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公十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4-03-15

 

【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1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2,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3,故逐之。”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4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5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6,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7。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齐侯之出也,过谭8。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

谭子奔莒,同盟故也。

【译文】十年春,齐国军队征伐我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见庄公。他的同乡人说:“那些天天吃肉的人在谋划,你何必去挑剔什么?”曹刿说:“那些肉食者很鄙陋,不会有长远的谋划。”于是入宫进见,曹刿问庄公:“怎么样去作战?”庄公说:“安于衣食,不敢自专。必然要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周遍,民众不会随从的。”庄公说:“有祭祀的牛羊和玉帛,不敢擅自增加。必然要以信任。”曹刿回答说:“小的信任不能使人信服,神明也不会降下福祉、”庄公说:“大大小小的狱情,虽然不能明察,但必然有实情。”曹刿回答说:“这是忠实之属,可以一战。战时请求随从。”

庄公与曹刿同乘一车,在长勺之地作战。庄公将要命令击鼓,曹刿说:“不可。”齐国人击了三通鼓,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国军队大败。庄公将要追击,曹刿说:“不可。”下车,查看车辙印迹,又登车而观望之后,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庄公率师追逐齐军。

战胜后,庄公询问其缘故。曹刿回答说:“战斗,全凭勇气。第一通鼓振奋勇气,第二通鼓勇气就衰弱一些,第三通鼓就没有勇气了。他们的勇气衰竭而我们的勇气满盈,所以能够战胜他们。那大国是难以预测的,我害怕他们有伏兵。所以我观察他们车辙印迹混乱,所以追逐他们。”

夏六月,齐军、宋军靠近郎地。公子偃说:“宋军很不整齐,可以打败他们。宋军败北,齐军必然会返回,请攻击宋军。”庄公不允许。公子偃从雩门悄悄出击,把马蒙上虎皮先攻击宋军。庄公领军随从,在乘丘大败宋军。齐军于是返回。

蔡哀侯娶陈国女,息侯也在陈国娶妻。息妫将要出嫁,经过蔡国,蔡哀侯说:“这是我的小姨。”留下来见面,不礼敬。息侯听说后,发怒,派人告诉楚文王说:“征伐我国,我求救于蔡国而你我就可以征伐它。”楚文王答应了。秋九月,楚军在莘地击败蔡军,让蔡哀侯献舞后才返回国。

齐侯逃亡在外时,经过谭国。谭国不成礼仪。等到齐桓公入主齐国,诸侯都来庆贺,唯有谭国不来。冬,齐国军队灭亡了谭国,这是因为谭国没有遵循社会行为规范。

谭子逃奔到莒国,因为谭莒是同盟国。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684年,周庄王十三年期间。主要记述了四件事,一是鲁国、齐国发生战争,这还是因为鲁国收留公子纠之事,而鲁国军队在曹刿指导下,战胜齐国。二是齐国与宋国又来攻击鲁国,公子偃出奇兵击败宋军,使得齐军孤掌难鸣,只好返回。三是蔡哀侯无礼,导致楚军乘隙攻击。四是谭人无礼,最后被齐国灭亡。

——————————————————

【注释】1.间:(jiān)《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墨子经》:“有閒中也。”《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以适也,政不足以间也。”《史记·管晏传》:“从门閒而窥其夫。”《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这里用为间隙之意。间然:找空子,找缺陷。这里用为批评、挑剔之意。

2.孚:(fū夫)《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书·吕刑》:“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里用为为人所信服、使信任之意。

3.靡:(mi)古同“糜”,散乱。《墨子·亲士第一》:“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第二》:“太上靡散我,若之何!”《左传·庄公十年》:“望其旗靡。”《庄子·胠箧》:“子胥靡。”《荀子·大略》:“利夫秋豪害靡国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皆靡。”

4.次:(cì刺)《易·夬·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易·姤·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左传·僖公十九年》:“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孔颖达疏:“次,谓水旁也。”《论语·述而》:“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广雅·释诂三》:“次,近也。”这里用为靠近之意。

5.皋:(gāo)皋比。虎皮。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左传·庄公十年》:“公子偃……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刘基《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龚自珍《哭郑八丈》诗自注:“余两幼儿曰橙曰陶,丈为启蒙,设皋比焉。”

6.归:(guī龟)《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诗·齐风·南山》:“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晏子春秋卷六·内篇杂下》:“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礼记·礼运》:“女有归。”《公羊传·隐公二年》:“妇人谓嫁曰归。”《说文》:“归,女嫁也。”这里用为女子出嫁之意。

7.宾:(bīn)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书·尧典》:“寅宾出日。”《书·洪范》:“六曰司寇,七曰宾。”《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管子·宙合》:“王施而无私,则海内来宾矣。”《管子·形势》:“蜚蓬之问,不在所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相待如宾。”《礼记·乡饮酒义》:“宾者,接人以义者也。”《仪礼·乡饮礼》:“谋宾介。”《荀子·礼论》:“宾出,主人拜送。”《玉篇·贝部》:“宾,客也。”这里用为礼敬之意。

8.谭:(tán)古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龙山镇附近。公元前684年为齐所灭。《左传·庄公十年》:“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