笔勾销,随着消耗,资金链一旦再次断裂,必然出现更大的危机。

 

源于这种大背景,美国必须想方设法转嫁危机。但是,量化宽松显然已无法使美国摆脱债务危机。这是因为,目前国际上不光美元的流动性足够泛滥,其他货币的流动性也非常泛滥。而且,世界各国已明确表示,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不再保持配合。因此,美国必须想出新的办法解决问题。

 

对美国而言,有两条途径:一、赖账。通过量化宽松,减值美元和美债;二、金融洗劫。或在华尔街通过价格波动,把对方资本变成己有。或通过打压其他市场资产价格,在低位收购资产。待危机过后,相关资产升值,自身资产增加。如此,自然可以实现收支平衡,解决问题。

 

事实上,自2008年美国救市开始,美联储在不断量化宽松的同时,一直酝酿和准备另一个金融“核武器”——超额存款准备金。

 

前文中,我们知道,美联储通过超额准备金这一调控工具,降低其国内货币流动速度,使美联储在多轮量化宽松的情况下,国内物价一直保持相对平稳。那么,美国自2008年底到现在,超额准备金的储备规模究竟如何?

 

根据美联储3月份的纪要,这一数字已高达1.7万亿美元。而且,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134月初的表态,未来退出量化宽松收紧货币政策时,美联储将会把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主要工具,而不是售出美联储资产。事实上,早在201316日,美联储副主席耶伦在出席美国经济协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年会时表示(注释?:耶伦是美联储仅次于伯南克的实权人物,在奥巴马连任后被广泛认为是伯南克2014年任期届满后美联储主席职位最热门的候选人。),将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这意味着,美国正在准备通过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来替代量化宽松,并继续积蓄超额准备金规模。若美联储真的如此,其超额准备金的规模很可能将达到2.5万亿到3万亿美元。

 

如此大规模的超额准备金,当美联储排除了私营部门的债务“地雷”后,会不会考虑将这笔巨资金再投入到市场呢?事实上,在20134月初美联储的会议纪要中显示,美联储的确正在考虑未来向银行体系重新注入1.7万亿美元超额准备金的可能性。对此,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表示关注和担心。若银行将超额准备金转化为贷款和存款,可能会有潜在的通胀风险。而此前的3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曾表示:在失业率高于6.5%、且通胀率不超过2.5%的情况下,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超低利率不变。这是美联储首次将政策的制定和经济指标相挂钩,一改此前将超低利率维持到2015年中期的论调。       

 

截止到20136月,美国失业率为7.5%,通胀率当月大幅上涨,超预期达1.8%(环比上涨0.5%,超出预期0.4%)。若美国失业率继续以每月0.1%的速度下降,到2014年中,美国就可能退出量化宽松。而在未来一年内,为了控制CPI,美联储很可能通过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继续降低货币流动速度,并大幅增加超额准备金额度。

 

在美国不断制造退出量化宽松预期的背景下,大量资金流向美国。于是,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吃紧,资产价格因此下跌。一旦量化宽松终止,部分国家可能因为突然丧失流动性而发生危机,资产价格会继续暴跌。

 

当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市场美元流动性会出现阶段性趋紧为了对冲,美联储会增加货币流动速度通过释放超额存款准备金向市场投放货币。手法也很清楚,只要将超额准备金利率降为零,就能将已经被美联储冻结了的银行超额准备金赶入市场。相比当前美国10万亿的M2来说,这两、三万亿美元的超额准备金,相当于美联储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下降幅度超过20%。金融机构短期内拿到这两、三万亿资金后,通过货币衍生功能,可以将其直接衍生成二、三十万亿美元的资金,并提供给美国机构、企业。这些机构、企业拥有巨额资金后,必然到世界各地收购低价资产。到时,那些因流动性短缺出现危机国家,将不得不“欢迎”这些资金的低成本介入,将自己的资产廉价出售。

 

如此一来,通过收购,美国的机构、企业可以拥有大量低价资产。危机过后,这些低价收购的资产一旦升值,必然给这些企业带来大量账面盈余。而这些盈余,就是解除美国自身经济危机的优质资产。

 

对于市场来说,大幅降低超额准备金,将使大量资金直接流入实体经济。最终,其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程度,可能远远超过量化宽松。而且,各国资产一旦被如此交割,吃亏的只能是相关国家,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经济发展成果拱手让人。通过不断调整货币政策,去影响世界上的资产价格,然后低买高卖,这就是事实上的金融掠夺。而现在的美国,正试图通过这种手段,解决自身的债务危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